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从文艺青年大庙会到文化创意产业先锋?
2014-05-07 10:01


  5月3日的大风使得为期三天的草莓音乐节在北京城郊的通州运河公园提前落下帷幕。之后的两天里,音乐节上发生的各种事件都成了网上热议的话题。“音乐节”这个原本只有文艺青年和摇滚乐迷参与的颇有自娱自乐意味的名词,在入驻国内、经历十数年发展后,终于成为老少皆宜的假期文化生活选择之一。

  小众趣味走进大众视野
  镜头一:已经参加了八年音乐节的武艺今年五一小长假照例要去“文艺青年大庙会”走一遭。与往年不同的是,以前这个行程只有朋友圈子里的几个乐迷问津,今年,她却不断被问到是否要去音乐节,甚至同事的妈妈也动了带着孩子参与的念头。

  真正意义上的国内音乐节历史其实只有不到十五年的时间。1999年7月,北京日坛公园举办了一场名为“节拍99”的户外音乐节,邀请了很多国外乐队。这种以某个主题号召乐队和歌手集结在一起演出几天的方式在那年的夏天才算是真正进入国内乐迷的视野。而迷笛音乐学校创办国内首个纯正的摇滚音乐节——迷笛之后,音乐节一年举行一次的传统才正式登陆北京。开始的几年里,音乐节是小众团体的自娱自乐。因为面向的群体在社会中相对处于边缘化,也谈不上什么经济收益。迷笛在最早的三年里一直免票。按照创始人张帆的说法,直到2012年,“99%的户外音乐节都亏损”。

  缺乏产业的支撑使得音乐节始终停留在小打小闹的水平,好在几年的“赔本”积累至少赚回了“吆喝”。痛苦的信仰(以下简称“痛仰”)、谢天笑等一批优秀的乐队和歌手通过音乐节被介绍给了年轻歌迷,又通过乐迷间的口口相传积累了人气。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迷笛,音乐节逐渐成了音乐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几股上升力量之一。“现在音乐节和商演的收入已经可以占到乐手总收入的70%。”乐队经纪人许小海告诉记者。

  到摩登天空和草莓音乐节横空出世时,音乐节这个新生事物已经逐渐为自己打拼出了一块商业生存的土壤。彼时这两个音乐节的创办方摩登天空公司已经是国内最大规模的独立唱片厂牌,老板沈黎晖本身就是乐队主唱出身。曾经在摩登天空工作过的音乐节导演余月认为,沈黎晖多年从商的经验给了他的品牌与迷笛不同的商业气质。他把旗下艺人的经营和音乐节品牌的塑造结合起来,两者互相“给养”,使得音乐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从乐迷的聚会,真正走向面向大众的音乐体验和产品。

  “看热闹”还是“看门道”
  镜头二:5月1日,迷笛音乐节唐舞台现场,正在演出的乐队后海大鲨鱼被现场导演、与非门乐队的乐手阿庆叫停后深感不满,双方因为调音时间被挪给了后面的大牌乐队和演出超过预定时间不愿下台而产生了激烈矛盾,成为这次迷笛音乐节三天演出中的一个话题性事件。

  繁荣生长的同时,问题也逐渐随之浮现。

  像后海大鲨鱼和与非门这样因为时间安排而导致乐队和主办方产生冲突的事件在国内各大音乐节上屡见不鲜。这还只能算是乱象中最为轻微的一种。严重的一次,是2012年成都的大爱音乐节,主办方缺乏商业头脑的运作使得微薄的票房收入远远抵不上巨额的出场费开支。据余月了解到的情况,很多现场导演和工作人员都没有拿到工资。

  管理上的不成熟除了收支失衡、时间失控之外,还包括对演出阵容的不合理选择和编排。“音乐节既然做成了商业产品,就得考虑目标消费群体。”许小海说,“让S.H.E这样的流行团体和‘痛仰’这样的摇滚乐队前后脚演出,显然没有思考过观众席上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从体验的角度上看,“草莓”在武艺的眼中算是正面教材:“虽然也有朋友抱怨去年在‘草莓’门口通过豆瓣网换票浪费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但是总好过今年迷笛结束后四千多人困在狂飙乐园附近的山上,提前包了车还花了三小时才回到家。”余月说,沈黎晖把“草莓”当作一个独立的品牌来经营,所以用户体验的提升对他来说就更为重要。

  尽管如此,也有不少人更推崇草根化野蛮生长的小众自赏,武艺的朋友徐颖就对草莓音乐节的高额开支和大量涌入的非乐迷“看热闹”人群颇有微词。今年的草莓音乐节票价定在一天180元,因为张曼玉的加入,黄牛票更是炒到了300多元一张。这让原本就酷爱摇滚的她毅然选择了更为去商业化的迷笛。

  大胆尝试与小心维护
  镜头三:5月3日,草莓音乐节的餐饮区热闹非常,但是乐迷们惊喜地发现,今年的“草莓”除了庙会上常见的土耳其烤肉饼和凉皮凉面外,多了不少美食选择——海底捞的火锅菜、21客的盒装蛋糕,有人开玩笑说:“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去音乐节吃什么了。”

  引入海底捞只是摩登天空在经营“草莓”品牌时的诸多尝试之一。此前,他们就已经尝试了和草莓出产商合作,制作以草莓为原材料的饮品在音乐节售卖,一方面产生更多的收入,一方面也强化了品牌形象。“草莓音乐节的品牌经营理念相对开放,无论是商业入驻还是乐队选择的标准都不会给自己设定太多限制。”余月说。

  但是邀请张曼玉这个颇为冒险的决定却让身为乐队经纪的许小海有些不解:“请这样的艺人确实能火,可是唱得并不专业,意义值得商榷。”不过,客观上来看,张曼玉现身音乐节,确实在一定时间内为“草莓”吸引了大量关注。然而即使作为影视界的大牌,张曼玉在“草莓”也没有享受特殊待遇。她演出的当晚北京遭遇大风,主舞台上的幕布被刮跑后,没唱完第三首歌的她被工作人员“拖”下台了。后续的演出也随之叫停。“草莓”虽然冒险,但也确实对现实规则采取了遵守和妥协。正是主办团队这样恪守时间和小心维护,使得以“草莓”为代表的音乐节得以积累更多的经验、进行更成熟的运作,从而吸引层次更广的文化消费者。

  “现在乐手已经愿意以比平时演出更为低廉的报价参与迷笛、‘草莓’这样的音乐节了。”许小海说,这说明音乐节的品牌效应已开始产生,乐队自己也认可品牌音乐节所具备的庞大群众基础。从文艺青年大庙会走向更多人参与的文化产品,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独树一帜的先锋——如果经营能够日渐成熟,哪怕是带着问题的螺旋式上升,音乐节的这个前景也是指日可待的。(光明日报记者 吴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