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alk,做的是一门杀熟生意?
2020-06-17 16:01 51Talk 少儿在线英语

来源 | 首席媒体官  作者 | 和静菲

曾有创业者告诉数字科技洞察,互联网产品想要实现盈利,老用户是重要营收来源之一。近些年,随着众多商业模式的兴起,这一观点已经成为众多互联网人的共同认知,并且被一些企业应用地淋漓尽致。

近日,张平(化名)突然接到51 Talk销售人员的电话,让其趁着四周年之际,为孩子存上四五百节课程。还有三百多节课没有上完的他果断拒绝了,毕竟在销售行业已经混迹了十余年,对这些销售套路已经轻车熟路。

但是,还有一些家长经不住销售人员的"威逼利诱",存了上千节课程。如果按照一个月15节课计算,这些课程至少要5年半才能上完。

而《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规定: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披上一层打折、周年庆的外衣,51 Talk便可以游走在相关规定之外,从老客户的口袋中源源不断地"掏"钱。

"杀熟"这门生意在中国经久不息,只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1、51 Talk的"杀熟"

常言道:人熟为宝。逐渐地,"熟"者已经成为一些人吞食利益的目标,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杀熟更是遍地开花,令人防不胜防。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因此,借助互联网兴起的在线教育也变成了一门长周期、高客单价的生意。不过,在线教育是从烧钱中跑出来的模式,寻求盈利点的难度丝毫不亚于当年的滴滴与美团,但资本也不可能无休止地给予融资。

而缩短用户缴费周期就成了业内一个公认的增加营收、现金流的方式。

51Talk的课程有一个规定,就是每个月必须上满15节课,如果上不够,系统就会自动扣掉,这也就导致课程会有一个有效期。比如买了60节课,一个月上15节课,有效期就是4个月。

这是首次缩短课程周期。而每逢重大节日、周年庆的时候,公司还会推一波优惠,也就会出现上述张平遇到的情况,很多用户会本着便宜的原则二次购课,这就通过囤课的方式再一次缩短了用户的缴费周期。

买完课之后,很多人的课程是上不完的,买了一年180节课程,结果到年底了,发现自己还剩下60节课没有上,马上就要清零了。这时候销售会跟你说,你再购买一年的课程,那么你现在的课程便可以延期,不然就只能作废了,很多人就又买了。

等到用户发现自己的课程囤的越来越多,根本上不完想要退的时候,销售告诉你,课程已经过了半年时间,不能退了。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51Talk的投诉数量达到了259个,充斥着大量的"推销课程、不给延期"、"次卡被清零"、"诱导消费、恶意扣除课程"等词语。

虽然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用户利益,但是却使得51Talk的续费率达到了91%,稳居榜首。同时,我们也有理由怀疑其连续两季度整体盈利的背后,少不了这些老用户的"帮扶"。

2月份,51Talk在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分享会上,宣布实现首次整体盈利,GAAP净利润为152万元;三个月后,51Talk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净营收4.87亿元,GAAP净利润高达5080万元。

作为少儿在线外教"一对一"赛道中唯一一个连续两季度实现盈利的企业,其创始人黄佳佳在面对媒体以及二级市场时,有了更足的底气,说出"没有不赚钱的赛道,只有不赚钱的公司"。

2、急于盈利、扩张留下的后遗症

曾鸣在《智能商业》中曾透露,决定企业竞争力的不是企业自身的单一属性,而是企业创造的价值是否在市场生态中占据了特殊的"生态位",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2016年刚上市的51Talk显然没有,因为连年亏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甚至还一度引起资本市场的质疑。为给市场一个交待,2017年,51Talk启动市场下沉战略,向三四线城市发展,同时通过调整课程价格及产品服务以寻求市场匹配。

这一转变被外界誉为是51Talk占据特殊"生态位"的转折点。

因为菲教模式不仅切中了三四线城市在外教资源上稀缺的痛点,还凭借着较低的价格实现了与下沉用户之间支付能力的匹配,帮助其实现了盈利。

据2019年Q4季度财报显示,5.8亿的现金收入中,一线城市贡献了25.8%,而非一线城市贡献了72.4%,三四线城市的下沉无疑帮助其在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给资本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

与此同时,51Talk的市场份额也实现了快速提升,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南方周末发布的《2020中国K12在线英语发展蓝皮书》显示,51Talk以46%的市场份额占据首位,并且超过二三四名总和。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快速扩张、战略改变所留下来的"后遗症"。

首先,市场份额的快速增加使得其用户量增速遭遇瓶颈。

据51Talk2019年发布的财报显示,Q1至Q4用户活跃数分别为22.7万人、23.3万人、25.8万人、25.7万人,同比增长分别为19.2%、16.7%、10.8%、-0.3%。用户活跃度在下降的同时,51Talk的营收增速似乎也不尽如人意,2017-2019年,三年营收分别为8.48亿元、11.46亿元,14.8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是102.7%、35.1%和29.5%。

