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 工作之外的联想高管都什么样?来看杨元庆、刘军、陈旭东的故事
2015-07-12 00:49 联想 杨元庆 刘军 陈旭东

探讨当下联想的战略转型,不能不涉及联想人尤其联想元老的精神气质。业界人称中关村教父的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以老成持重、深谙商道闻名,他不仅为联想31年来披荆斩棘终成全球标杆呕心沥血居功至伟,更因独具胸怀及人格魅力,为企业带出了一众低调而擅打胜仗的职业经理人,此即未来联想能否成为百年老店的根基。不难发现,台面上的联想高管多深藏不露,鲜见个性化表达。在公司人角色之外,他们私下到底什么样?看《联想涅槃》作者李鸿谷讲述的几个小故事

创业元老再出发

2013年10月,联想的GLT(编者注:全球领导团队)会议在巴塞罗那举行。当时我与刘军约好,春节前他得闲我们小聚,喝点小酒,听他讲讲非工作的传奇或八卦。可是,那个新年,刘军甚至都是第一次没能在家过年,去硅谷宣布并购摩托罗拉,再赴芝加哥见摩托罗拉员工……问起来,联想的员工都说:刘军,他现在是真忙!摩托的事儿,确实够他忙一阵。

再见到他,已是一年之后。2014年的联想GLT会议在新加坡举行,在第三天的晚宴上,我们终于坐在一张桌子上了。在等餐的过程中,刘军招手叫来服务员,要了一道有醋、酱油与橄榄油,还加点盐与胡椒的味碟。他熟练地撕开桌上的硬面包,沾着味碟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看见我们好奇的眼神,他想起来解释说:“那年我去美国进修,吃遍了他们所有的面包,发现这个味碟太好了,你可以吃出饺子味。”把面包吃出饺子味,这是真正的中国胃。

未来的摩托罗拉有什么发展的思路?我们的问题很宏大。在饭桌上,这样的问题,其实不容易形成讨论的界面,好在刘军自有化解之术。他问我和我年轻的同事:“你们觉得我们买下摩托罗拉后,未来是用摩托罗拉的品牌,还是继续用联想的品牌呢?”我的答案是至少两个品牌并行吧,就像Think与Lenovo双品牌一样。可我的同事却觉得摩托罗拉品牌没有那么重要了,对更年轻的一代,它并没有形成记忆。

刘军说,“是的,像我们这个年纪,是从小看日本电视机长大的。那个时候,如果是国产电视机,经常出雪花点,要去用手拍拍才恢复。所以,我们对国产品牌基本的印象是有疑问的。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我们更相信洋品牌。但新一代,特别是85后真的变了,他们没有我们的经历,更没有我们的包袱……”

作为记者,还算对联想有足够了解的记者,离开新加坡鱼尾狮旁那间海边餐厅,我不免感概:超越自己既有的经验,并意识到自己偏好的来源,刘军的“迭代”更新,真是足够快速。这确实是创业者心态,清空既有,重新上阵。

我们到新加坡的第一天,与联想团队集队活动,坐在大巴车上。付军华告诉我:过去联想是T模式与R模式,这次会议讨论最多的是I模式——以互联网为载体,交易型向经营用户转变的关系型。这是一个挺复杂,是内部人才能够理解的叙述格式。

周庆彤跟我分享了他对小米粉丝经济的研究心得,他一步一步,层层递进地分析小米……我跟他感叹:“四大业务集团年初刚刚成立,联想也刚刚完成从运作型往产品型公司过渡,一年不到,现在联想又要转向用户体验主导了。”

这个任务,谁来突破?陈旭东。

抵达新加坡当天,吃过晚饭我们就与陈旭东相约见面。一周之前,联想宣布他离开中国区与亚太新兴市场总裁之位,来领导以互联网逻辑来组织的联想新公司,刘军与贺志强是这家新公司的联想董事长,陈旭东是CEO,从头来过,重新创业。我问他:“元庆用了多少时间来说服你?”他说:“说服了两次,一次3分钟,一次10分钟。我自己对这事有兴趣,不需要说服。”

