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世界经济的希望
2019-10-21 11:11 中国农村 农村电商

2中国农村,世界经济的希望

作者:豆腐乳儿  来源:非凡油条(ID:ffyoutiao)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2008年9月15日凌晨1点,当时的美国四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一场席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露出了它的狰狞面目。

华尔街最初还打算要救援雷曼兄弟,因为放任它破产可能会造成连锁反应,加剧金融危机。但是当各大金融机构发现雷曼兄弟负债超过6100亿美元(约4万亿人民币)时,就都沉默了——没有政府担保,谁都扶不起来雷曼兄弟。

然而就这4万亿的债务,造成的连锁反应,让全世界又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个4万亿——光是中国官方就自己独砸了4万亿,再往后的事情我不说你也知道了。

由于全球化的加深,这场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全世界。由于中国早就改革开放,加入WTO也已经7年了,自然不能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

鉴于当时的经济结构,中国经济受影响还相对大一些。

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也在逐步上升。

对外贸依存度可以用进出口总额与当年GDP的比值来衡量。2002年刚加入WTO时,对外贸依存度刚突破50%,等到2007年金融危机前夕,对外贸依存度已经到了71%的高位。别看中国地广人多,那时候其实是一个像韩国、新加坡一样的外向型经济体。

对外贸依存度很高,就意味着当发达国家发生了金融危机,中国就会被卷进去。

就在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出口额就在2009年发生了16%的负增长,这就是对外贸依存度高的问题所在——金融危机让发达国家的需求锐减,当发达国家的老百姓捂起钱包过日子的时候,买中国商品就少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额自然会大受打击。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拉动经济的是“三驾马车”,即出口、投资和消费,伴随着出口缩减的,也有外商投资的萎靡,用看得见的手去强行刺激消费和内部投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光是中国伸出了“看得见的手”来为经济托底,就连一贯重视自由市场、当时倾向于自由放任的共和党主政的美国,也开始采取行动积极救市。

美国政府出手拯救了房利美、房地美这两家住房按揭贷款机构。尽管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金融危机,但它们一旦倒下,金融危机会有更难以预料的后果,于是它们就只能“大而不能倒”,接受美国政府的注资并被接管,变成了经济活死人。

而在货币手段上,2007年9月到2008年12月,美联储连续10次降息,最终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开启了一轮大放水,救活了另一批风雨飘摇的企业。

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因为在金融危机中的果断表现,被《时代周刊》评为2009年度人物第一位。

中国劳动力“蓄水池”

那一年的《时代周刊》年度人物第二位,则是一个群体——中国工人。

《时代周刊》的理由是,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然而受到金融危机冲击,这群可敬的中国工人日子可不好过。

众所周知,中国工人群体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而他们的就业遭受了金融危机的很大打击。2008年1-9月份,仅广东一省就倒闭了1.5万户中小企业。2009年春节前返乡的农民工里,因企业关停、企业裁员、找不到工作、收入低等与金融危机有关的因素而返乡的农民工高达1200万人——这都赶上了一个二线城市或者小国家的人口总量了。

而这部分因金融危机影响,在2009年春节后不再继续外出的农民工里,有接近七成留在了本地务农。

这体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上千万的农民工,虽然进城打工,但他们的户籍还在农村。尽管他们因为户口原因,不能享受到打工所在城市的福利待遇,但在农村也有他们的一份地,当经济形势恶化,在城里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回乡种地。

当然,回家务农顶多是吃不饱饿不死,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农民将家里的地抛荒,去城里打工了——尽管他们在城里的工资并不高,但也要比务农赚的多得多了。

就这样,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农村给城市输送着大量价格便宜、却坚强有力的产业肌肉。而在经济疲软,需求不那么旺盛,工作岗位没那么多的时候,农民工又可以回到自己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上,安安静静过日子,不至于在城市聚集形成不稳定因素。

然而中国农村这个劳动力“蓄水池”也是需要日常保养维护的。

好在本世纪初,各项惠农政策逐步出台,开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时代。

2006年,农业税全面取消,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新农合和农村低保也在不断推进。

2003-2009年间,据估算,国家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超过3万亿元。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始提升,像水库、沟渠、树林等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需要定期大量投入,才能维护好并保证农业生产。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7》

回顾那几年,这3万亿的投入可以说是很及时。没有多少人能够预料到2008年会爆发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如果不是在前些年对农村的大力投入,农村恐怕难以吸纳在金融危机中受影响回到农村的农民。

这一笔投入,可是在为农村夯实基础之时,和金融危机争分夺秒。它让中国在面对金融危机时,有了一层温柔的缓冲垫。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村投入,除了投资拉动经济的逻辑之外,还从扩大内需方面帮助经济增长。在各项惠农措施出台之后,农村的福利得以释放,农民更舍得花钱了。

数据来源:《历史的跨越——农村改革开放30年1978-2007》

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上世纪末每年不到3%(以前的农民生活得有多苦),到十年后高达15%以上。农民花钱越来越爽快,也就意味着扩大内需效果越来越好。

金融危机时扩大内需的妙招

说到扩大内需,一直是中国经济有短板的地方。

中国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三驾马车”里出口和投资都很给力,经济对其依赖度很高,可是消费却一直难提升。

中国人民苦日子过惯了,勤俭节约的观念早就刻在了骨子里,储蓄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可按照凯恩斯的话讲,节俭对个人是美德,对国家和社会可能是灾难,一个没有消费的经济体也不会有多少投资,钱滚动不起来,那也不过是个活死人的状态。

为了扩大内需,不少高招也都想出来了。比如住房彻底商品化,民众就只能拿出积攒的六个钱包先咬咬牙买套房上车再说。当年霍英东那句:

“人一出生,国家就欠他一套房,怎么得了?”

