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左晖的自如和贝壳,孙正义想重归“神”位,太难了!
2020-03-06 14:49 自如 贝壳 孙正义

2靠左晖的自如和贝壳,孙正义想重归“神”位,太难了!

在这个凛冽的“倒春寒”中,房地产中介贝壳找房于3月4日释放了一个“过时”的消息:在2019年11月,贝壳找房完成24亿美元的D+轮融资,软银为领投方,投资10亿美元,腾讯、高瓴、红杉跟投5亿。

得到软银集团投资的还有长租公寓品牌自如,据投资细节披露,在软银对自如的投资中,5亿美元是直接投资,剩下的5亿美元是从其创始人手中直接购买股票。

贝壳找房和自如均属“链家系”企业,两者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均为链家创始人左晖。继WeWork之后,孙正义再次押注房地产领域,一场跨国“联姻”已然开启。

投资自如和贝壳,会重蹈WeWork覆辙吗?

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自如一直处于风口浪尖。有自如客反映,房子面临到期,因疫情无法回京搬家,却面临续租涨价问题。这引发一波“自如吃相难看”的吐槽。随后自如对此回应,长租改短续,或者业主合约变动等情况均会引起价格浮动。

尽管自如后来推出“对3月1日后返回的租客减免2月服务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给用户们留下的恶劣印象却并不那么容易抹去。

2011年,自如诞生于链家旗下,五年之后从链家剥离出来进行独立运营。经过9年的发展,自如现有多条产品线,比如自如·整租、自如·友家、自如·寓、自如·民宿等。

自如·整租产品线中的分散式房源为自如贡献了最多的资金流。自如管家将从房东处租来的房源进行统一风格的装修后,转租给自如客,收取的租金差、管理服务费和违约金等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近年来,自如规模逐渐扩大,迄今为止,累计服务近50万业主和300多万租客。

数据来源:天眼查

在近两年来,自如获得了多个知名投资机构的认可。据天眼查显示,2018年1月,自如完成金额为40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这也是当时中国长租公寓行业规模最大的一笔融资。华平投资、红杉资本、腾讯投资领投,融创中国、海峡资产、源码资本、新希望、H capital、General Atlantic泛大西洋投资、华兴新经济基金等进行了跟投。

2018年3月,峰尚资本对其进行了A+轮投资。2019年6月,自如完成5亿美元的B轮投资,由泛大西洋资本领投,腾讯、红杉资本、天图资本等跟投。该轮融资完成后,自如估值从一年前的200亿人民币升至50亿美元。

有消息称自如计划在2020年上市,但赴美还是赴港说法不一,不过从目前情况看,长租公寓上市情况并不乐观。

2019年,青客公寓上市,据其季报显示,单季净亏1.25亿,市值缩水30%。2020年,蛋壳上市,据公开资料显示,在2019年前9个月,其亏损额总计25亿元,上市破发,跌幅一度超过20%。

风口之下突飞猛进的长租公寓,资本催生行业泡沫,流血上市后再也难掩盈利模式困境。烧钱换取规模、哄抬租金抢房源、“短贷长投”等行业现象使长租公寓行业在面临疫情时的抗风险能力面临考验。

疫情导致房源空置率大幅提高,作为二手房东的自如们却要继续支付房租、人员等固定成本,随时面临现金流断裂风险。

有业内人士称,“整个长租公寓行业,原来包租且投资装修的模式在非理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软银的投资对于自如来说,更像是“雪中送炭”。

2014年,链家在体系内开始快速推动互联网化,2018年4月底,房地产经纪公司贝壳找房成立。创始人左晖将链家网核心高层和技术人员都转移到贝壳,同时将链家的独家技术和众多资源开放给贝壳。

链家摇身一变,从一个线下作业的房产经纪公司,升级为“以数据驱动的全价值链房产服务平台”贝壳找房,并开发出“VR看房”、“楼盘字典”等产品,规划将涉足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其推出的“房产数字化”、“房产新物种”等概念深得投资机构的青睐。

数据来源:IT桔子

据IT桔子显示,2019年7月,贝壳找房完成了总额超12亿美元的D轮融资,由腾讯投资领投,基汇资本、碧桂园、高瓴资本、源码资本、新天域资本、华兴资本、海峡资本进行跟投。

最新的一轮融资即为3月4日公布的D+轮融资,软银愿景基金领投,腾讯投资、高瓴资本、红杉资本跟投。投资总额为24亿美元。此次融资完成后,贝壳找房估值或将达到140亿美元。

如今,贝壳进驻全国近百个城市和地区,连接2.1万家门店和近20万经纪人,突飞猛进下,一度引起垄断新房分销渠道的质疑,对此左晖发表了“夜壶说”,“渠道是开发商的夜壶,市场不好拿出来用用,市场好了就放回去……”

无疑,左晖“赌”对了房产市场趋势。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商品住宅销售额同比上涨10.3%,为13.94万亿元人民币。但疫情突至,使房地产行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尽管2月份以来,全国各地累计共投入的基建资金高达35亿,但“房住不炒”的政策风向一直坚守未变。