一年之前,陈旭东在联想率先成立数字营销团队;之后又推出互联网创业平台“新板凳”——白欲立在这里重新找到了创业热情,2014年7月,由白欲立领导的新板凳发布智能眼镜、智能空气净化器与智能路由器三款新品,迅速引爆市场。对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企业,陈旭东有着深入地思考。在这次新加坡GLT上,他向联想团队分享了他的思索:

“首先,互联网公司总体上占了上风,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普通人,都认为互联网公司更有前途,更加关注他们。而对传统企业,关注程度越来越低。互联网企业正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挑战着传统企业的生存空间。相比互联网公司的攻势,大多数传统企业更像是处于守势,试图去保护原有的领地不被侵犯,但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领地逐渐被侵蚀;一小部分公司已经发现了问题,要去变革,却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第二,互联网公司总体上在做着更为正确的事情,研究客户,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和变化),积累用户的喜爱度,这些都是基础的竞争力;所以互联网公司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而传统企业关注的是企业内部流程,财务指标,这些更像是结果;没有人去关注如何达成这些结果,和互联网公司相比,竞争力肯定会持续下降。第三,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每天都在创新,充满着活力;每天都在思考客户的需求,客户的体验。检验他们工作成效的,是客户的支持率。传统企业的员工,每天都在自己的流程中奔命,重复着以往的工作,没有激情;不清楚,甚至不关心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有利于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客户,只要老板满意就行。第四,互联网公司通常都有很好的平台,可以支持业务的销售,因此绝大多数人都集中在产品开发上。而开发产品的团队都非常精干:产品经理+ 4~5名开发人员+ 1~2名设计人员+4~5名测试人员。每个产品团队投入不大,但同时铺开的团队多。每个团队几乎可以100%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发展,效率非常高。但最后是否成功,要自己负责,要看客户买谁的帐。哪个团队取得成功,就把资源集中过来把它做大。传统企业还遵循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许多事情要层层审批、汇报,效率低下。事情是否成功,似乎取决于领导的英明决策。而多数领导现在都远离市场,远离互联网,不可能有太英明的决策。”

想清楚了两种企业的差别,陈旭东剩下的就是去改变了。他重新创业,领导“神奇工场”的互联网企业,无人意外。这是联想“元老创业”的第三例。

在新加坡我跟老贺聊起联想的元老创业,我问他:“旭东之后,谁会是下一个创业者?”他想了想:“应当轮到乔健了吧!”我怔了一下,明白他在开玩笑,我们都哈哈大笑。联想GLT会议,是乔健操持的项目,她正忙着,没有时间听到我们的玩笑话。

陈旭东空出来的位置——中国区与亚太新兴市场总裁,中国区由联想负责大客户的童夫尧接任,而亚太新兴市场,则由Ken(黄建恒)接任。他俩直接向兰奇汇报。写作联想这本书,我集中使用的时间,差不多可以算从2013年巴塞罗那的GLT会议开始,一年之后,在新加坡的新一届GLT,元老在创业、新人在接班,一切生机勃勃。

在新加坡,我还跟Arthur(魏江雷)喝了一顿酒,不是他熟悉的红酒,而是啤酒。2014年年底,他选择离开联想,去了新浪网,由硬件企业进入软件公司,一个大跨界。

生活中的杨元庆

在去新加坡之前,杨元庆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并将微信的朋友圈扩大。在跟我联上微信朋友圈的第一天,我直接提出要求:可否将你给18岁儿子写的信传我一份,我想用在书里面?未料,他迅即回复:没问题。

这本书、这个故事的主角当然是杨元庆。但是,从内心里讲,他并不乐意出任这个主角。他的拒绝很间接,他说:我的生活就是工作,记录工作就记录了我。因而,他将他工作之外的那一部分生活全然关闭。他那一代人,我能够理解,隐忍与退让,不出风头,是教育的结果,但又化为本能。很偶然,我听说在他儿子18岁时,他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写了一封信……这是一个天赐的机会。在我的想象里,在这样的父子情深里,与其说他是写给18岁的儿子,不如说更包含了他对自己18岁的一次回忆与审视。那么,我们由现在穿越到杨元庆的18岁,他会有着怎样的初心?

