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江:资本寒冬,恰恰是创业者和投资人的成熟期
2015-10-27 10:57

天寒地冻,很多创业者因为穿得太少会被冻坏,自然会退出竞争,你不战而胜,所以这是你最好的时候。

i黑马 蒲鸽 10月27日报道

如今是创投界普遍认为的资本寒冬,创业者找钱难,而投资人也苦于囊中羞涩不愿轻易投资项目,在这两难时期,洪泰创新空间创始人王胜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本次寒冬恰恰是创业者和投资人最好的时节。创业者应抓住这个机会,配合合理的创业节奏和正确的融资心态,而投资人也应借此转换角色,将眼光从资本挪到创业生态服务,寒冬之后,必是收获。

以下为王胜江口述:

现在所有人都在提资本寒冬,对此我是反对的。从创业者决定创业的第一天起,寒冬就在你的心里,你不能有夏天的感觉,一旦有,你的冰就会化掉,变成水,这样你的身体会出问题。创业者一旦享受了夏天,创业危机就来了。

冬天来了,反而是最好的时候,为什么?天寒地冻,很多创业者因为穿得太少会被冻坏,自然会退出竞争,你不战而胜,所以这是你最好的时候。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孙子兵法的大智慧,对于真正有品质的创业项目来说,这个时节需要尤其珍惜。

同样,资本寒冬也是投资人的福音。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才会有遍地的黄金,容易就看到非常好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在泡沫时期是不太轻易能看到的。狼都会选择在冬天捕食,好的猎人也会在冬天打猎。

找对投资人才是王道

不可否认,资本寒冬确实让整个创业市场融资收紧。创业者在这个时期,尤其需要把握创业的节奏和融资的方式。

投资人主要角色是资本家,不是创业家。资本有资本的规律,创业有创业的周期。创业是实业,而投资是资本,讲究回报率。一般来讲,投资目的都是尽快地退出创业项目,从而实现盈利,但这和创业项目的周期是不匹配的。

创业者在找投资时,不能只认钱不认人,寒冬也需理性衡量。两个衡量点:资源匹配和周期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将双方的利益最大化。一定要找和项目资源匹配的投资人,以及周期相匹配的投资人,这样双方才能合作好,才能把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寒冬催生科技创新

资本寒冬也好,创业泡沫也好,科技创新永远有市场。双创时代,不管是分享经济,还是互联网创业,创业者只要能找准科技入口,将“术”转为“势”,就能形成牢固壁垒。

苹果公司正是将手机的各个细节都做到极致完美,才将技术的“术”不断积累产生质变,形成“势”,成为浪潮之巅。

再看中国,所谓的BAT三大巨头,百度是一个信息服务平台,阿里巴巴是一个贸易平台,高级"农贸市场",腾讯是一个社交平台,这三者都靠互联网形成大数据,算不上真正的世界级科技巨头。

所谓的服务业创新、贸易业创新都只是发展的一个过程,产品的本身在于制造,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在于科技和技术,不管寒冬与否,专注于科技创新,才是抓住了根本!下一轮科技创业将在大健康领域,军事技术转民用,航天技术转民用方面涌现新一波独角兽,

孵化器应借机转型升级

资本寒冬也是对创业孵化器的巨大考验,服务单一的孵化器会面临新一轮压力。如何将孵化器转型升级,这是创业生态中的重要一环,有利于整个创业生态的正向循环。孵化器的转型可以从这些方向着手:

第一,做垂直深度孵化。孵化器决不能做成地产,也不能将重头放在场地出租上,而是要真正将租客变成创客。在类型上,孵化器需要聚焦,比如,专注于文化类项目的孵化器,或专注于科技类项目的孵化器,不同类型的孵化器需要在相应领域的服务上做深做透,真正建立起创业者所需的资源生态。

第二,孵化器需以合伙人的心态与创业者在一起。孵化器需要准确把握创业心态上,相应的投资服务也需以创业者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创业周期和投资周期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从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在提供服务上,孵化器应摒弃传统的单线条思维,而应转化为网状型思维。简单来说,孵化器应该聚焦到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上,把简单的服务变为资源池,让创业者在池子里自由碰撞,产生化学反应,进而引发裂变。

第四,创业服务应着重狼性文化的培育。孵化器不应成为温室,创业者也不是花朵。创业者身上最不能少的是狼性。最新的互联网科技创业,只有第一名与第二名的厮杀,后来者机会寥寥。因此,孵化器的文化从一开始就必须带有狼性,让创业者尽快长出肌肉,提高自身免疫力。

第五,孵化器与加速器的融合。孵化器着重于项目早期,但随着项目的成熟,需要临门一脚的助推,这个时候,就需要加速器的配合。加速器会缩短创业项目的时间周期和市场效率,让项目冲刺起来。因此,孵化器与加速器的有机结合会增强整个创业生态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