有些90后喝酒蹦迪,背地里却是相声迷
2019-03-26 15:47 90后 相声 郭德纲

2有些90后喝酒蹦迪,背地里却是相声迷

“相声如果不可乐,那这件事情就太可乐了”

作者 | 少伟        编辑 | 大锤      来源上流UpFlow(heyupflow)

作为一名实实在在的90后,自己算得上是一名实实在在的相声迷。

我这个相声迷可不是只单纯听听郭师傅于大爷,小岳岳或者小辫儿张云雷。我听的相声都可以追溯到相声界里的“上古巨神”马三立、侯宝林以及刘宝瑞那一代了。

微信图片_20190326153232

▲从左到右依次是侯宝林、刘宝瑞、马季

真不要怪我土,因为当时对相声也真是没法不迷……

小时候爸妈工作忙没空搭理我,但扔家里又怕给饿死,于是我就在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两边蹭住。

微信图片_20190326153258

所以当我的小伙伴们都已经开始沉迷红警CS以及大菠萝(暗黑破坏神)的时候,我还在他们的“悉心看管”下连红白机都没怎么玩过(说是伤眼睛),大多数时间只能抱着个戏匣子(收音机)听听广播。

你以为我的说的收音机是这种?

微信图片_20190326153348

但其实是这种:

微信图片_20190326153402

并且没怎么听过广播的大家可能不了解,你要是赶上个破收音机根本就没几个台,如果再不想听评书和相声,那就只能听卖药的或者老年健康讲座了……可没想到后来竟然也慢慢喜欢上了这些相声演员的嬉笑怒骂和插科打诨。

微信图片_20190326153415

但是我平时都不太喜欢聊自己的这个爱好,毕竟身边的朋友们都摇滚民谣+蹦迪呢,我这些“大爷范儿”的爱好为未免显得有些过于超凡脱俗……

不过最近情况好像有点不一样了,相声好像被“盘”活了,近些年似乎又可以称为年轻人的爱好之一了:毕竟还有谁不知道于谦三大爱好?又有几个没听过《五环之歌》

 相声不只是用来听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听相声的方式早就发生了变化。

与老一辈儿相声迷们不同,现在的年轻人们早就告别了收音机,各种听歌app足以让他们耳边一天到晚包袱不断。

微信图片_20190326153514

微信图片_20190326153522

微信图片_20190326153524

▲相声演员成了网易云音乐年度歌单的常客 | 来源:微博

除此之外大家也不只是用耳朵“听”了,更多情况下还会去用眼睛看。

平时在家茶余饭后在电视上追喜剧综艺,业余时间相对紧凑的上网搜着看,瘾再大一点的可能就直接买票奔德云社或者其他相声剧场了

微信图片_20190326153626

▲各类喜剧型综艺都把相声又搬上了舞台 | 来源:《欢乐喜剧人》

所以能影响到一名相声演员喜爱程度的就不只有他们的“活”(功底),还有他们的颜值。新生代相声演员高晓攀孟鹤堂张云雷就拥有一大帮忠实颜粉。

并且年轻人“捧角”的方式也跟从前大不一样了。之前你爱说我爱听,如果还能花钱买张票进剧场给你叫上几声好就已经算是相当捧了。

微信图片_20190326153700

▲图片来源:古建中国

但现在不一样了,除了有粉丝心甘情愿“贡献票房”外,不止相声界里年轻的鲜肉们,就连郭德纲于谦这些大爷辈儿的相声演员们也够享受到偶像级别的待遇。

微信图片_20190326153735

微信图片_20190326153737

▲谁能想到,相声演员们也能在微博拥有高热度的超话

谁能想到这个满场挥舞荧光棒的场景,会出自相声演员张云雷、杨九郎的巡演?谁能想到张云雷有大批人称“二奶奶”的女粉丝?(张云雷被叫做“二爷”)

“捧角”的方式变了,相声演员们自然也会相应做出改变。

很多新生代的相声演员们可能也感受到了这一层压力,便开始有意控制自己的身材。一提到减肥,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德云社的“大小姐”郭麒麟

微信图片_20190326153835

其实除了郭麒麟,烧饼、杨九郎等青年一代也都有一个曾经身为胖子的黑历史。

微信图片_20190326153856

不过有喜欢孙悟空的就有喜欢猪八戒的,有喜欢金城武的也就肯定有喜欢郭德纲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只要相声说得好还是会受到大家的喜欢。

