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生态战 | 58同城姚劲波:把创业者绑上自己的战车,把O2O做到100亿美金
2015-01-22 08:08 服务业 生态

对58 同城这样市值在三四十亿美元的中巨头而言,所处行业的巨变意味着一次向上攀升的机会。如果它们能够像当年的阿里巴巴一样,将平台开放,再通过投资、内创业等举措,把更多创业者绑到自己的战车上,那么,市值高于100 亿美元并非没有可能。


来源:《创业家》一月刊
口述:58 同城创始人姚劲波
记者:和阳

 

58 同城上市后,创始人姚劲波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但他突然发现,一大拨类Uber 式O2O 公司正强劲崛起,已势成威胁。这批公司大都向58 同城用户提供近乎标准化的上门服务。它们对服务品质有着较强的控制力,并借助移动支付轻松实现了交易的闭环。更要命的是,借助LBS 和移动社交网络,它们的生产效率和用户体验,相较PC 时代的分类信息网站,已高出太多。此外,有些公司已融到了很多钱,颠覆58 同城已成公开表态。

 

短暂的情绪波动后,姚劲波确认了以下两点:第一,在生活服务业,信息是基础,永远有价值,大而全的分类信息网站仍有生命力。58 同城财报可予以佐证。第二,前述O2O 公司在某些垂直细分领域,将很大程度上替代对应的线下门店,并将逐步瓦解分类信息网站的客户基础,因此58 同城必须积极应对这一挑战。

 

事实上,对58 同城这样市值在三四十亿美元的中巨头而言,所处行业的巨变意味着一次向上攀升的机会。如果它们能够像当年的阿里巴巴一样,将平台开放,再通过投资、内创业等举措,把更多创业者绑到自己的战车上,从而建立起一个枝繁叶茂的生态体系,那么,市值高于100 亿美元并非没有可能。

 

58 同城已朝此方向迈了几步。

 

58 同城的生态体系布局于生活服务业,基石则是海量用户。成立近10 年来,58 同城在信息服务方面较好地满足了用户需求。这一多年积攒的势能(包括品牌、流量、资金等)导向该领域任何一个垂直细分市场,都将为之带来显著变化。

 

就同业竞争而言,比58 同城资金更为雄厚的公司,在对生活服务业的理解上,大多不如前者,而鲜见的对该行业独具深刻认识的公司,则大多不如前者财大气粗。

 

58 同城生态体系包括58 同城、58 到家两个品牌,分别覆盖生活信息服务与生活服务交易两环节。同城大而全,到家小而精。两品牌均可共享母公司资源。两者均具投资功能。姚劲波力图通过投资的方式,将该领域从初创期到中后期富有前景的创业项目一网打尽。

 

58 同城或将成为生活服务业O2O 领域最大的生态体系。

 

以下为姚劲波口述:
 

O2O 不可怕

我并不认为生活服务业已经演进到了从信息走向交易的阶段。在房产、招聘、二手车等58(即上市公司58 同城,下同)主要业务领域里,我还看不到有人在跟我们竞争。

以二手车为例,什么优车诚品、大搜车等,我都知道,但它们并不是来挑战58 的。

 

现在的二手车创业公司,几乎全都是中介模式。它们大多提供二手车质量担保或检测服务,以便让用户放心来买,但用户不知道上述平台在售二手车的详尽信息,于是就到58 同城上找车,因为我们的信息是海量的。所以,它们通通是我们的客户。

 

这个创业群体的存在或发达,对58 而言并非坏事,它们其实是在帮助58 做好二手车生态环境,比如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真实的信息。

 

房产、招聘等品类也如此。爱屋吉屋、优客逸家等新公司,也是我们的客户。用户需要在一个地方找到所有的房子,这就是分类信息网站存在的价值,它大而全。

 

在本地生活服务业中,一个品类能够用交易替代信息,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该服务的购买频率足够高。如频率很低,它很难实现交易的闭环,因为用户根本不会去找你。第二,用户能够很快做出消费决策。换言之,是否购买,用户无须做很多研究和沟通。第三,该服务与地理位置相关。

 

符合这些条件的品类其实不多。这也是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生活服务业仍以信息服务为主要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信息服务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架构,它已存在数百年。有些需求就是个性化的,无法标准化。

 

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并未降低,只是增幅放缓了。但即便如此,58 在2014 年实现了差不多翻倍的增长。我们的房产、招聘等品类,完全看不到增速减缓的趋势。我的感觉是,业务每往前走一步,路就更宽一些。

 

生活服务业里有很多机会,也有很多“坑”。应该说,近一两年来,只有部分品类到了向交易环节过渡的阶段。很多人一直瞎嚷嚷,说什么O2O 时代来了,但到现在为止,O2O 仍处于发展的很早期,真正成规模的服务也就两个半:打车算一个,外卖算一个,代驾算半个。除此之外,还有日订单量超过1 万的吗?

