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拐点之后的影院并购,继续“小而频”还是即将大洗牌?
2016-11-01 11:56 影院 票房

从数据、券商到实际从业者,大家都在谈论即将到来的院线并购大潮。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三声(ID:tosansheng)授权i黑马转载,作者邵乐乐

最近几个月,院线并购成为行业的热点话题。据统计,今年以来巨头的小规模多频次投资和收购,发生了至少8起。而业内普遍预测,大洗牌即将到来。

10月16日,中国电影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支付方式收购大连华臣影业集团有限公司70%股权,收购价为5.53亿。中国电影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大连华臣将成为中影控股子公司,有利于中影进一步提升公司电影放映板块的市场份额,增强公司的全产业链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收购华臣,是中影上市后进行的第一笔对外投资,显示出了在影院投资方面的扩张野心:曾经是国内院线头号选手的中影,在过去的6年中,一直被急速扩张自有影院的万达压制着。从中影披露的年报及华臣的财报来看,此次合并,可以增强中影在东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此前,东北地区票房收入在收入和增长势头上都远远落后于华北和华东等主力地区。

稍早些时候,完美世界收购了今典旗下的217家影院。美媒对此报道称,中国电影票房火热的增长势头或许正在冷却,但另一个趋势可能正在抬头:合并。

票房拐点后的院线并购大潮

这轮并购的原因很简单,在票补规模萎缩、人口红利下降和市场泡沫挤出之后,随着区域内竞争的激烈加剧,影院生存会越发艰难。

影院数量的快速增加和票房增长趋势的放缓,导致“本来在一个区域三家电影院大家可以做的很好,现在有十家电影院了,整体票房增加了,但是每一家电影院要么亏本,要么赚少了,要么利润下降了。”UME影院创始人吴思远在第三届浙江青年电影节高峰论坛上说道。

自票房拐点论出现以来,单影院的票房产出下降幅度达到了6.8%,从《三声》早前发布的新三板影院公司的业绩分析来看,多家影院出现同比增长大幅下降,甚至利润亏损的惨状。

一时间,从数据、券商到实际从业者,大家都在谈论即将到来的院线并购大潮。

上影股份院线总经理助理刘军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专访时提到,整个影院投资圈的并购形态是:“几个大佬不断地发力,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盘子,但还没有到正式的大洗牌过程”。至于大洗牌时代何时到来,刘军表示,这是一个没有定数的问题,因为这从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电影市场什么时候将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

博纳影业集团副总裁兼影院投资公司总经理黄巍则认为,合并将为行业整体带来大型品牌体系和规范的管理,这是影院行业未来发展的基础。“合并还有助于服务的标准化,并避免低层次竞争,是该行业跃升到下一阶段的必要条件。”

UME院线创始人吴思远对《三声》说,他进入内地影投十多年,认为合并是趋势,“现在有些电影院,放映、服务条件都太差了,我们不会这么做。合并肯定会来的,我也欢迎,但我不希望是一家巨头垄断”。

有券商分析称,随着新建银幕增速放缓,行业将进入集中度提升阶段,场景升级、重新定义电影院、生活生态圈都将是以后的发展趋势。整合之后,如何提高渠道的盈利能力,如何与上游内容业务、发行和衍生品售卖整合联动,将成为定义下一阶段的院线大佬们实力强弱的关键。

巨头们的大并小

从今年上半年影视巨头的业务布局来看,排名前列的院线都在进行各自的影院并购和扩张。上半年的扩张业务影视巨头更多地出于扩大地区覆盖度考虑,提升自身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实力,但小规模的扩张和兼并正在推动着下一波兼并潮加速到来。

一段时间内,尚未资本化的中影,都奉行以自营院线扩张为主的策略,但缺乏资金的中影相比万达、大地等民营院线,扩张缓慢,其票房总额也从头把交椅迅速滑落。

也因此,在其公布的招股说明书中,中影称上市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影院投资及补充流动资金。

6年前,万达院线伴随着万达商业地产的扩张不断扩充自有院线。但随着万达的轻资产转型和地域扩张的基本饱和,从去年始,万达开始尝试以并购的方式来扩大院线规模。

2016年2月,万达院线发布公告,宣布收购大连奥纳,并将6家奥纳影城一并纳入麾下,同时收购了广东厚品、赤峰北斗星两家影投公司。8月24日,万达院线与韩国CJ集团达成战略合作,CGV影院将加盟万达院线,同时双方就映前广告代理、4DX影院建设等事项开展合作。

