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虽然疫情仍在反复,但经济也在逐步复苏。面对新常态,企业要思考的不再只是怎么活下来,而是怎么有质量地活下来。12月9日,2021商业评论管理行动力峰会以“重燃”为主题,邀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副教务长忻榕、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肖利华、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董事长贾伟、永璞咖啡创始人铁皮、《商业评论》主编颜杰华等知名大咖导师与各路管理精英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商业发展新思维。
《商业评论》主编颜杰华通过SHEIN、美的、宝岛眼镜、奥托立夫、安克创新等企业案例分享,总结出当前对中国企业管理趋势的三个洞察:
一.企业数字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全链路数智化是方向。
二.组织升级因时而动,新环境要求企业打造新的组织能力。
三.企业经营需要长期主义。
并指出,希望更多的企业家们,能够在“冠军模型”的指导下,补短板、强长板,提升竞技能力。
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董事长贾伟,则以洛可可17年来的8次组织变革与颠覆作为案例,分享全球最大的设计公司的组织管理与裂变经验。从垂直服务机构到开放式的社会创新服务平台,再到智能化的组织,再到2021年最新确立的产品创新转型战略,贾伟总结了组织进化的三个心得:
一.无极致不颠覆。 “当你的公司业务还没有做到极致的时候,不要轻易想着去变革,去颠覆,因为很有可能是你做得还不够好,而不是该颠覆了”。 贾伟用洛可可的前10年,讲述了如何将设计公司的管理专业化做到了极致。从2004到2014年,洛可可做了5次组织迭代,这是洛可可从0到1的变革。第一个阶段叫“工作室”,第二个阶段叫“流水线”,第三个阶段叫“细胞管理”,第四个阶段叫“分形管理”,第五个阶段叫“组合管理”。 “这5次组织迭代,每一个都有其优劣势,其实也是洛可可一次次管理能力上的迭代,同时也让我从一个设计师成长为一个管理者,再到管理十几家公司。” 这10年的经验尤其宝贵,贾伟表示,“组织可以反人性,但是绝对不能反底层人性。如何最大程度地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协同创新,创造价值,是我这个阶段的经验总结和教训。”
二.无大势不颠覆。前面的5次组织迭代,让洛可可连续10年实现了高增长,可是它们都是管理变革,称不上颠覆。“2014年,我们迎来了下一个十年绝对不能错过的大势,产业互联网。这个也是我的第二次创业,我辞去了洛可可总裁的位置,用共享经济的模式,让全球的设计师都聚集到洛客这个平台上。这种做法看起来十分大胆,甚至许多同事当时都不太能理解,但是颠覆式创新必须从零开始,不破不立,态度和实践都要非常果决。” 在这种颠覆下,洛客平台上入驻了40000多名设计师,资源库累积30000个设计案例及作品,设计上市的新款产品超过3000款。但洛客依然存在瓶颈,它虽然使设计师平台化、社会化,却仍受“设计师”本身的制约,于是颠覆性创新继续开始,水母智能由此诞生。贾伟表示, “从原来的纯设计师做设计,到人加机器做设计,再到纯机器通过人工智能做设计,一个行业最大的变革是技术的变革。通过水母智能,我们可以实现10倍速的技术变革,带来行业的颠覆式的创新。”
三.无梦想不颠覆。颠覆性创新,最终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经常有人问我,贾老师,为什么你这么折腾呢?”,贾伟笑着表示,“其实很多人都觉得我很折腾,经常自己革自己的命。创业这个词于我来说,不但是创造、创意,也是创伤。创新的本质是允许自己被伤害。这个相信在场的很多创始人都很有同感。” 2018年,洛可可曾经遭遇一场大火,这场大火烧掉了我们原来所有的骄傲,我曾要求所有同事到火灾现场观摩,我要让大家共同感受到灾难。因为最大的灾难是我们的傲慢。火灾后的26小时,我们暂时赖在咖啡馆里,一个咖啡店50人。因为梦想没死。火灾后36小时,我们到了新的联合办公空间,组织开了一个400人的动员会。因为这场大火,我们重新定义了公司的愿景、使命及价值观。大火烧不掉的坚持来源于梦想,杀死自己的动力也来源于梦想,无梦想不颠覆。 “今年,我们最新确立了下一个五年战略,逐步转型为以设计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创新公司,深度参与中国产品创新的黄金10年。”
最后,贾伟总结组织变革与颠覆的过程也是一个创始人认知的不断进化和跃迁,其精彩的发言不时引发全场的共鸣和掌声。
而贾伟分享中数次提及的水母智能,也凭借智能化组织创新,在商业模式上实现了彻底突破,变革了整个行业的生产方式和供给模式,荣获 “2021商业评论管理行动奖-创新企业”。水母智能CEO苗奘作为企业代表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