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离朋友圈,社交向“灵魂”而去?
2019-07-16 11:57 社交

2疏离朋友圈,社交向“灵魂”而去?

来源 | 新浪科技(ID:techsina)    作者 | 李楠

今年1月9日晚,2019微信公开课PRO迎来最重要的发言人张小龙。漫长而信息量巨大的演讲中,他轻描淡写地提到,在2018年8月,微信的日登录量超过10亿。

台下众人惊讶,有人难以相信。微信无疑是成功的,甚至过于“成功”了。根据腾讯财报,今年第一季度,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1.12亿。国民应用,名副其实。不过伴随新用户的增长,一些老用户开始减少了微信的使用频率。尤其是朋友圈,有些人悄然离去,很少再做更新。

另一方面,虽然微信、QQ这两个腾讯旗下的巨无霸级应用在社交市场占据统治地位,一直以来,也不断有新手入局,在熟人社交之外,另辟战场,悄然生长。

之前被下架的Soul是一例。这一宣传“跟随灵魂找到你”的新秀,萌芽于2015年,并逐渐站稳脚跟。同时还有类似主打“灵魂”匹配的软件,接二连三诞生。

当熟人社交连接的社交关系愈加复杂,社交压力日渐增大,陌生人社交的细分市场,还有蓝海等待开发。

树洞与交友

几天前,铃铃忽然发布了一条Soul的“瞬间”:“在这一刻,想要语音通话,愿意的来一个”。

“瞬间”功能类似于微信朋友圈的动态,不过除了文字、图片,也可以发布语音来记录当下的生活片段。另外还可以发起投票,以及做各种打卡。

(Soul发布瞬间的页面)

(Soul发布瞬间的页面)

对铃铃来说,在不同时期对Soul这款软件抱有不同态度。她生活在海外,平常很少用社交软件,甚至微信,也是在身边人都使用起来后才开始使用。下载Soul,是偶然在应用商店搜到,出于好奇,想体验新鲜。她对“Soul”这种事物感兴趣,而恰好这款软件用了这样的名字。

但也仅仅是体验,连微信朋友圈都只发过一条动态的铃铃早先并没在Soul上发过内容。直到今年1月起,她才开始持续更新自己的瞬间,把Soul当成一个表达自我的渠道。类似的,很多用户使用这软件,是把它当做树洞,记录生活,发泄情绪。一些用户会直接在主页置顶一条瞬间,表明自己并不喜欢聊天。

(Soul的匹配界面)

(Soul的匹配界面)

不过后来,铃铃喜欢上了Soul的语音匹配功能。相对于文字交流,语音可以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对方的态度,拉近对话双方的距离,沟通效率也更高。铃铃喜欢听陌生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而此前她忽然更新瞬间想找人语音通话,则是因为心情不好,想找一个陌生人来做自己的倾听者。通过语音匹配,铃铃对Soul的好感提升,对这一平台的期望,也从单纯表达转移到交友上。

在铃铃看来,Soul上的信息相对微信朋友圈更真实些。谈起对朋友圈的看法,铃铃提到,自己不愿意在其中更新动态,一方面是不想被熟人评判,另一方面,是感觉朋友圈里利益性太明显。一些人在做微商贩卖商品,另一些不卖货的朋友们,所发动态让她感觉是在“炫耀”。

张小龙提到自己对“沟通”的看法,他认为“沟通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过程”,发朋友圈,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的过程。这种分析,解释了朋友圈的“炫耀”行为。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晒照“秀优越”。

为了维系某种“人设”,发布动态的人要谨慎选取发布内容,还要考虑分享范围、设置分组。而对刷朋友圈的人来说,他人的“人设”会让自己感觉虚假。

总的来看,无论是打造人设还是微商贩货,都有损于社交体验。类似 Soul这样的新社交平台兴起,正对应了凝聚在微信上的社交关系愈加复杂的现状。

朋友圈有多少“朋友”

如果社交本是为了交友,那么社交软件中“朋友”的含义值得玩味。微信的朋友列表中都是朋友吗?对很多用户来说,答案是否定的。虽然没人会刻意强调这一事实,但这也并非秘密。

微信是国内最强大的社交工具,让它的用户连接起了最复杂的社交关系。早先,网络热议微信二维码替代手机号,取代名片,关注到了微信对传统社交的颠覆性影响。微信蕴含的能量让外界称赞,而现在,这种巨大能量的另一种影响同样值得思考。

 

(设置朋友圈动态分享范围让一些用户感到疲惫)

(设置朋友圈动态分享范围让一些用户感到疲惫)

微信连接一切,但仅仅就社交需求而言,连接上过多的人之后,复杂的社交关系给了用户越来越大的压力。

在今年1月的微信公开课PRO上,张小龙还提到了“逃离朋友圈”的说法,他表示,这是“互联网圈子大家看到的一个假象”。当时张小龙透露,“每天进去朋友圈的人数一直在增长,没有停下来的势头。到现在每天有7.5亿人进去朋友圈,平均每个人要看十几次,所以每天的总量是100亿次”。