一向以发展资本连接型影院为战略方向的万达,在与CGV影院的弱结盟上,显示出维持老大地位的急切心情。万达在公告中称,“CGV在国内有70家影院,尽管停留在‘加盟’层面,但考虑到背后的CJ实力之强劲,未来在合拍片、分账等方面加深合作的想象空间充足,因此这对国内院线的冲击也相当大。”

票房收入跻身前三的大地院线,在2015年年报中披露,2016年将以收购或入股形式为重点,完成120个影院的扩张。2016 年上半年,大地院线新增影院 50 家,新增银幕 311 块,是目前全国影院数量、银幕数最多的院线。

成立近两年且手握大笔现金流的阿里影业也开始密集投资实体影院。阿里影业旗下子公司北京阿里淘控股的两家公司天津阿里巴巴营业发展和影业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之一即电影院建设。

2016年前6个月,阿里陆续花了约21亿投资大地影院和博纳影业。6月份,又认购了大地影院10亿的可换股债券,紧接着8月份又用了1亿元收购了影院运营商杭州星际80%的股权,并计划接下来投入至少10亿继续推进星际影院的业务发展。

显然阿里影业把投资建设终端影院的战略视为完善生态链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其半年报披露业务前景的部分,超过三分之一的内容都在讲布局影院投资规划。

院线实力较弱的华谊兄弟,旗下已建成投入运营的影院有17 家,横跨了一二三线城市,但上半年营收仅1.9亿。今年9月份,华谊兄弟发起了“建投-华谊兄弟影院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拟融资不超过12亿,来盘活公司影院板块优质资产。

就在10月20日的第三届浙江青年电影节上,博纳CEO于冬被记者问到了影院规模整合的趋势。他说博纳未来会加快影院业务的扩张,“我们会很快的”。

并购之后,走向何方?         

在过去的10年中,一些经历过资产重组整合的院线获得了良好发展机会。如中影南方新干线、金逸珠江、重庆保利万和等多条院线都是经过整合重组后焕发生机。但随着票房增长的渐趋稳定,新一轮重组到来后,影院院线很难再次依靠规模化突破经营困局。

差异化经营、提升观影体验、改造放映技术将成为下一阶段院线发展的关键词。上影股份曾根据年度数据预测,4D影厅改造后,每年每个影厅将新增160万的票房收入,而放映全景声影片也能增加近300万的票房收入。

主打高端差异化的“万达9号厅”出现在北上部分影厅,以杜比全景声+4K色彩+6FL的放映亮度为技术噱头,万达想网罗部分电影发烧友和专业影人。

此外,大规模的技术放映改造也在进行当中。年中报显示,上半年万达院线与IMAX公司签订了新增125块银幕的协议,成为IMAX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截至6月30日,万达院线已投入运营的IMAX银幕合计156块,超越AMC成为全球拥有IMAX银幕数量最多的院线。2022年前,万达院线还将继续新增150家IMAX影院。今年6月,亚洲首批4家杜比影院已经落户万达。万达还与杜比实验室签订了五年内新建100家杜比影院的协议。

以弱连接加盟为主的上影院线,计划在控股影院范围内的大多数影院进行 4D 影厅与杜比全景声影厅的改造,以巩固自身优质影院的经营规模与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协同发展优势 。

但即使如此,影片放映的毛利率常态下很难突破20%,所以毛利率达到60%左右的广告及衍生品收入就成了各家院线增加营收的重头戏。但如何整合现有业务,提升观众的场景消费意愿,使影院抛弃单纯的终端渠道角色,也是规模化院线需要考虑的问题。

还是以万达院线为例,上半年万达院线的非票房收入占比已达32%,比2015年增长12%,公告解释为,收购电影数字营销公司慕威时尚,促进了广告会员收入的增加。万达院线在上半年获得了5.20亿元的影院广告收入和2.16亿元的贴片广告、影片投资及宣传推广收入,两项合计占总营收比例超13%。

7月27日,万达还收购了国内最大的电影垂直媒体时光网。时光网拥有好莱坞包括迪士尼、索尼、派拉蒙、华纳兄弟、环球影业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衍生品授权,与万影院衍生品实体体验店形成了整合联动。《魔兽》上映前,万达曾凭借时光网的线上销售渠道,拿到了过亿的销售额。

不断发力的阿里影院业务也在计划以娱乐宝等线上衍生品的开发、淘票票等在线数据的运营为基座,改善被收购影院的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