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新基建”与中国经济增长新格局
2020-06-30 17:12 新基建 经济增长 管清友

2管清友:“新基建”与中国经济增长新格局

创业家&i黑马讯(朱丹) 6月30日消息,由创业黑马与怀柔区联合主办的“2020新基建产城交易大会”今日在线举行,“新基建产业独角兽 TOP100 ”榜单亦同日发布。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

以下为其演讲精选:

我想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和大家谈一谈“新基建”与中国经济增长新格局之间的关系。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格局正在经历一场重大的变化,无论是政府领导,还是创业者、投资机构一定要重视这一变化。

首先是在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随后在5月23日,习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联组讨论时,专门讲到了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

据我多年观察,这是第一次提出这样的说法。这一提法非常重要,标志着中国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变化。

在过去的四十年中,中国基本遵循加入国际大循环发展的策略。新的提法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强调了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之所以产生这一变化,我分析有两大原因:

一是内部原因。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结构改变、优化,转变增长动能的攻坚期。尤其是受疫情冲击,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非常大。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疫情的冲击对我们来讲是长期的,整个投资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变化,我们不要掉以轻心,要跟疫情长期共存。

二是国际层面的变化。当前世界处于前所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我们必须在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谋求发展。这一转折可能会影响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

四大关键词

“新基建”是改革开放41年来又一波新的机会,它恰好匹配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动荡变化。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要从哪几个方面把握这场经济格局的变化呢?

依我的粗浅理解,可以总结为四大关键词:统一市场、启动内需、数字经济、产业重构。其中,统一市场是基础,启动内需是动力,数字经济是提升,产业重构和区域洗牌是结果。

今天我们不是简单论述经济格局的变化,而是要从其中看到产业结构可能出现的变迁、区域经济功能定位的变化和洗牌,以及企业和投资机构面临的机会和风险。

具体分析来看:

首先,统一市场。如果要启动内需,我们肯定是要来一轮比当年加入WTO前实现国内市场统一更大的举措。国内市场虽然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广度、深度都值得挖掘,但实际上存在很多区域之间的障碍,其中有法律法规、监管、交通、物流、社保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统一市场的建立是新经济格局形成的基础。

其次,启动内需。为什么说这是动力呢?改革开放41年,前半段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启动内需在今天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值得注意的是,启动内需不是简单意义上短期之内发点消费券,让大家去街上吃饭、去商店里购物,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启动内需的核心是深入推进和落实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其中包含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以及大数据。启动内需核心是要释放生产要素的活力。只有生产要素的活力释放出来,内需才能起来。

现在启动内需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无论是经济减速还是疫情的冲击,都导致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实际收入水平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这时启动内需显得非常紧迫。

所谓内需其实包含了多个方面,不仅仅是个人消费、政府投资,企业的需求也包含在内。

第三,数字经济。“新基建”和数字经济是提升和升维,即升维竞争、换道超车。

在改革开放之后,很多地区和企业抓住了第一波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建设的机会。民间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说法,“要想富先修路”,这说明了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一些中部地区抓住了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这一波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表现为高铁,武汉、成都、合肥抓住了机会迅速崛起。相反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不在京沪线、京广线的地区,因为高铁的落后,发展速度远远滞后于中西部地区的核心城市。

我认为数字经济也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即所谓的“新基建”,这是每个城市都避不开的。对每个城市来说,它的要诣在于要抢抓机遇,走在前面,最好先人一步。谁能走在前面呢?在我看来,谁在京沪线、京广线,谁就能比其他城市更有先机。

这样对于一些中小城市会不会出现虹吸效应呢?我认为答案是一定会的。身处这些城市的领导和企业家,可能要想办法避免虹吸效应。

新基建是一波涉及到未来中国几十年发展的重大机遇。新基建不是“风口上的猪”,它是实实在在的基础设施的升维,是每个城市、每个企业都需要的。

第四,产业重构。产业重构和区域布局会出现区域洗牌的结果,就像高铁导致的城市之间相对地位发生变化,产业链重新布局,两者是一个道理。

未来会如何?说实话我也很难完整想象。就像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我们很难想象互联网会发展成为现在的状态。但今天我想特别强调一点,对于前二十年相对落后的一些地区来讲,这是升维竞争、换道超车的绝好机会。