今年4月,极光大数据发布了《2019年社交网络行业研究报告》,其中提到,与一年前相比,四成用户刷朋友圈更频繁,四成用户刷朋友圈的频率保持不变,另外有14.6%的用户刷朋友圈频率下降。

刷朋友圈的总量增长,与部分用户疏离朋友圈并不矛盾。14.6%的用户减少刷朋友圈,可能已足够撑起新的社交市场。

报告还提到一种现象,就是微信“好友很多,但能说上话的只有那几个”。据统计,超过两成用户的好友人数在201-500人之间,有一成用户好友数多于500人,但实际上超过六成用户每周交流的好友数不超过20人。

有Soul用户谈到对朋友圈的看法,一些人表示,朋友圈都是熟人,一些小心思公开在上面会觉得不好意思。还有用户称,四面八方的人都在看着朋友圈“找茬”,特别是当朋友圈关联到复杂的工作圈,发布朋友圈动态时还需要是关于工作的内容。

微信用户的持续增长令行业叹服,但回到社交产品的初衷,无论微信多么强大,都无法解决多样而繁杂的社交需求。

社交拥抱陌生人

在陌生人社交领域,陌陌、探探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过外界对两者有刻板印象,往往认为它们偏向于“走肾”。两者之外,陌生人社交还应该有新的方向。《剁椒娱投》早先有报道总结,在陌生人社交产品的发展趋势上,正从“走肾”向“走心”逐渐过渡。

荷尔蒙式的社交之外,陌生人社交另有一片天地。

在极光大数据的调研报告中,67.1%的用户对熟人的主动性高于对陌生人,但也有近三成用户对熟人和陌生人的主动性一致。从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陌生交友的用户规模从8150万增长达到8640万。

报告还指出,陌生交友App用户主要诉求有两类:结识好友扩大交际圈,以及聊天消磨时间。前者包括扩大交际圈、结识陌生异性发展短期或者长期关系、加入圈子,后者包括找人聊天倾诉解闷、消磨时间、浏览陌生人信息和照片等,两类需求占比不相伯仲。

陌生交友的需求一直都在,重点是怎样找到合适的陌生人来交朋友。极光大数据在发布《2019年社交网络行业研究报告》时,有过如此概括:社交狂欢背后,集体孤独。互联网便利了人与人的交流,但孤独感似乎难以解决。

Soul的创始人张璐表示,创造这一软件,是为了打破线下拓展关系的唯一可能性,以更碎片化,更智能的线上关系推荐,改变人们孤独的状态,让人们在与多样的人的交流中降低孤独感,获得幸福感。与Soul类似,同样做“灵魂”匹配的社交App“JOIN”曾给自己带了这样的后缀:“人类孤独拯救计划”。

Soul宣称:跟随灵魂找到你。JOIN宣称:最懂你的灵魂,即将与你相遇。 抛开文艺的说法,这类软件要做的实际就是依托对用户个性、爱好等方面的画像,来匹配到适当的交友对象。只要能够提高匹配效率,用户体验就能得到基本的保障,陌生人社交也就有发展潜力。

“灵魂”社交靠谱吗?

问题是,陌生人社交也有先天难题。仍以Soul为例,这一软件在知乎已有较高关注度,相关话题的精华帖中,涵盖了用户从这一平台得到的正负两方面的反馈。有人借此恋爱,但也有人从中受骗。陌生人交友真诚虚假难辨,是几乎不可跨越的障碍。

有接近Soul的业内人士分析这款软件,他指出,社交这块其实有不同的用户需求。有人因为荷尔蒙想把社交产品当作一种渠道,有人把社交产品当作看世界的窗口,有人想在社交平台上获取慰藉,也有人把社交平台当作舞台展示自己。Soul是想更多地让后面三者的需求得到满足,高效连接到类似的人。这一分析,也适用于其他主打“灵魂”匹配的交友软件。只是要做“灵魂”匹配,显然并不容易。

(Soul匹配界面)

(Soul匹配界面)

另一方面,对陌生人社交平台来说,如何做好内容监管与社交关系沉淀,也是很大的挑战。

6月底Soul遭下架处罚。当时网信办公告提到,经核查取证,依法依规对吱呀、Soul、语玩等26款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淫秽色情内容的违法违规音频平台,采取阶梯处罚,对音频行业进行全面集中整治。行业乱象,可见一斑。

此外,陌生人交流熟悉之后,最后一步往往是添加微信。对所有新兴陌生社交产品而言,如何把社交关系沉淀在自家平台,维持用户留存,也必须找好解决之道。用户铃铃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提到一点困惑,就是一些在Soul上聊得很好的人,在添加微信后便不再更新Soul上的动态。

微信如磁石般吸走陌生交友平台的社交关系,要想安稳分走社交市场一杯羹,就得克服掉这份引力。易观千帆数据显示,Soul的月活用户在过去一年稳定提升,但往后看,这类以“灵魂”匹配做突破口的社交新手是否能走长远,还难做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