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革命系列】洪天峰:做一家有愿景的基金
2014-05-14 18:39

口述/ 方广资本管理合伙人、CEO 洪天峰


离开大公司创办一家基金,怎么考量做投资这件事情?在我看来,首先要看团队。我和张旭廷、钱昱都有华为的从业经历,他们又分别在全球化的大基金NEA和Fidelity长期从事投资和管理工作,即有良好的投资和基金管理经验,又都受到华为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熏陶,华为文化里边关于客户导向、市场导向、艰苦奋斗等等这些理念,都会深深影响我们。现在我们看一家企业的时候,也会拿华为的这套标准来参照,思考一家好公司的成功要素,这是第一点。

第二,我们要做一家有愿景的基金,做一家成功的对行业有帮助同时又能给投资人带来丰厚回报的“A Local World Venture Firm”,每个人在这里都能得到成长。大家原来都有很好的职业,为什么要来做这件事?就是因为我们有创业的冲动和更高的追求目标。方广资本对我们来说,是未来几十年唯一的事业,我相信有愿景的人能够走得远。

让我们有底气来做投资的第三点,是我们本身都是这个行业里的人,对业务和行业趋势比较熟悉,也有丰富的资源、有良好的投资和基金管理经验。我知道二次创业很难做,在黑马营的创始人班我也讲过,其实中国人很注重名声,我们出来创业就是斩断了自己的很多后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当然成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一定要靠艰苦奋斗,靠我们共同的创业精神。

做这个基金还有另外一个情结:因为我们都是从实业出来的,特别像华为这种IT制造企业,是做比较“硬”的东西。从内心来讲,我们希望通过投资中国IT行业的优秀公司,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算是还有这么一种产业发展的情结。

我们这个基金只有一个投资方向,就是IT领域的垂直投资,方广资本就专注在这个很窄的领域里,别的像医疗、新能源什么的都不投。我们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专注,原因很简单,就是把我们过去的经验和资源聚焦起来,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投自己不懂的东西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也帮不了别人,我们基本不会去做广种薄收的事情和机会主义的事情。其实就IT这个领域也够大了,具体包括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解决方案和组件,以及一些IT技术和传统结合的业务等等,这些对我们国家的经济是有重大影响的。中国是制造大国,现在能不能再上一个台阶,向制造强国转变?我觉得下一个华为或者比亚迪这样的优秀公司,一定蕴藏在这个领域里。

关于被投公司的选择,我们的投资策略有十六个字,叫做“以终为始,按图索骥,价值投资,增值服务”。我觉得中国资本市场要寻求多样化的退出方式,包括IPO的方式,包括企业兼并收购等等。特别是IT制造业现在有大量的上市公司,它们都面临市值管理和战略拓展等很多问题,有兼并收购的需求,我们看一个公司就要问它的退出路径是什么。我们找到的很多公司不缺钱,它不需要融资,但是我们通过产业链的上下游找到了这些真正优质的公司,他们也很惊讶。

对于投资阶段,我们倾向于早期和成长爆发期的公司。其实对于企业来说,价值最大化不外乎两个阶段:一是业务快速成长的时期,二是上市,鲤鱼跳龙门的时候。Pre-IPO不是我们的长项,而且现在做Pre-IPO的案子风险很大,价格贵,退出方式单一且不确定。
至于投资金额,单个案子可以是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但不能超过基金总额的15%,也就是7500万左右。通常我们选择做少数股东,不控股,因为投给你钱就是希望能帮到你,而不是替你拉车的。我们认为拉车的人要多,这个车才跑得快,要是大家都坐在车上,车就跑不动了。

有别于传统的基金,我们在内部分配上的创新在于,你的回报既跟岗位责任挂钩,又跟项目贡献挂钩。你昨天进来,今天带来好案子,OK,就有你的回报,跟职级没有关系,我们就看你对这个基金这个项目的贡献。华为喜欢讲的是“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一方面是大家的力量要聚焦,另一方面所有的利益捆在一起,多劳多得,不让奋斗者吃亏。

我们做基金的人通常有两部分回报,一部分是管理费,这个取决于基金规模,通常不多;另一部分是盈利分成。比如我投了你一千万,赚了一个亿,这钱我们怎么分?通常盈利分成的钱到了基金内部,只有股东才能拿,投资经理进来就是干活的,拿不上这部分钱,他就没有主人翁的感觉,没有动力。但是在我们这里,每个人都有份,包括行政人员;另外,只要你对项目有直接贡献,也可以拿到相应的份额。现在有人说VC造反,其核心是什么?就是你做投资到一定程度,贡献很多,回报很少,顶多拿点奖金,付出和回报不匹配,没有主人翁感,他当然要走,要造反。当然造反的原因可能很多,但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

我们的基金现在很小,但是团队成长很扎实,我们希望每个进来的人都是真正符合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的,不是到这儿来混一份工作,而是长期的人生规划。干我们这行,工作就是生活。像我们三个人几乎没有周末,每个月出差二十天,不是真的喜欢这个事还真是扛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