真是听进去了。

这种住房商品化的做法,会造成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其他方面的消费。

那么换一种思路:假如对有消费需求的人群进行消费补贴,会不会好效果呢?

前文提到了,对中国农村不用进行补贴,单纯减轻负担,就可以大幅度提升消费。这是因为中国农村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

说白了,农民很想买东西,手头却没钱或不敢花钱。减少他们的负担,有了闲钱,他们就会热情地掏腰包。

其实仅仅在十多年前,某些常见家电对于不少农村家庭来说都是罕见的东西。洗衣机的占有率农村只有城市的一半,空调占有率更是只有城市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数据来源:《扩大农村内需:消费补贴制度安排与政策效应研究》

当时的农村市场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2008年底尚有2.1亿农户, 如果农村家电产品普及率提高1个百分点, 每种家电就可增加200多万台的需求量。

农民舍不得花钱?那就直接补贴。

2007年底开始, 山东、河南、四川三省成为首批“家电下乡”政策试点地区。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时候,为了进一步拉动内需,家电下乡政策推向全国。

当时的补贴力度是比较大的,农户可以得到产品售价13%的财政资金直接补贴。

某种程度上,家电下乡救了中国家电厂商的急。比如彩电在出口萎缩的情况下,2008年底内销数量逆势增长。

更加厚实的补贴则给到了后续推出的“汽车下乡”政策中。“汽车下乡”对农户补贴是:汽车销售价格每辆5万元及以下的,补贴销售价格的10%;销售价格每辆5万元以上的,定额补贴5000元;在实际操作中各省略有不同。

由于汽车在农村可以用于生产,“汽车下乡”大大刺激了特定汽车的销量。像五菱之光和东风小康的销量就相当火爆。

而在河北省政策是50000元以上车型,除国家补贴5000元之外,河北省额外补贴2000元,间接带动了长城皮卡的销售,好好地帮了河北制造业之光一把。

可能这些车型城市人不大熟悉,看了它们的照片还会嫌土,但它们确实是农村生产生活的好帮手,是农村最真实的需求。

电商扩大内需新思路

总体来说,“家电下乡”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在多地的多项调查中,参加“家电下乡”的农户对其满意度都在八成左右。

但家电下乡也有一定的问题。

在“家电下乡”政策推出时,商务部和财政部对“家电下乡”产品的限价范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且以招标的形式进行定价,定价比市面上的正常价格要低很多,这就导致能入选“家电下乡”的产品多为款式老旧的中低端产品。不少商家把家电下乡当成了去库存的好机会。

款式老旧也就罢了,有时甚至还有质量问题。2010年,中国消协与第一批试点的一些省份的消费者协会对“家电下乡”产品的售后服务情况进行了联合实地考察,考察结果显示“家电下乡”产品的整体返修率接近13%,结合那13%的补贴力度,还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农村地处偏远,十多年前路都不完善,家电是下了乡,可是售后服务网络很难触达农村,产品质量有问题连维修都困难。

十年后再回顾当初的政策,也会发现,如今的条件也比当年改善很多。

比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迅速增长,最近五年每年增速都在8%以上。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又比如五年来,新改建农村公路139.2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05万公里,通硬化路建制村已经高达99.47%。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提供了良好条件。

这都是最近几年坚持在农村进行投资,扶助农村发展所创造出的条件。

在发生贸易摩擦、全球化退潮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还是有恶化的风险。坚持对农村劳动力“蓄水池”的投资,也是为中国在下一次可能到来的金融危机中准备好缓冲空间。

这时,拉动农村内需的重要性就有所体现了。

而在十年里,中国也有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电商下沉就是一大趋势。

与十年前相比,如今的电商对下沉渠道更用心。

以拼多多为例,其在2019年联合百大品牌,推动“品牌下乡”和农村市场消费升级。

以往的“家电下乡”,有着局限在家电领域、多以老旧款式下乡等缺陷。毕竟政策是“看得见的手”,比起市场手段还是生硬一点。

而如今通过拼多多这样的电商,可以做到品类更齐全,手段更灵活。雀巢、立顿、娃哈哈、百草味、威露士、滴露、心相印、七度空间等在内的食品、家具建材、电器、日化等超过100种各类知名品牌,都能借着拼多多的平台下沉到农村市场。

今年拼多多将对购买上述品牌的下沉渠道消费者进行不低于5亿元的定向补贴,刺激农村消费,也算是很有诚意了。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今年也涉足了汽车交易,搞了一个“66拼车节(限量6.6折)”的活动。如此大的折扣力度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活动累计上线70个小时,成交订单9463笔。

其中首批400辆五菱宏光在18秒内就在平台上一扫而空,这也让人领略到拼多多能把车卖得多嗨。

在下一次金融危机来临之前,无论如何充分挖掘内需是要做的事情——贸易摩擦让出口变的越来越不可靠。拼多多给我们展示了,农村的消费市场还有很多潜力可挖。而收入改善的农村居民释放出来的内需,可能会是我们战胜下一轮金融危机的秘密武器。

参考文献:

白雪飞, 郭瑜. 全球金融危机下"家电下乡"政策的社会经济意义:基于农村家庭需求的分析[J]. 消费经济, 2009(5).

盛来运,王冉,阎芳.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9(09):4-14.

付轶群. 我国家电下乡政策执行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6.

扩大农村内需:消费补贴制度安排与政策效应研究[D]. 2012.

温铁军. 八次危机 : 中国的真实经验 : 1949-2009[M].东方出版社, 2013

拼多多涉足整车交易,70小时售出近万台汽车_网易科技 https://tech.163.com/19/0930/16/EQBALM5700097U7R.html

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理论-人民网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325/c40531-30992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