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第三方即时配送第一股”顺丰同城迎来上市一周年。作为即配领域的后来者,顺丰同城能在没有商流绑定的背景下,取得“成立5年即上市,连续6年高增长”的成绩。在数据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顺丰同城已经作为一种基础服务设施融入到各产业环节之中,持续为客户、行业和社会创造价值,这种通过企业价值实现而产生的变现回报拥有巨大潜力,也更具可持续性。
当前,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消费需求和消费场景日益丰富多元。在此背景下,顺丰同城通过为客户提供差异化配送服务,助力客户在产品或者服务上形成竞争优势,从而反哺渠道和流量,实现错位突围。
目前,顺丰同城已针对多个行业场景打造了定制化的配送解决方案,如在零售行业推出小时达、半日达、冷链末端配送及百货到家等服务,在3C行业推出了新品首发极速达、线下单门店到C端消费者、在线修复送返等服务,同时联合顺丰推出了茅台冰淇淋、预制菜、核酸检测试剂配送等综合配送解决方案。近日,顺丰同城还与抖音生活服务达成团购配送合作,逐步实现团购套餐“全城平均1小时达”,打造即享即得的本地生活新体验。
高品质即配服务以及对垂直领域的专业认知,让顺丰同城赢得了麦当劳、喜茶、小米等多个行业头部品牌的青睐,截至今年6月底,顺丰同城的年活跃商家数量同比增加31.2%至29.9万家,累计服务品牌客户超2900个。
顺丰同城在提升用户体验、助力合作伙伴增长、创造社会价值等方面不断进步,在实现企业价值的同时也逐步转动起自身业务增长的“飞轮”,于资本市场不断实现突破。据顺丰同城发布的2022年中期业绩显示,顺丰同城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4.8亿元,其中同城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加29.2%至29.3亿元,占总营收65.4%,非餐配送场景持续发力,收入达到10.5亿元,同比增长32.4%,近场电商和近场服务等高附加值场景需求持续高企。此外,顺丰同城自有现金流充沛,净现金储备充足,现金加理财近23亿元,整体财务状况保持健康状态。
华泰证券此前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顺丰同城“买入”评级,目标价19.1港元。预计顺丰同城2021-23年营业收入会由81.8亿元增至174.6亿元,复合增速为46%。假设公司市场份额扩大,预计将于2023年扭亏为盈。
从某种角度看,近年来内外部的“不确定性”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提升效率、改进服务的时间窗口,期间谁能坚守优势、持续蓄力,便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当前商家和用户的即时配送需求被不断激活,同时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开始加大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投入,需求和投入双增加,形成的良性循环,第三方即配平台将迎来更大的机遇。面对前景更加广阔、竞争更激烈的即配市场,顺丰同城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