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魔方袁雨来:做普通投资者的私人资管家
2015-06-21 13:16 魔方 管家 投资者

一般说来,私人的资产管理在线下做的非常地兴旺,但是它针对的只是高端客户,资产可能需要在1000万元以上,私人银行就会帮助做顾问。很显然,普通投资者是无法得到这个服务的,理财魔方创始人袁雨来试图通过互联网、机器算法的方式,从P2P、银行理财、基金、信托、互联网宝宝五个层面入手,借助产品排行榜,为这个群体打造一个高收益和低风险的理财平台。

自从马云推出余额宝之后,互联网金融公司也都做起了宝宝类、P2P等理财产品的生意,高达2000多家,但同时带来了一个问题:产品太多,用户很难从里面选到适合自己的最优产品。

那么,能不能把市场上的理财产品集合起来,做一个帮助普通投资者比较收益和风险,提供合理理财建议的平台?
 
理财魔方创始人袁雨来就做了这件事。他是一个连续创业者,第一次创业是做人脸识别,因为没能找到商业模式而夭折。第二次创业是做了提供智能化推荐,订阅和分享服务的社交音乐平台音贝网,后来被百度收购,但是直到现在,音乐收费的商业模式也没能成立。这之后,袁告诉自己再创业一定要做一个有商业模式的公司。
 
2014年,袁雨来开始自己的第三次创业。
 
他找到了雷蕾,雷是袁的本科同学,他们在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一起度过了四年时光,前几次创业的时候,袁就经常和雷沟通一些想法,这一次他希望雷加入一起创业,主要负责风控。雷又拉来了自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同学周维,负责市场营销和数据分析。
 
“我们团队就是“金三角”,我有些计算机的技术能力,雷蕾做金融出身,周维是市场营销出身,大家正好互补。”袁很满意地说来。
 
一段时间里,建外soho附近的咖啡厅成了他们的大本营,从晚上6点到12点他们经常窝在那里,聊方向,聊模式,聊技术,他们发现国内做智能资产管理的公司比较少,挖财、51信用卡等更侧重用户的日常资产管理,而并非投资。
 
这年10月,袁雨来他们还专门去考察了美国SigFig、Personal Capital等公司,它们就是利用理财产品相关的数据帮助投资者优化投资组合并提升投资收益,袁希望借鉴其经验。由于美国智能资产管理模式已经相当成熟,数据信息和交易系统都很标准化,而且美国人的理财观念很强,线上资管模式比线下收费便宜等原因,这些公司很有竞争力。
 
但在中国却是另一种现状。数据信息和交易系统非标准化,监管之外的新品类可能没有标准,中国人理财观念也不够成熟,这意味着袁雨来他们在国内做智能资管平台要难很多。
 
“存在的问题恰恰也是我们的机会。”袁雨来说。为了将理财魔方顺利落地,他们做了很多摸索和优化。首先考虑的就是要打通信息问题,尽可能抓取到更多的理财产品信息取得数据,然后把合适的理财产品推荐给消费者。
 
他们采用客观产品排行榜,用户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榜单上的理财产品。袁雨来说这些排名依据真实数据,他们不做任何改动。“比如基金收益排行,每天交易人数,交易金额,收益率等全部都是公开的,我们只是根据数据做排行,任何人都可以去校验。”周维表示。
 
目前理财魔方平台上P2P产品,他们将收益率在20%以内作为风险界定的边界。在袁雨来看来,公司要想良性发展,就需要将信息透明化,让大家了解风险在什么地方。
 
为了保证数据的多维度,理财魔方还联合易观智库、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三方共同完成了《P2P网贷平台风险评级报告》,报告前后采集了100多个纬度,最后采用63个纬度制成。
 
现在,理财魔方也和一些P2P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它们把更内部的数据开放给袁雨来团队,为的是通过第三方让用户更多维度的了解自己产品的安全性,而P2P公司也可以从理财魔方获得更多的用户。
 
这也是袁雨来一开始就考虑到的商业模式。他们不仅为用户免费提供智能资管服务,让用户更好平衡理财收益和风险,而且在打通了交易闭环后,从理财产品提供方获取正常抽佣。
 
“我们不会说谁给我的抽佣高就卖谁的,我们上面用户很多,任何一个理财产品在我们上面占得份额不会超过1%-2%,我们没必要为了一点点抽佣去破坏用户投资安全,这是一个底线,我们只会做谁是好的产品我卖谁。”
 
这是一个3万亿元的市场,他们的目标人群是25岁-35岁,可支配净资产在50万—300万之间的中产阶级,这些人手里掌握的20万亿到30万亿的财富。“只要切下10%,就可以有一个3万亿的想像空间。”袁雨来为自己和团队画了一个大饼,而未来是否能一直保持做中立的第三方将是对他们的考验。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崔婧,由i黑马编辑,文章为原创,i黑马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zzyyanan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