相信答案都在这封信中。

奇奇:

生日快乐!

爸爸一直在想,给你什么作为你十八岁的生日礼物。爸爸知道物质上你什么都不缺,真的想要点什么,也不一定非得等到过生日;爸爸也知道你心中的确有些愿望,有些梦想,诸如驾车穿越美国东西,去澳洲旅游,或是做个汽车机械工程师,亦或是侦探什么的……但那些爸爸无法在今天满足你或帮你实现。想来想去,最好的礼物就是多花点时间给你写点什么,留下点文字,手写,爸爸的笔迹,而不是打字;文字,而不是视频,不是通话;花些时间的思考、总结,而不是不加思索的“短”信、“微”信;传统的方式邮寄,而不是电邮。

爸爸知道这个世界正在改变,科技发达到让人的物理距离不论多远,但都可以感觉到仍然近在咫尺,方便得让你不用动笔,甚至不用动手,就可以沟通感情,表达意思,随时、随地、随意……爸爸所为之奋斗的联想,是这场科技革命的重要参与者。但爸爸时刻在想,科技再先进,生活再舒适,工作再忙,也不能成为我们丢掉纸笔的理由,丢掉传统的理由,丢掉老祖宗留给我们几千年文化的理由。所以爸爸谨以此信来实践爸爸的信念,也希望你能一直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希望你能珍存这本东西,并在你今后重要的纪念日记录下些新的文字,也留给你的后人,这样既是我们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同时即使在爸爸百年之后,也能是一种念想。

奇奇,你十八岁了!成人了!你不知道爸爸此时此刻当回忆起你十八年的人生旅途时,是多么的动感情,你成长中的许多场景都一幕幕地浮现在爸爸的眼帘。从你出生后看到的你的第一个微笑,到第一次带你出去和爸爸的同事游玩你的憨态(去北京郊外的十渡,照片还一直放在爸爸的办公室);再到你两次把手摔断时你的痛苦,爸爸、妈妈的更加心痛;和你一起打乒乓、打网球的欢欣;教你学习的酸甜苦辣……象打碎了的五味瓶全都迸了出来。

爸爸首先是高兴,尽管你还没有高中毕业,还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但爸爸眼看着你每一天的成长,身体健康,知识长进,待人接物愈发流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爸爸高兴,真的高兴。爸爸相信将来你是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一个有爱心、善良的人,一个能走正道的人。

咱们家的生活条件算是富裕,最近爸爸经常在网上、媒体上看到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的种种劣迹,他们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欺男霸女,横行霸道地开车、闯红灯,恣意挥霍父辈们辛苦换来的财富的同时,也践踏了他们的荣耀!爸爸时刻警惕着、观察着,你可不能是这样!但今天爸爸可以放心地说:你绝不会!你是个善良且低调的孩子(有时低调得让爸爸觉得你可以更自信些),爸爸平时对你的严格固然有作用,但爸爸知道你的天性可以让爸爸放心。你对家人、对朋友都很好,爷爷、奶奶每次在接到你的电话后,高兴地说:奇奇长大了,懂事了;你对家人都很好,每次出去旅游,虽然没有很多时间,很多钱,你都不忘捎个小礼物;去年暑假和爸爸同事的女儿一起回国,你把公务舱让她坐的故事,让所有人都感动,都刮目相看,说你不像那些富家子弟,更不会是纨绔子弟。但我心里明白你打小就是这样的人,这就是你的品格!

你妈妈最近给我的两封电邮都说的是你的进步,学校老师夸奖你越来越爱学习、会学习,每天早到和老师同学沟通,问问题,门门功课都过关让你更有自信。她还告诉我你变得更愿意和别人交往了,和朋友们一起玩,一起做功课,还相互帮助,这让爸爸多高兴呀!妈妈还说你也更能听别人的建议了,比如开始跑步了;爸爸也发现你听了爸爸的建议多做笔记了,你说看到你这些进步,爸爸能不高兴嘛?!

