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片份额或2017年全面放开 中国影业暴雨将至
2014-04-17 13:17

  腾讯娱乐 喻德术
  中国如果将进口片份额全面放开会怎么样?国产片或许会哀鸿遍野!没有任何一位本土电影人希望看到这种状况发生,但这一天迟早还是会到来,而且极有可能就在2017年。

  4月15日,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新焦点”单元在北京饭店举行全球记者会,会上,国际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陆红实发表讲话称,中国的进口份额或将于2017-2018年进一步放开,中国电影人应该做好思想准备。
  实际上,陆红实并非第一位向媒体透露这一消息的人。此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相关负责人和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以及多位业界专家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2017-2018年中国的进口片份额极有可能进一步放开,甚至全面放开也并非没有可能——当然中国政府和电影人将全力避免这种状况发生,届时整个中国电影行业“暴雨将至”。
  还有3年多时间,我们该做些什么?
  问题实质
  《备忘录》将于2017年重新谈判
  2017-2018年,中国的进口片份额将进一步放开甚至是全面放开,这并非是危言耸听。
  目前,中国每年会上映进口分账大片34部(其中20部为普通分账,14部为特种分账,主要是3D和IMAX电影),同时还有大约30部批片(被中国买断版权的海外片),后者的数量每年不是固定的,但也不会偏离太远。
  总之,目前中国每年上映的进口片大约六七十部,最多七八十部,成功将绝大多数海外片尤其是好莱坞片挡在了门外。
  这一政策,始于2012年2月17日中美双方在洛杉矶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当时,中美双方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美国影片在中国的分账比例从13%提升至25%(国产片的投资方才能拿到总票房的30%出头,所以这个比例相当高),进口分账片的数额从20部增加至34部。
  当时之所以签订这个《备忘录》,是因为1999年中美签署了WTO协议,作为WTO协议中较为保守的领域,中方对于电影开放的承诺其中一条为:允许每年进口20部外国影片作为分账片放映,中影集团是中国内地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
  既然中国已经加入了WTO,市场就应该是开放的,因此美国一直对这个“20部进口片”耿耿于怀,绞尽脑汁想进一步打入中国市场,中美双方经过多年的博弈和争论,才终于在2012年签订了《备忘录》。
  而这个《备忘录》的有效期是五年,将于2017年2月17日到期,双方届时将启动第二轮谈判。
  原因分析
  美国将全力争取中国市场
  上述受访者认为,到了2017-2018年,美国一定会全力争取中国市场,他们的终极目的肯定不是中国进口片份额的“进一步放开”,而是“全面放开”,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美国迫切需要开拓新兴的海外市场。最近几年,美国每年100亿美元左右的年票房虽然很高,但它的增长极其缓慢,有时甚至是处于停滞或倒退状态,因此它迫切需要向海外拓展,可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和票仓地区的市场偏偏又极其稳定,而且还有本土电影在抗衡,美国人基本找不到“爆发”机会。
  其二,中国市场正在飞速发展。2014年,中国的年票房有望接近50亿美元、银幕总数接近25000块,均为美国市场的一半。而且这些年中国市场每年的增幅约为30%,目前丝毫看不到衰减的迹象;按照这种发展速度,中国市场将在2018年前后与美国市场持平,2020年之后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如此一来二去,全面撬开中国市场就成了美国人的“中国梦”,他们一定会耗尽全力争取,何况还有一个WTO协议在那里摆着,中国如果不全面放开,反倒是中国说不过去。
  不过站在保护国产电影和民族文化的立场,中国政府和电影人也一定会尽全力避免进口片份额立马全面放开,那对国产电影无疑将是灾难性的打击。
  因此,2017-2018年,中国进口片份额的进一步放开几乎是一定的,但具体放开到什么程度暂时还无法定论,毕竟这还得看双方的讨价还价。
  松动迹象
  传进口片将增加10部并打破中影垄断
  其实,中美有关进口片份额的博弈一直在激烈地进行,即使在2012年《备忘录》签订之后也没有停止,并在2014年达到高潮。
  今年,中国电影界有两大传言,一是传中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将获得进口片资质证书,从而打破中国电影集团和华夏电影公司对海外片进口和发行的垄断;二是传进口分账片份额将从34部增加至44部,增加的10部为艺术影片。
  有意思的是,这两个消息的出处均来自《好莱坞报道》,说得言之凿凿;而中国这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则不断给予否认,双方各执一词,博弈之激烈可见一斑。
  这两个传言到底是真是假,目前记者也还没有得到最后证实,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无风不起浪”,面对见风涨的中国市场,美国人确实坐不住了,削尖了脑袋想往里钻,不断通过其本土媒体向外放风,力图给中国施压。
  趋势分析
  如果全面放开国产片“暴雨将至
  2012年进口分账片份额从24部增加至34部之时,不少人都惊呼“狼来了”、“好莱虎来了”,其实“狼”和“虎”绝大部分都还关在美国那边的笼子里呢。2017-2018年,如果进口片份额进一步放开甚至是全面放开,那才真的是狼豺虎豹一块儿来了,中国电影业“暴雨将至”,而且是腥风血雨。
  有组数据可以让我们设想一下届时的情形,2013年,中国境内一共上映的影片数量为300来部,其中进口片约70来部,国产片200多部。可2013年的韩国,其上映的本土影片数量为167部,进口片却高达624部。试想,如果中国一年的进口片数量高达600多部,那国产片会是什么处境?
