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的下一个战场:商务车租赁
2014-04-23 13:33


打车软件横空出世,改变了很多人的打车习惯。随着阿里、腾讯加入打车APP血战后,也迅速颠覆了传统的出租车市场,很多城市的叫车热线一夜打入了冷宫,传统的预约调度模式黯然失色。
对于“嘀嘀”和“快的”背靠的腾讯和阿里巴巴两棵大树来说,为“烧钱大战”投入的真金白银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们看重的是让用户意识到手机支付的便利,从而培育移动支付的大市场。
钱终究会烧光,曾经火爆一时的打车软件,随着补贴的降低,似乎正在逐渐淡出用户的视野,马云、马化腾请全国人民打车的狂欢也将戛然而止。阿里、腾讯拉开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双寡头对抗,市场格局也逐步在重新塑造,培育了移动支付的市场,却始终未能满足用户对打车的需求。砸钱砸出声势之后,打车APP接下来恐怕应该要思索该怎么搞持续性发展,该怎么满足用户对打车出行的需求,这可能才是未来打车软件亟须解决的问题。
打车软件的烧钱大战随之降温,易到用车的平价策略是否会掀起商务用车与出租车的大战。谁能走到最后,还要看谁能抢先看透这个行业的终局并提前布局。
窃以为,疯狂烧钱补贴用户这一招绝对是正确的,但是有没有满足用户需求才关乎打车软件未来的发展格局。且听红尘骑士一一道来:
打车软件不公平也不便捷
相信用过快的、嘀嘀打车的网友,一样尝过被拒载、没有车的悲惨遭遇。更不要说不会用打车软件的那群人,跟马云的母亲有类似经历的人大有所在。打车软件只能让部分人打车更加方便,众多城市用户皆遭遇到了尴尬和不爽,要想指望打车软件根治打车难还不太现实。
在我看来,打车软件首先是不公平。目前打车软件并不能覆盖所有人,上了年纪的老人和与熟悉智能手机的年轻人一起竞争,对他们来说不公平。其次打车软件不快捷。我们出行使用打车软件都希望能够出行便捷,但是打车软件的出现反而为出租车司机宰客、甩客、拒载等找到充分理由,司机拒载的权利被无限放大,侵害乘客利益。
就以火车站和机场来说,你在这两个地方根本就不可能打到车,打车软件的便捷性在这里显得有点自取其辱。火车站和机场的出租车司机基本上都是坐地起价,这个时候谁跟你玩打车软件。你就算再怎么烧互联网巨头的人民币,也撼动不了司机的坐地起价,打车软件在此就一无是处。
在这个时候,我相信每个人都想要一辆随叫随到的车来接你。即使价格比出租车贵一点,用户都愿意花多一点钱,享受更优质的贵宾服务。这就让我想起,前两天我在上班等电梯的时,看到易到用车的分众楼宇广告——以帕萨特送,奥迪来接,活的特别高端。从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来看,在你打不到车的时候,其实高端不高端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车,在满足最基本的代步需求之后,才会考虑到车型、环境舒适程度以及服务的周到性。当然,在快的、嘀嘀打车不能满足用户最基础型需求的时候,用户肯定会选择使用易到用车,其中价格是最主要的因素,加上现在易到用车突破商务用车的价格底线,出租车失去价格优势,竞争力将不复存在。
快的、嘀嘀打车软件的不公平、不便捷,必将迫使用户做出其他选择。然而易到用车目前以半价的优势,高品质的服务,极佳的用户体验,开始抢夺出租车市场,用户固有的出行方式或将改变。
打车软件不以用户最终需求为导向
经过了近三个多月的疯狂烧钱补贴,我们见证了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真土豪和真狼性。最开始绝大数用户奔着省钱的目的去使用快的、嘀嘀打车的,能省个5块、10块的,打车回家只要8分钱,何乐而不为。但是随之问题出来了,大家都去用打车软件打车了,出租车的总量是不变,这时候你想打个车的时候,反而打不到。这种打车软件的用户体验好在哪里?我们都知道阿里、腾讯加入打车血拼之战,更多的是培育移动支付的市场,并不是从本质上去解决用户打车难的需求。难怪马云会吐槽:“打车软件让我妈打不到车。”
如果打车补贴没了,用户省钱的需求也就没了,出租车司机赚钱的路子也被切断了,势必造成打车软件后台数据的惨不忍睹。随之而来的就是软件被卸载,前期砸的钱就付诸东流,市场格局也就重新被塑造。
快的、嘀嘀打车软件市场的萎靡,必将造就另外一个市场需求的兴起。据易到用车的调研数据,商务租车用户年龄集中在25-40岁,年收入20-50万,以公司中高层为主。但从最近一年的数据分析来看,用户明显呈现年轻化的态势。80后,甚至90后的用户,他们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精打细算,而是更愿意消费,强调享受生活。所以并不把易到作为“商务出行”的工具,而是肯付出比出租车多20%费用,而享受专人专车更加细致和个性化的出行服务,这十分符合他们的消费价值观。
消费者再也不怕找不到快的、嘀嘀的替代品,打车难的最终需求易到用车却能满足。随着快的、嘀嘀打车逐步减少补贴后,易到用车以高端的服务,半价的优势进入公众视野,必将成为未来用户生活用车的首选。此时,或许我们应该永远跟快的、嘀嘀说再见了。
打折不打架,易到用车不甘寂寞
众所周知是,“双雄争霸”的市场格局之所以形成,都是因为背靠干爹。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背后都一个“干爹”,快的打车背靠阿里巴巴,而嘀嘀打车则傍上腾讯。
随着打车软件补贴的降低,是否意味着烧钱大战已经结束?可实际上并非如此,易到用车在分众楼宇大幅投放广告,半价优惠高调宣战,目标直指出租车行业。易到用车的高调宣战,或将引发易到用车、快的、嘀嘀打车的春秋三国大战。
或许最先迎战的恐怕会是快的,早在2013年12月快的收购的大黄蜂其实已经开始试水商务车的租赁业务。然而,在中高端私人商务用车服务市场,易到用车凭借着其独自开创的互联网用车模式占据该市场的头把交椅。随着美国的的Uber公司于2月13日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嘀嘀在逐步停止补贴后,势必也将进军商务车租赁市场,届时可能才是春秋混战的开始,目前只是还未产生比较大程度的正面冲突与实质性的较量。
打车软件受追捧,是互联网技术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之一。易到用车CEO周航曾公开表示,不能用促销思路做生活服务,要让用户去做决定,增加用户对服务的满意度。做生活服务要打折,不要打架,不能以牺牲用户利益来扩大市场的占有率。面对易到用车的半价优惠以及贵宾体验式的便捷服务,打车软件与出租车又将如何面对易到用车的挑战呢?用户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否会因此而开始改变,我们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