爸爸经常对你说:我并不奢求你将来有大成就,但至少要做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一个能关心别人、善良的人,一个谦逊但又不失自信的人。今天依我对你的观察,这些将不会是爸爸的奢望,你不会让爸爸失望的!

说完高兴的,再说点愧疚的。自打你小学以来,爸爸就以自己很高的标准来要求你的学习,却忽略了人与人的不同,智力发育早晚,兴趣爱好差异……甚至达不到要求还态度急躁、恶劣!致使你背负了作为一个孩子不该背负的太过沉重的负担,结果也可能适得其反,不但没能让你真正学进去,而且还可能让你自信心受打击,这完全违背客观规律。这让爸爸一直深感内疚、惭愧,要向你道歉!这大概是中国千百年来望子成龙的观念在作怪,也许还有希望你给爸爸争面子这样更不恰当的想法。

其实你就是你,你只需根据你的实际能力、兴趣爱好去学习,你只需对你自己的未来负责任。其实爸爸发现,很多早些时候不容易给你讲清楚的内容,你长大些都很容易接受,驾轻就熟了。爸爸最近在阅读你的历史课paper,就发现你很多语法、用词都比一年前进步多了,所以你要相信自己的潜能轻装上阵,增强自信。

但让爸爸欣慰的是,你最近的确在学业上有进步,有明确的要求。在明确了自己的college目标后,越发努力,也知道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了。有动力,也有方法,诸如背单词、做题、找辅导,这让爸爸对你的放心程度大为提高,也让爸爸对过去对你的教育失当有所释然。

更让爸爸释然的是你从来没有因为爸爸对你的高要求,以及爸爸的坏脾气而丢掉乐观,你依然是个爱笑的孩子、风趣的人。你妈妈说上次的家长会老师还夸你的风趣常常让同学们和老师们都受到感染,这真让爸爸愧疚之余多了些安慰。

说完高兴的事、愧疚的事,还得说说对你的期望。说一千,道一万,爸爸对你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开心、快乐!年轻时享受学习和掌握知识所带来的乐趣,将来长大了,能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工作、劳动,在回馈社会的同时让自己能够享受一个精彩的人生。但爸爸希望你能铭记:开心、快乐不意味着就是享受,就是索取,就是不劳而获,那不会是一个持久的开心方程式;持久的开心在于勤奋,在于努力,在于奋斗之后的收获!所以记住孩子,人的天份、智商、情商都有不同,但勤奋会改变人的命运,会换来更多的快乐!

爸爸自己的经历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爸爸自视自己的智商可能比很多人不如,但爸爸的勤奋可能大多数人无法比。爸爸从不偷懒,有没有人监督都一样,连懒觉都不偷。爷爷奶奶经常给你讲爸爸学生时代的故事,家里人一起去看电影,爸爸看一半偷跑回家读书……其实爸爸工作以后又何尝不是一样,当别人在喝咖啡,享受小资情调的时候,爸爸却在阅读大量的报刊、杂志,从中启发灵感,找到创新产品、战胜对手的良方。爸爸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工作、思考了(甚至喝咖啡也是为了思考),所以才有今天爸爸事业的成功和带给全家的相对宽裕、舒适的生活。

当然,一个快乐的人生,学习、知识不是全部,至少还有两点同样重要,一是健康的身体,二是较广泛但可靠的朋友圈。告诉你一个秘密,虽然爸爸经常在这两方面教导你,但爸爸其实也和你一样,在年青时、学生时都并不重视、也不擅长,爸爸甚至认为学习好就有了一切。但随着阅历的增长,越来越认识到这不全面。当然,有些健康方面的事不是人类所能掌控,比如疾病、癌症……但正如勤可补拙的道理一样,人后天的行为确定是对自己的健康和寿命有影响的。所以爸爸真心希望你能有很好的生活习惯,睡眠要足;勤于锻炼,多打球、跑步;要多吃水果、蔬菜、健康食品;别嫌爸爸在这方面啰嗦。

