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是港股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第一股”顺丰同城(09699.HK)上市满一周年的日子。
过去一年里,顺丰同城在即时配送这个千亿蓝海奔跑进击,取得了各项经营指标的持续突破,向投资者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2022年,顺丰同城营收规模延续高速增长势头,盈利水平也获得进一步改善,毛利率再创新高。
2016年顺丰同城业务启动至今,公司已经实现连续6年营业收入高增长、利润率持续改善,整体表现卓越。究其原因,这背后是即时配送赛道持续爆发,同时,公司不断渗透多元场景,B端C端全覆盖,搭建起全场景、全时段、全距离、全平台的服务矩阵。业务结构多元让顺丰同城拥有了多个收入增长“引擎”。此外,顺丰同城通过内部搭建CLS系统、无人机配送等科技手段,赋能企业高效运转。
上市一年成绩斐然:营收继续突破、盈利持续改善
去年登陆港交所之前,顺丰同城首次启用品牌代言人,并聘用“亚洲飞人”苏炳添出任首位品牌代言人,代表的是顺丰同城“又快又稳”、“追求极致”的品牌涵义。
2021年12月14日,顺丰同城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站上全新的起跑线,顺丰同城“奔跑”了一年,经营业绩也收获“又快又稳”的突破。
今年上半年,顺丰同城实现营业收入44.8亿元,外部收入增速28%;公司实现毛利1.8亿元,毛利率4%,净亏损率也不断改善,已接近盈亏平衡。这也是连续第6年顺丰同城营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盈利获得持续改善,企业发展总体处于蓬勃向上的轨道。
具体来说,上半年公司的核心业务同城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幅近30%;同时非餐配送场景持续发力,收入同比增幅高达32.4%。
截至上半年,顺丰同城的年活跃商家数量同比增加31.2%,达到29.9万家,累计服了品牌客户超过2900家;年度付费个人用户同比大幅提升55%,年度付费商户数量提升31%,收入TOP100客户的品牌续签率达90%。
其他财务指标上,顺丰同城的自有现金流充沛,净现金储备充足,现金加理财近23亿元,整体财务状况健康。
据分析师预测,顺丰同城2022年营业收入预计将突破100亿元大关。华泰证券曾预计,顺丰同城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会从81.8亿元增至174.6亿元,三年复合增速高达46%。今年9月末,美银方面也表示,顺丰同城2022年上半年的毛利率表现好于该行预测,顺丰同城今年上半年业绩是实现利润转正的关键指标,维持2023财年净利润实现盈亏平衡的预测不变。
全场景服务矩阵是核心竞争优势
据艾瑞咨询预计,2026年,即时配送服务行业订单规模将接近千亿量级,达到957.8亿单,2021年-2026年复合增速为28%,市场空间广阔。即时配送这条赛道正处于持续拓展期,整体欣欣向荣。
顺丰同城是最大的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提供商,数据显示,2021年顺丰同城在即时配送行业的市场份额已超11%,稳居即时配送平台第一梯队。
一直以来,顺丰同城坚持将自己定位为“独立第三方”配送平台,这也是公司与其他头部竞争对手相比,最稀缺、最突出的竞争优势所在。作为即配第三方龙头,与其他平台没有流量竞争,自然容易成为更多平台的首选。无论是微信、抖音等流量巨头,抑或是商超到家、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等电商平台,都能安心与顺丰同城进行合作。从这个维度看,顺丰同城独立第三方平台定位的战略意义凸显,让顺丰同城在B2C赛道优势愈发明显。
基于这个战略定位,顺丰同城正加速构建全场景、全平台、全时段、全距离的服务矩阵。通过将触角延伸至更多场景,公司相当于培育了多个细分增长引擎,夯实业务内生力。
顺丰同城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业务主要涵盖两个板块:一是同城配送服务(to B和to C),主要面向商家及消费者;二是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主要面向物流公司。同城配送服务中,非餐配送场景(含最后一公里)持续发力,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0%。餐饮与非餐业务结构的优化,让顺丰同城的抗风险能力增强,使其可以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保持稳健成长。
目前,顺丰同城的配送服务已覆盖餐食茶饮、蔬果生鲜、商超便利、蛋糕鲜花、医药用品、服装汽配、手机快修等全场景需求。据了解,今年以来,顺丰同城开发的新业务场景还包括联合顺丰速运推出茅台冰淇淋、预制菜、核酸检测试剂配送等综合配送解决方案。
此外,公司积极与各大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共建生态,重点布局了直播电商业务。近日,顺丰同城也与抖音生活服务正式官宣达成“团购配送”合作,逐步实现团购套餐“全城平均1小时达”。
据悉,顺丰同城上半年在近场电商场景收入同比翻番,增长幅度达104%;在近场服务场景收入增幅也高达48%。
加强拓展下沉市县和中小型商户也是顺丰同城在致力开展的工作,目前公司即时配送业务已渗透到全国1900多个市县。上半年,下沉市县业务收入实现41%的同比增速,成为拉动增长的重要一极。
艾瑞咨询指出,各类线上平台日益加码本地生活板块,推动传统电商平台的近场电商业态快速发展。甚至社交平台、内容电商也开始大力拓展本地生活板块。消费连锁KA与中小商户也迫切需要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实现服务闭环。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第三方独立配送平台,顺丰同城还将释放更大的竞争力,快速收割更高市场份额。
投资价值进一步确立
在即时配送市场,B端配送的服务群体(商家)基数大,需求刚性更强,客单价也相对高。因此B端配送的市场潜力与商场规模较C端更庞大,可谓得商家者得天下。
截止2020年、2021年及2022上半年过去12个月,顺丰同城年活跃商家数量分别为16.7万家、25.8万家、29.9万家,数量处于持续攀升阶段。上半年,顺丰同城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收入为21.56亿元,同比增长23.1%。
比起强调规模,顺丰同城更看重有效商圈运营。通过多场景融合、多业务模式、无人机+四轮车+骑士的“天地人”完整配送生态以及自研CLS智能即时物流调度系统的支持,顺丰同城突破了规模瓶颈,在有效商圈内的成本、效率和体验上,做到了与规模更大的友商持平。
此外,在这个流量越来越贵的时代,商家们的焦虑主要集中在两点:流量与自身差异化。为商家解决差异化的焦虑正是顺丰同城B2C业务的底层逻辑与优势。
凭借第三方配送平台的灵活性和定制能力,顺丰同城可做到与客户共创服务标准、履约标准和物流体验。同时,将服务的差异化固化到客户自身,成为客户核心竞争力之一,反哺渠道和流量,也能一定程度解决商家的流量焦虑。
即时配送作为商家服务闭环的一个环节,只有拥有差异化的优势,才能给品牌带来更高的利润。以瑞幸咖啡为例,2018年,瑞幸在成立之初就与顺丰同城深度合作,共创饮品外卖行业最高配送服务标准,并做到30分钟送达率99.7%,平均送达时间少于17分钟。如今,这已成为瑞幸的标志性优势。顺丰同城的优质口碑及定制化服务,对商家提升品牌形象与流量闭环大有裨益。
如今,顺丰同城上市已满一周年。这一年里,多元场景服务矩阵以及高效商圈运营能力等都让顺丰同城在即时配送赛道上的投资价值进一步确定。展望未来,随着客户群和订单量的扩大以及内部科技赋能降本增效,顺丰同城的经营效率预降继续提升,持续领跑全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