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博士种地,曾想把农场建到每一个有万达广场的城市
2016-01-06 08:41 人民大学 博士 农场 城市农场 融资

在做“好农场”平台之前,程存旺的理想是经营一家农业公司,将有机农场建到每一座有万达广场的城市。而如今,他要放弃“万达广场”的想法,搭一个平台电商,让各地的“万达广场”入驻。

i黑马 麻策 项佳楚 1月6日报道

从耕耘农场到建设平台

在办农场卖菜之前,程存旺的身份是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的博士生,而他的本科是工程管理和房地产专业。

早在2008年,还是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二年级学生的程存旺,因为不满足书本理论,向导师提出做实体农场的想法,边做经营边搞研究。当时,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与北京海淀区政府签署了试验区的合作协议,在北京海淀郊区开辟一块土地,搞农场开发,命名为“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这是一个CSA(社区支持农业)农场项目。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私人订制,从农场直接对接消费者。程存旺作为校方代表,成为项目主要负责人,经营着这块试验田。

为了专心把“小毛驴”项目做好,程存旺选择休学一年。2012年,经过四年的经验积累,程存旺选择从“小毛驴”项目退出,并建立自己的第一个有机生态农场项目——分享农场。他通过微博招募到了第一批会员。

农场普遍采用的是会员制,消费者先缴纳一年的有机蔬菜购买费用,然后每周进行配送。

这种做法一方面有利于生产者制定生产计划、避免远期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则由于预付费机制和产品价格偏高等原因,容易造成消费门槛。据程存旺介绍,每户会员每星期(大约10斤农产品)的花费在200-300元,年花费在12000元上下。程存旺估算,目前的市场规模可达10亿元,“仍然处于早期阶段”。

截至2015年初,程存旺已在北京、天津、江苏、济南等地都开辟了属于自己的CSA农场,面积从100亩到300亩不等。

当时程存旺和妻子的理想并不复杂,每年开辟一座新的城市,建一个有机农场,标准很简单:哪里有万达广场,哪里就建有机农场。“万达做了一个很好的消费水平筛选。”程存旺说。

然而,家庭式的CSA农场规模能做多大却引来了担忧。对于一座个体农场而言,当会员发展到200户的时候,它的信息处理业务就会遇到比较大的瓶颈。

“管理200户会员,每个星期要处理将近20000组数据,我最多的时候安排5个客服,每人每星期处理4000组,错误率达到5%-8%,这是个难题。”程存旺向i黑马表示。

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启迪,2015年1月,程存旺决定将所有农场的运营权交予别人,他从中抽身,以农场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切入口,把全国各地的农场汇聚到平台,做农场电商“好农场”。这个项目获得了其平台三个会员的650万元天使投资。

雾霾也是农场的挑战

好农场平台主要采用消费端拉动生产端模式,通过聚合CSA农场、农夫集市、有机超市等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有机农产品购买服务。

程存旺认为,城郊有机农场的最有效销售模式不应该是商超和批发市场。对于商超而言,100-200亩的农场规模太小,且较低的批发价格,很难给农场带来利润;而有机农产品进价格敏感的批发市场,在廉价产品面前毫无优势。

建设渠道直接与消费者对接被认为是可行方案。目前,好农场在全国30个省市接入了300多家农场,近4000户会员,每个农场的覆盖100公里的半径,提前一天下单,第二天配送。程存旺透露,在平台农场数量达到500家之前,不会大规模发展C端。按照当前节奏,向C端大规模推广的节点将出现在2016年中旬。

程存旺希望坚持轻资产的路线,无需自建仓储和物流,且自有客服只针对B端,2C端客服则由农场主自己承担。在商业模式上,赢利点主要来源于交易佣金和服务佣金的收取,比例约在5%-10%。而未来农业金融也将成为盈利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聚合平台,程存旺决定使用UGC的众包做法,解决农场资质审核把关的难题:“农场主先向平台承诺,公示他们的生产标准,然后平台发起这个农场周边的消费者去现场体验,用ugc用户监督模式进行监督。”而在保证用户监督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上,平台采用随机受邀制。农产主不能自己邀请,未受邀用户也无法评论和上传审核。

而对于这个初级的市场,平台上的农场依然存在诸多挑战。一方面,营销方式有限,大多采用会员制,扩张缓慢。另一方面由于雾霾等天气原因,导致京津冀地区,农产品减产,造成农产品价格上升。对于原本价格偏高的有机蔬菜,这不会是好消息。

黑马档案:

公司名称:诚食(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程存旺

所属行业:互联网+农业

融资进度:天使轮650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