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革命系列】老VC们注意,革命者们来了!
2014-05-14 17:59

传统VC已经走到激励创业的反面。

在“85后”渐成主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从选项目到投资、退出,传统VC所习惯的操作方式,已远不能满足年轻一代创业者的需求。而因为当年战绩赫赫,传统VC募集到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巨额管理费收入又让VC合伙人缺乏改变的动力。

对于这些基金管理者,“风险投资”已经变得越来越没有风险;对于年轻一代创业者,它也就越来越没有意义。


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成本越来越低,创业者的数量急剧增多,项目小、快而杂。习惯投“大项目”的传统VC一直以来借以选择项目的圈子并没有随之扩大,并且,按照创新谷创始合伙人朱波的说法,“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到体验驱动的时代,躲在幕后的机构大佬们,很难再靠以往的成功经验做出对的判断。”在一位出来单干的传统VC机构资深投资人眼里,传统VC还在“用最原始的方法”工作:“我几乎没有看到任何一家VC有很强大的内部IT系统,有专门数据库可对市场上的公司进行分析、筛选、跟踪……除了Word、Excel、PPT之外,其他互联网工具都还没用上,工作方式基本上是全人工的——人工约访、人工面谈、人工做尽职调查……几十年如一日用同样的工作方法甄别项目,天天讲颠覆,自己却很保守。”

因为项目小,年轻一代创业者并不需要也无法承接传统VC动辄数百万美元的投资,而一旦项目成功后再融资,VC能提供的资金很可能又嫌太少。在这个创业者低龄化并且供应充足的时代,多财善贾的传统VC即便有意参与,也会被动地变成旁观者。最后,由于大公司如BAT顺应时代变化敞开了收购之门,创业者们不再将上市视作唯一终点,以上市为主要退出渠道的传统VC吸引力顿失。

“VC行业实际上开始换代了。”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对《创业家》说。

新VC从哪里来?正是传统VC催生了这个行业的革命者。前述资深投资人说:“中国传统VC团队中的年轻人,很有战斗力,但往往无法上位……IDG十几个合伙人说起来都是同一级别,实际上地位不同,年轻的张震他们就走了,因为出不来。”而传统VC从业者的利益分配决定于级别,因此,“工作方法是人力的,人发挥的作用最大,你不给人家大头,平台想拿大头,人家当然不干了。”

新VC的钱从哪里来?曾为中国创业群体做出巨大贡献的传统VC,造就了一大批有钱人尤其是互联网富豪。其中,包凡、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震等人都提到:一些有资产增值需求的创业成功者,更愿意把钱交给曾经帮助过自己的VC投资经理“而不是投资大佬”。高榕资本完成首期2亿美元募资仅用了3个月,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来自张朝阳、雷军、江南春等互联网企业家,也有一部分来自合伙人高翔任职IDG资本时投过的创业者,如91无线CEO胡泽民。

同时,因为“创业成本越来越低”,“年轻投资人募资的门槛也降低了,”包凡说。“他一上来就募1亿美元可能挺难,募1亿人民币则很容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险峰华兴,4年前创立时,第一期基金才1亿人民币,一星期就融完了。”

新VC合伙人在做什么?

他们不打算“靠管理费吃饭”。朱波说:“一吃管理费就动力不足了。”新VC正在重现传统VC当年发现新项目的热情。

他们不急功近利。创新谷钟爱“草根项目”,并愿意通过培育它们获取回报。清流资本宣称只投长期价值,“对爆发性增长没有期待,更愿意创业者扎扎实实地把技术和服务做好”。

他们正在把传统VC的操作流程互联网化,从项目来源直到投后服务。

他们全心全意为创业者服务。“我们自己就是创业者,”张震说,“我们更能尊重创业者,尊重他们就是尊重自己。”他们提供给创业者的不仅是感情。“我自己创过业,”朱波说,“知道一个创业公司什么都不是的时候要一点儿资源有多难,也知道公司要活下来得过多少坎儿,一个过不去就死掉了。

”因此,他竭尽所能将自己的各种资源与创业者对接,并担任他们的导师。他还可以在天使与VC青黄不接时扮演“超级天使”。他说,这种有力的投后保障使创新谷的投资成功率从传统VC的10%提高到了30 % - 4 0%。而在号称“中国的Founder’s Fund”的高榕资本,企业家资源更是丰富,“他们的实操经验对创业者非常重要,可能一顿饭聊的东西比我投的几百万美元还更有价值。”

新VC,正在改变中国的创业生态。

采写/《创业家》杂志编辑部

更多内容见专题页:http://www.iheima.com/zhuanti.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