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洋啤酒入侵,外资巨头如何迎战!
2014-04-16 07:49

随着百威英博收购金士百啤酒尘埃落定,外资啤酒始终没有停下在华扩张的脚步。而这同时也给国产啤酒企业敲响了警钟,即面对强势的外来选手,如何守住中国啤酒市场这块肥田,奋起反抗还是坐以待毙。

外资啤酒密集来华
日前,外资巨头百威英博收购吉林四平啤酒企业金士百获得商务部反垄断局批准,再一次引发了国内啤酒业震荡。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外资啤酒以并购或是建厂等方式来华抢滩市场,而此次并购只是一个缩影而已。除了百威英博,嘉士伯、喜力和南非SABMiller啤酒集团(以下简称“SAB啤酒”)近年来均对国产啤酒出手不断。
而除了外资在华跑马圈地外,不断增加的进口啤酒数量也在力压中国啤酒企业。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口商会酒类进口商分会统计显示,2013年啤酒进口量达18万千升,同比增长65%;进口总额达2.32亿美元,同比增长60%。
经过多年的交手,据了解,目前国内啤酒市场上外资啤酒和国产啤酒市场份额比例已经达到30%和70%。分布在前几位的分别是华润雪花,市场份额达21%;青岛啤酒,市场份额达14%;百威英博,市场份额约12%;燕京啤酒,市场份额约11%,此四家啤酒企业在全国啤酒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
业内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外资啤酒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啤酒业一直是一个高增长市场。作为世界增长最快、产销量最大的市场和中国大众消费品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产业,啤酒消费量的持续增长让全球啤酒大鳄都在中国市场交互角力。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由于国内企业自身的不足给外资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近几年啤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型企业纷纷兼并扩张,中型企业也投巨资进行品牌及渠道建设,普遍感到资金吃紧,急需拥有雄厚资金的外资支持。
国产啤酒该如何应对
面对外资啤酒的来势汹汹,国产啤酒又将如何应对?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分析认为,国产啤酒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份额基本集中在几大啤酒巨头手中,前五大啤酒厂商占市场份额超过70%。近几年国产啤酒面对外资啤酒的入侵多采取反攻战术,尤其是华润雪花和青岛啤酒不断在与外资啤酒进行“装备竞赛”,积极向外并购扩张与外资企业抗衡。
例如,华润出资3500万美元收购钱啤70%股权;燕京啤酒2003年收购惠泉啤酒38.15%股权,后又收购了桂林漓泉38.4%股份,以及出资7000余万元收购浙江仙都啤酒和碧湖啤酒等。
“在未来国内啤酒市场上,外资啤酒的市场份额或将进一步提高,但是雪花、青岛、燕京等啤酒巨头被外资啤酒兼并的可能性不大。若外资在国内啤酒市场的进攻势头过猛,不排除国内啤酒巨头进行强强联合的可能。”向健军说。
品牌专家杨彦还表示,虽然中国啤酒品牌众多,但真正知名的能和外资品牌相抗衡的则没有几个,品牌知名度低一直是造成国内啤酒行业发展不利的主要因素。因此,如果小品牌啤酒的知名度得到提高,就能进一步拓展市场,提高销量。对于大品牌啤酒而言,可以尝试着走出国门,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高端市场将成竞争焦点
在业内看来,外资啤酒的集中入华,在某种程度上还会给国内企业带来积极意义。国内强势啤酒品牌会在加快实施品牌全国化进程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地“走出去”,推进品牌的国际化。但是东方高圣研究员王震明也表示,中国啤酒市场已被几大品牌瓜分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并购并不是啤酒巨头的惟一的出路,更重要的是,并购的重点并不在于合约的签订,而在日后的经营。
业内普遍将未来中国啤酒市场格局归纳为3+3模式,即以雪花啤酒、燕京啤酒、青岛啤酒为代表的国产啤酒和以嘉士伯、百威英博、SAB啤酒为代表的外资啤酒之间的对抗。而诸如珠江啤酒、金威啤酒和金星啤酒这样的二线啤酒品牌则一直徘徊在亏损或是低盈利状态,不排除未来有被收购的可能性。
其实,一直以来,受消费观念的影响,国内消费者很难接受单瓶啤酒价格达几十元,因为在传统观念里啤酒和饮料差不多,几块钱一瓶。单瓶几十元那是白酒的价格。然而却有专家预言,未来几年中,啤酒的价格带将进一步拉长,单瓶价格2-50元并存,低档酒萎缩,产品结构从金字塔形向橄榄形过渡,具体表现在低端市场萎缩,中档产品上量,高档产品飞速增长,超高端产品被外资垄断。
在啤酒营销专家方刚看来,未来大型啤酒企业的争夺已不仅局限于地盘的争夺。为了保证既要量又要利润,需要企业从低端到高端的产品升级,也就是说未来哪个企业占据消费者的高端需求,就会在未来的血雨腥风中占据主动。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