 

以投资代转型

 

如果有新品类出现了订单量大增的趋势,58 会去研究和探索。说不定我们的研究比其他人更系统化。得益于同城这个分类信息平台,我们了解了大量的用户行为,比如什么类别火、什么类别有很大的需求等。

 

所以,在做得比较重的品类里,58 可能会做一些投资。58 有内部孵化项目,比如58 陪练等。我们连品牌带用户带团队全给创业者,但它是独立的公司,我们是投资行为。对外,我们投了E 代驾。此前用户在58 找代驾,打过去是一个代驾公司在接听电话,现在用户打过去,是他身边一个有车的人接电话——这一模式的效率,肯定比58 原来的模式更高。58 的代驾频道以后就是E 代驾的了。我们的初衷还是提高用户体验,谁的服务更好,我们就扶持谁。

 

为什么E 代驾要我们的钱,不要别人的钱?因为我们能够帮上忙。

 

在投E 代驾之前,创业者不知道58 说要做投资,是说一说还是真投。很多人对我们有担心。当然,还有人在各种场合说我们的坏话,原因很简单,怕我们。其实我们还投了很多公司,只是没有宣布而已。58 要在未来3 年投出10 亿美元,这是可以被验证的。

 

我们不像VC,他们有很多人,看得过来那么多早期项目, 我们的投资部目前只有两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投资一些已发展得比较好的公司,未来人手多了,我们也会投资早期项目。

 

很多创业者试图在生活服务业里寻找到可以做到交易环节的品类,其中一些创业公司已拿到了融资。对此,我们可以不理,没有问题,因为代驾、家政、美甲这些品类创造的收入,在58 这个上市公司中占比非常小。但我觉得,如置之不理,我们的未来增长将受到限制。为应对这一并非正面的竞争,我们将以投资的方式进入一些领域。另外,我们推出了58 到家这个平台,自己来做一些品类。我们之前说,能够做到闭环、服务可标准化、服务内容跟58 品牌较为贴合的品类,就拿来放到58 到家这个平台上做。对58 到家做什么品类,我不会提出限制,但它未必会去做那么多的品类,它也可以投资,我们专门有个人在58 到家看初创项目。

 

说实话,陈小华(58 到家CEO)他们就是一个创业团队,陈小华的精力100% 地放在了58 到家上面。58 到家具体要做什么,他也不用向我汇报,因为没什么意义,这就像别人在2005 年58 初创时问我到底怎么做才会有收入、公司将设几个部门一样,我没法回答,这都是八字没一撇的事儿。

 

58 到家的激励机制跟一个创业公司没有太大区别。我觉得,我们已经解决了58 到家创始人是否具有创始人视角这个问题。我们会单独给58 到家的员工发期权,跟一般创业公司差不多的比例。现在加入58 到家,和加入一个初创公司,没有任何区别,而且它比一般创业公司要好。

 

我们对58 到家的投入将在  1 亿美元以上。除了钱,58 到家还有很多优势:第一,我有用户。用户原来就在58 上找信息、打电话,不标准的服务他都能接受,现在有了标准化、有保障的服务,对他当然更具吸引力。第二,我有商户。我觉得,58 在提供服务的蓝领中,应该是最有号召力的品牌,因为他的第一份工作可能就是在58 找的。现在,我们招阿姨、招美甲师,只需要几天时间。第三,我有品牌。58 做58 到家,品牌会自然而然从前者延伸到后者,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很多人看到58 到家后跟我说,你们早就应该这么做。再加上未来跟腾讯潜在的合作机会,我认为,58 做上门服务几乎是必成的。

 

我现在对58 到家的关注还比较多,但半年或一年后,可能就只会在董事会层面关注它了。

 

规划58 生态

 

我们将来会是两个品牌,三个部分。首先是58 同城,它是个信息平台。大家看到58 同城,就想到了信息。用户可以去58 同城找各类服务的电话,可以轻松获取相关服务,而且信息的获取是免费的。

 

其次是58 到家。58 同城中基于地理位置的、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那些品类,由58 到家来做。58 到家并不隶属于  58 同城这个品牌,它俩之间没有关系。

 

58 到家、58同城是58 这个上市公司的两块业务,是两个并列的品牌,甚至,它们将来谁大都不一定。

 

因为我们了解数据,又能帮助创业者,所以我们还会做投资,扶持一下他们。

 

这时,我们的生态体系里,还缺一个金融。我把金融看成乘法,因为它能让用户和商户更依赖我们。

 

58 上,有很多好的金融场景。比如,58 的用户需要买房、买车,需要装修房子,需要结婚,或者买二手手机什么的,或许我可以把这条真实的购买信息导给贷款公司。我也可以做深一点,我来发贷款。另外,58 还有大量的商家、商户,他们也有资金需求,或许我们可以给它融资,帮它获得更廉价的资金。

 

至于金融对58 的乘法倍数会不会像金融之于京东那么大,还不清楚,但我们已经成立了金融部门。

 

战略由一件件事情组成。58 到家做到明年,能不能在这个行业里形成影响力?用户寻找上门服务时去不去58 到家?同城的房产、招聘等品类,能不能获得更多商户?只要我们把一项项服务做到行业领先,58 生态自然而然地就建成了。

 

(全文发表于《创业家》杂志2015年1月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刊,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