就拿岳云鹏来说,曾经他也风风火火地想要减肥,没想到粉丝们反而还急眼了。

微信图片_20190326153920

▲图片来源:微博

 北京相声VS天津相声 

俗话说外行听热闹,内行看门道。相声虽然发源于北京发展于天津,但是北京与天津的相声风格差异一直都还挺大的。

简单来说北京相声就是北京腔,比较明显的代表有赵振铎、侯耀文、李金斗、王谦祥、姜昆等演员,之前从德云社出走的何云伟李菁也算得上比较标准的北京范儿。

微信图片_20190326153951

▲侯耀文与郭德纲

而天津相声就是天津腔,代表人物中比较有名的有高英培、李伯祥、魏文亮、“少马爷”马志明,《阳光的快乐生活》中的杨义也算得上是天津相声风格中的代表了。

微信图片_20190326154010

▲图:马三立。侯宝林与马三立以及老一辈相声大师个人风格特征都比较明显,并且同时吸收了不同的相声风格,所以一般大家就不会再去区分他们到底是“天津相声”还是“北京相声”

之前在相声界一直有句行话:“说相声,有名气的在北京,有本事的在天津。”

因为天津的相声气氛一直很火爆。乡土气息极其浓厚并且行家多,难糊弄。但是这样一来就有两个后果:一是天津的相声迷们在听表演水平高的大师或者“硬活”(难度较高或代表性的拿手节目)时大多非常捧场,大家都爱跟着台上的演员捧哏接话茬儿;

微信图片_20190326154039

▲天津茶馆中的观众们 | 来源:博客@秦磊

但是反过来懂行的多了台上演员的压力也就很大。再加上天津小剧场多,演员和观众距离较近,台上的演员要是功底不够硬或一紧张出了错,下面的观众八成嘘声一片,全是倒好。

北京相声风格的代表姜昆老师,就曾在天津被观众们逼着说《八扇屏》时得到过倒彩。

微信图片_20190326154106

▲姜昆老师自己回忆当时那段经历

所以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天津相声艺人们都比较重视基本功的练习,“说学逗唱”四门功课大多非常扎实。许多在北京成名的相声大师也都会到天津炼一炼。

至于北京则与天津不同。

如果把天津相声比作传统“科班出身”,那么北京相声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几乎没有从小专业学说相声的,大部分是20岁以后入行,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培养以及训练。而天津的相声演员则大部分都在北方曲校进修毕业的。

微信图片_20190326154128

▲小岳岳与孙越两人都是半路出家,之前一个是餐厅服务人员,一个是在动物园工作 

不过虽然很多北京相声演员的传统基本功一般,但是他们却胜在“见多识广”。毕竟身处北京各种信息高速流通,网络上的各种热点事件笑料段子他们都能第一时间转化为自己相声里的包袱。这也是为什么能受到年轻粉丝们喜欢的原因之一。

再加上北京相声容易有更大的曝光机会。一言不合就上电视,有段时间还长期占领春晚舞台,知名度自然比天津相声演员大得多。

 形式不重要,开心就完事儿了 

相声走到今天,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不存在绝对的北京相声或者天津相声了。各种相声形式之间的差异都在变小,各种特点也都在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毕竟相声能在五花八门的荧幕形式中活下去已经很不容易了,哪儿还有太多机会拉开场子区分派别。于是天津相声圈如今都在尝试在互联网中获取新梗,而北京相声圈里也开始意识到基本功的重要性,老手艺又捡起来不少。

微信图片_20190326154209

▲春晚上的冯巩在表演三弦儿

在这里还拿当前最火的德云社创始人郭德纲举例子。

师从北京相声演员侯耀文的郭德纲以及他的德云社包袱段子前卫表演现场互动性又特别强,是典型的北京相声风格。

可他们却比大多数北京相声演员重视基本功的学习。比如郭德纲从小投身艺坛,先后拜师学习了评书与相声。其间还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算是当今相声界里基本功比较扎实的了。

虽然这都被他成天的耍宝和荤段子掩盖了……

有人说他们是创新者,是相声的救世主;也有人说他们是破坏者,坏了长久以来的“风格”与“规矩”,是相声没落的表现。

不过这些我们外行人也都用不着过多参与到争论中去,毕竟什么派别不派别的,能更逗人发笑就自然还会继续吸引大量年轻粉丝。就像郭师傅说过的一句话:“相声如果不可乐,那这件事情就太可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