其次,营销费用缩减。

作为一家市值高达4.07亿美元的上市企业,与其说它靠着下沉市场实现了盈利,不如说它的盈利是从牙缝中"抠"出来的。从2019年开始,51Talk便开始缩减运营成本。据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Q3营销费用为2.154亿元,而到了第四季度,其营销费用降低至2.025亿元,费用缩减了0.129亿元,已经远高于其Q3盈利。

虽然众多教育公司一直标榜自己是产品驱动、教学教研驱动,但大多数教育公司都难以摆脱销售驱动的桎梏,尤其是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的在线教育公司。

从用户教育、用户认知再到用户习惯培养,是一个漫长并且烧钱的过程。而一旦降低营销支出,将会对用户量增长造成巨大的冲击,这对于用户增速已经放缓的51Talk来说,无疑是二次重击。

最后,得益于今年疫情原因,在线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

但是,随着疫情结束,线下教育场所陆续开门营业,必然会有一部分用户选择重新回归线下,对线上教育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虽然购买了线上课程,但还是作为辅助,疫情彻底结束后,还是会让孩子去线下教育机构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一是放心,二是可以全面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一位家长告诉数字科技洞察。

用户增速变缓、营销支出缩减,再加上疫情红利的消失,相比于拓新而言,深度挖掘老客户的消费潜力似乎成了51Talk当前的重点,借此四周年或者是618之际,以优惠的价格促使老客户再囤几年的课程就变得顺理成章,也成了维持现金流的无奈之举。

3、盈利的商业模式≠正确的商业模式

51TalkCFO徐珉曾表示:"做在线英语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正确的商业模式,从而确保有盈利可能性,这样才能保证业务是可持续的"。

正确的商业模式一定是能够盈利的,但是盈利了的商业模式以及带来的社会价值是否一定正确,或许我们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首先,好的或者正确的商业模式一定是能够为用户与企业带来双向价值的。

站在51Talk的角度上,通过菲教战略,以及深度挖掘老用户消费潜力的模式,的确帮助三四线城市用户以低价的模式享受到了外教资源,并且也通过销售驱动的模式,有效缩短了用户缴费周期,扩大了市场份额,提前实现了盈利。

但是,站在用户的角度而言,51Talk通过各种各样的套路让用户屯课的做法,又为其带来了哪些价值?

虽然说英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课程,但是这种屯课的方式无疑与用户进行了深度绑定。当后续的产品与服务不能满足用户要求的时候,或者有了更好的替代品的时候,用户却没办法退课退款。

这种做法显然与互联网时代下的用户思维相悖,尤其是在传播极为发达的今天,用户思维显得更加重要。

贝佐斯曾说:在现实世界,如果你惹顾客不高兴,每个顾客都会告诉6位朋友;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惹顾客不高兴,每个顾客都会告诉6000个人。

教育机构在各个投诉平台上居高不下的投诉量,无疑是整个行业目前用户思维缺失的外在表现。虽然众多互联网企业一直在提倡所有产品必须具备用户思维,马化腾提出: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是把自己变傻瓜;周鸿祎也表示: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必须是白痴和傻瓜状态。

但是,真正的用户思维或许不应该仅仅体现在产品上,还有服务上。

其次,这种盈利模式是否具备可持续性。

51Talk此次的盈利,在一定程度上源于运营成本收缩,因为于2016年就上市的51Talk必须要实现盈利,不管多少。所以,稍微缩减营销费用、研发费用,就能够帮助其获得盈利空间。

但是,整个在线少儿英语赛道格局尚未定型,并且随着众多互联网巨头在教育赛道的持续加码,51Talk未来面对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在这个依旧营销为王的赛道中,51Talk接下来该保持进攻状态还是防御状态?

保持进攻状态的话,必然要增加各项成本投入,有可能会重新回到亏损状态,而保持防御状态的话,虽然能够保证净利润,但是市场份额、用户量必然会放缓甚至减少。

这对于仍然处于跑马圈地时期的51Talk来说,并非是一个两全之策。

除此之外,随着一线城市市场份额的不断缩减,难免令人怀疑,5Talk未来是否还会主攻一二线城市,或者说还能否重新回到一二线城市用户的视野中。

毕竟,众多互联网企业已经验证了市场下沉容易,上行难。主打性价比的小米手机想要进军高端市场,面临着重重困难,而主打中高端市场的华为想要下沉三四线市场,却轻而易举。

而随着一二线少儿在线英语教育市场格局逐渐明朗之下,头部机构想要下沉三四线市场,51Talk的竞争壁垒在哪儿?

未来,51Talk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老用户是最大的资本,也是最容易流失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