  台湾曾经的惨败经历或许值得深思。其电影市场全面放开之后,2002年,其本土电影一度只占0.5%的市场份额,基本上算是消亡了。这些年依托不断崛起的大陆市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痞子英雄》等都在内地获得了不俗票房)以及当地电影人的不懈努力,才终于把本土电影做到了15%以上的份额,但仍然处于极度劣势。
  再看中国内地市场,这些年本土影片虽然一直占据优势(2012年除外),但主要还是因为进口片的上映数量相对有限,从而保护了本土电影;如果全面放开,后果不堪设想。
  最近几年中国本土电影所占的份额
300)this.width=300">  对策商讨
  国产片要苦练“内功”提高品质
  但是,我们毕竟还有三年多时间,还有蓄积力量的机会,完全没有必要过度惊慌甚至提前割腕自杀。其实这些年中国电影做得不错:最近10来年,年票房从10来亿增长到200多亿、银幕从2000多块增加到20000多块、且本土电影暂时还占据优势。
  也正因为如此,从今年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开始着手调整票房结构,力图把《白日焰火》、《归来》、 《黄金时代》这类有品质、有情怀、但又不是纯粹商业片的电影推向市场前沿,其中已经上映的《白日焰火》还获得了过亿成绩,可圈可点。
  电影局高层看得很明白,如果和好莱坞硬拼商业电影尤其是特效电影,成功的可能性不大——《西游·降魔篇》和《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因为题材原因例外,只有去拼故事和情怀,才有成功的可能;也只有这样,才能助国产片练出真正的“内功”,至少一部《归来》就让斯皮尔伯格哭了一个小时。
  另一个有力的例证是在前几天举行的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3年度表彰大会上,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空缺,终评委主席冯小刚解释说,为了市场,前些年很多导演放下理想去做商业片,现在市场终于做起来了,于是也到了我们重拾电影理想、回归艺术本身的时候,大奖空缺是为了给所有中国电影人鞭策:“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尽管空缺两个最重要的大奖这一做法本身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很多人认为这对年轻导演不公平,但努力提高国产片品质的决心还是值得点赞,这也与电影局高层的想法不谋而合。
  他山之石
  日韩对抗好莱坞有绝招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国家的本土电影都在对抗好莱坞,其中印度做得最好,其本地电影甚至能占到市场总额的95%以上。不过对于中国来讲,印度的奇迹显然不具备可复制性,其一,印度观众极度迷恋歌舞片,本土电影因此得以风行。其二,印度的观众农村占了很大一部分,可中国的农村观众目前还没纳入到商业统计之内。
  倒是日本和韩国,相当值得中国借鉴。最近几年,日韩市场虽然基本上是全面放开的,但其本土电影却能在市场总额中占到60%甚至更高的比例,这得益于其审查制度的取消、政府对本土电影的鼓励(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电影人本身的学习和努力——这使得他们获得了本土观众的支持。
  相比之下,中国马上取消审查制度的可能性似乎不大,政府对本土电影的鼓励和支持也有、电影人也在努力,但观众对本土电影似乎不大感冒,这也是最令不少电影人头疼的事情之一。“这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中国人似乎对国产电影特别苛刻,还没看就直接跑到网上去骂;对外国电影却特别宽容,就算是烂片也能找出它的好处来。”不止一位电影人曾对记者谈到这种现象,每当这时他们都满脸苦笑。
  目前部分国家或地区的本土电影份额
300)this.width=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