贝壳前期采用的烧钱补贴的方式,助其攻城拔寨顺利扩张,但也一度引发“假房源”以及没有硬核能力的质疑。至于之后如何发展,还是要看市场需求及其解决用户痛点的本事。

无论是自如,还是贝壳找房,两者皆将传统房地产领域提升到互联网高度,这种将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特征,很是符合孙正义的“口味”。不过,从孙正义投资的WeWork和Uber来看,同样是烧钱换来的巨大规模,提出新概念的“新物种”,但这些并未能解决其盈利难题。

除了信息发布渠道的改变之外,打出“VR”产品的贝壳依旧是难以摆脱房源困境的房地产中介,自如依旧是盈利模式难解的“二房东”,更深层次的变革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生。

达闼科技受美限制,上市计划搁浅

3月4日,软银投资的另一个项目达闼科技(CloudMinds)传来消息,因受美国对在美开展业务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限制,被禁止与中国共享源自美国的技术,达闼科技赴美上市的计划也可能因此延后。

达闼科技成立于2015年3月,是全球首家云端智能机器人运营商,主营业务为机器人提供云计算系统。公司创始人为前UT斯达康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黄晓庆,目前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美国硅谷和日本东京等多地均设有研发和分支机构。

达闼科技在终端设计上采用“一片双芯”、虚拟化双操作系统等技术,将安全环境与互联环境严格物理隔离;在网络设计上,其正在创建的是一个全球的高速安全应用网“天网”。在近日的抗疫中,达闼科技还曾联合中国移动向武汉协和医院、同济天佑医院捐赠了2台5G云端智能机器人,助力病区医护人员提升病区隔离管控水平。

数据来源:天眼查

在发展过程中,达闼科技也一度备受资本推崇。

据天眼查显示,达闼科技于2016年5月,获得来自于软银中国、富士康、华登国际的种子轮投资,融资金额为3000万美元;2017年2月,除了上述投资者之外,博将资本、启明星辰、深创投、中关村发展集团、华登国际、凯旋创投、中科乐创也加入了股东行列;同年3月份,前期投资机构对其追加了1800万美元的A+轮投资,2019年3月份,达闼科技完成金额为2.7亿美元的B轮投资,投资机构有软银、金地集团、博将资本、朗玛峰创投等。

2019年7月份,达闼科技就曾收到美国商务部的通知,要求公司“在未获得许可证的情况下,不得将其技术、技术信息,甚至软件bug等内容从其美国部门转移至中国”,甚至不能向中国输出办公家具或iPhone等移动设备。达闼科技曾发布声明,称将完全致力于遵守出口管制,并正在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符合BIS要求。

达闼科技主要产品新型机器人尚未完全商业化,所以其营收存在一定难题,这从达闼科技的上市申请书中也可一窥一二,从2019年1月至6月的半年内,达闼科技营收为1.48亿美元,亏损近1亿美元。

据悉,2020年1月份,达闼科技因资金方面的原因进行了裁员,并关闭了在美国硅谷的几个办事处。再加上之前收到的美国商务部的限制令,可谓是雪上加霜。这也给其背后的投资机构带来一定影响,其中包括持股35%的软银。

孙正义能否重回“神”位?

在投资届,孙正义堪称“神”一样的存在,最具代表性的投资案例莫过于1996年投资雅虎、2000年投资阿里巴巴。在2017年之前,软银在过往18年的投资中共拿到1750亿美元回报,以平均每年增值44%的成绩,远超传统投资基金的收益水平。

然而,2017年,孙正义投资了WeWork这个直接将他拉下神坛的项目。从2017年8月至2019年年初,软银及其愿景基金对WeWork投资了近百亿美元,WeWork估值也一路飙升至470亿美元。

然而,Wework的神话随着着申请上市戛然而止。据招股书可见,其在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亏损分别为19亿美元和23.6亿美元。随后,估值一路下跌不得不取消IPO计划,为帮助WeWork摆脱现金危机,软银又以50亿美元的追投额换取WeWork 80%的股权。

Uber是软银愿景基金投资的另一亏损项目。2019年4月份,软银以77亿美元的投资额获得Uber15%的股权。Uber虽然以极快的速度成长为出行领域的独角兽,但其以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的方式,使其陷入“市场越大,订单越多,补贴越大,亏损越多”的恶性循环。

巨额投资换来的是巨额损失,据悉,随着WeWork 上市失败,Uber股价暴跌,软银已计提了50亿美元的资产减值损失。此外,软银在Slack Technologies和Guardant Health等项目上,也存在上市路不顺、多次裁员等种种不乐观的情况。

烧钱换规模、估值巨大、商业模式不明,似乎是孙正义投资的“败笔”企业的共性。

3月2日,孙正义在纽约曼哈顿召开的一场私人会议中表示,坚信人工智能将颠覆所有行业,自己的投资理论不会改变。同时,他坦诚“愿景基金中将会有15%的项目破产。但另外15%的项目将会为软银提供90%的利润,2020年、2021年将会是愿景基金的最佳年份”。

自如与贝壳找房将会成为愿景基金中破产的15%,还是提供巨额利润的15%?孙正义与左晖的“联姻”是否会重蹈WeWork覆辙,还是借此孙正义可重归“神”位?这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左晖打造的“数字化房产”是否足够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