朋友的重要性,爸爸也快说破嘴皮子了,你早晚都会明白它的道理。爸爸不算是个善交际的,但你也能看到,真正的朋友给爸爸、给我们家带来了多少欢乐。当然真正的朋友不是只能一起玩、一起开心的所谓的酒肉朋友,更要能在事业上、生活上相互都有所照应、有所帮助。爸爸也由衷地希望你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最后请你还是再容忍一下爸爸的啰嗦,让爸爸告诉你,怎样才能交到好朋友。

要想交朋友,就要有牺牲精神,牺牲自己独自玩的时间,和别人同乐(打球、游戏);牺牲自己喜欢的东西,和别人分享;牺牲自己的乐趣,去迁就别人的兴趣。要多花时间与人沟通、交流,多说话;更高的能力是能策划、组织一帮朋友一起活动,锻炼自己的领导力;当然被领导、被组织也同样有意义,可以从这种被动中去学习主动的能力。

儿子,写了这么多,嫌爸爸啰嗦了吧?爸爸小时候也是嫌爷爷奶奶啰嗦,但长大后越来越觉得他们的说教是爸爸今天的财富。希望二十年后,当你再拿出这封信时,也和爸爸今天有同样的感受。

非常非常抱歉再一次不能当面给你祝贺生日(应该有六年了),但希望你能理解爸爸(每年两会都是这个时间),也更希望你把爸爸在从北京—巴黎—巴塞罗那这个行程中花了十几个小时所写的这封信看成是你十八年里最佳的生日礼物。理解爸爸对你的疼爱始终如一,理解爸爸对你的期望永远不是太高,衷心地祝福你十八岁生日快乐! 

爸爸  于巴塞罗那

2013.2.26  凌晨

 

我们从这封信出发,穿越时空,仿佛看见那个18岁的少年杨元庆从合肥出发,去上海读大学,然后来到北京进入联想工作。一晃,30多年过去了。我们这本书所记录的,包含着杨元庆全部的职业生涯。我们再从那位怀揣着梦想的18岁少年,重新回到现实,他又如何评价自己的这些年?

2014年底,杨元庆在很小范围内邀请了他的一些同事、朋友来家小聚,庆祝自己50岁生日。在这次生日聚会上,他很动感情:

 “感谢父母给我生命,辛苦把我抚养成人。那时候他们每个月工资50多,月头给我们发2块,月底没花完还得回收去买米面,其中的艰辛恐怕不是大家能感受到的。感谢老婆,给了我激情的青春岁月,更重要的是给了我那么优秀的孩子,在座有谁的孩子是大家亲自送的?她从孩子一年级第一天开始就亲自接送。感谢孩子,给了我快乐,从学说话学走路开始,每天的进步都给我快乐,尤其是孝顺。感谢我的同事们,因为我没有服务过第二间公司,你们是我的战友、伙伴,一起走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不管说多少次故事,都会说万元奔腾……我希望我们的团队永远都能保留土八路的精神,创业的精神,我们要一起把联想带上新的高度。5年前、10年前,我们都没想过会做成今天的模样,过去是激情燃烧的20年,期待再用这样的激情一起走过10年,走到千亿,你们再接着往前走(我退休),等我们都退休时,就能一起打球喝酒,相伴到老!还要感谢好朋友们,不仅给我,也给我家庭带来了很多快乐……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

给儿子的信,以及自己的生日感言,是我对联想对杨元庆采访里,他个人信息量最多的部分。这位少年,他走过这本书里记录的这段人生岁月之后,即使在50岁的感怀里,仍然激情澎湃,还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千亿企业。

(本文内容摘编自《联想涅槃》一书,作者李鸿谷为《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 )

本文作者李鸿谷,齐介仑编辑,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i黑马观点与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zzyyanan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