我跑过很多地方,和很多地方政府交流。我发现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讲,如果在传统赛道中去竞争,似乎永远追不上先进地区,但是“新基建”、数字经济则提供了一个换道超车的机会——既然开车追不上,那就改直升飞机。

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新基建”会改变很多地区产业吸附力不够高、人才吸引力不够强、信息交流不够通畅的问题,希望我们的城市市长、书记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风险与机遇

当然“新基建”也并非遍地是黄金,也有很多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新基建”投资的机会和上世纪八十年代高速公路、2008年高铁投资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所处的金融环境和宏观政策环境不如当时,地方债务压力比较大,投融资体制是根据“铁公基”,即传统基建建立起来的。但“新基建”和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所要求的投融资体制是不一样的,需要改革。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地方政府的杠杆率普遍比较高,金融风险还在释放,一些机构频频出现问题。因此,在疫情发生以后,中国宏观政策总体基调比较克制,远远不如2009年“四万亿规划”的力度。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宏观政策经历过三轮大宽松,分别是2009年“四万亿”,2012年“保7.5”,2014年“保7”。这三轮宽松加上我们有一个所谓的“监管漏洞”,即九十年代中后期,我们的金融监管格局实现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但在金融创新的撬动之下,出现了不小的金融漏洞,导致一度流动性过剩,融资非常容易。但今天情形并非如此。今天宏观政策远不如过去十年宽松。在新基建的融资上,既面临老体制的束缚,同时也面临新机制的约束。

同时,目前“新基建”推进也有一些有利因素

首先,从政策上来讲比较友好,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加码,上至中央下到各个部委都在不遗余力地支持。这是很好的一个背景。传统“铁公基”的债务推动型增长模式,增长的弹性越来越小,即获得一定GDP增长所需要的债务越来越多,因此我们急需转换增长的动力。因此在政策或国家支持层面,应该也是不遗余力的。

第二,现实需求比较强劲。因为“新基建”不仅是短期通过投资拉动内需,实际上是一个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的重要举措。目前据很多机构测算,“新基建”的经济效应投资回报率很高,尤其是科技类的新基建对GDP的拉动非常明显。

第三,补短板、惠民生的要求,特别是“新基建”中,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比较重要。疫情之后,完善公共卫生系统,提升应急能力,补充升级医疗器械设备和医疗信息化等都亟待提升。

第四,目前我们国家正在进行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新基建”非常符合这一方向。

发展“新基建”,在我看来有两大抓手

一、“通”,即信息的互联互通,这相当于传统基建的交通。我们看到很多投资机构已经开始布局5G基站、终端、工业互联网等。对于投资机构来讲,赛道没有问题,但是究竟谁能跑出来?这是投资机构要去考虑的。

二、“数”,即大数据的存储、处理。我们看到,在金融行业一些新型银行已经能够使用大数据做很多传统银行做不了的事情,大数据无处不在。这时一些原来相对落后的地方,反而是这一趋势的受益者。因为很多发达地区并不适合建设大数据中心或基站,一些相对落后地区则能够享受到这个趋势的红利。

总体而言,希望大家注意到格局的转化。当前全球的产业分工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美国,消费市场、金融市场非常发达;第二类是中国、东南亚国家,成为全球的生产制造基地;第三类是俄罗斯、澳大利亚、中东产油国,提供能源、矿产、粮食、农作物。在新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之下,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一种图景——国内区域大洗牌。举例来说,未来像黑龙江在国内经济格局中的角色可能会特别像国际格局中澳大利亚的角色,陕西会特别像沙特,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则会像美国。

这样,围绕“新基建”,会出现地方政府提升基础设施的需求。创业企业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相关产业链条,新商业模式、新技术形式的打造,可能是整个中国应对逆全球化,实现整个经济方式转变,实现产业升级必不可缺的一个趋势。

总结来说,我们不能只把“新基建”设想为短期拉动经济的一种手段,实际上“新基建”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有着坚实的作用。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转换,是中国立足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做出的一个重大调整。对于企业、地方政府和投资者来讲,这是我们未来发展战略转型的根本指引和长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