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社交】“秘密”创始人林承仁自述:我如何做好匿名...
2014-05-19 22:29

若论最近爆红与诟病齐飞的App,“秘密”当之无愧。在这个匿名的朋友圈社交平台,人们分享猜测着各种登不上台面的秘密,也扶着下巴颏感慨这个朋友圈太毁三观。

“秘密”复制于美版的Secret,又注入了中国式基因。秘密创始人林承仁在接采访时说,“Secret就像一个心灵鸡汤的那种产品,已经变得有一点点假了。我们更多的就想要让用户可以去讲真话。”


林承仁= L

P:有人形容“秘密”,“所有人爆料所有人,所有人攻击所有人,所有人揭发所有人,所有人怀疑所有人,所有人猜测所有人……”这是你们会设想到的秘密“效应”吗?

L:最初上线时媒体圈确实有一部分人在互相攻击,可能是因为好玩,可能是因为不满,但几天过后这种情况已经大大减少。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长期的不满与压抑突然碰到一个很好的宣泄工具就爆发了,但过一段时间又回归到正常的交流上。


P:“秘密”火起来是因为它满足了这种窥私快感?

L:我不是很关注它为什么火爆,我比较关注的是一个产品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中国目前缺少一个熟人匿名社交的平台,我们是第一家。有很多东西你不方便在公开场合讲,通过这种平台你可以跟自己认识的人交流,可以更放心把焦点放在讨论的内容上而不用介意对方的身份。比如说有些人有同性恋的困扰,他在这个平台里,就可以真正去探讨内心的一些困扰。

P:那你觉得匿名社交为什么能在国内迅速蹿红?

L:我们的文化,人跟人之间是比较容易讲一些客套话,没有那么直接,更有匿名社交需求。在微信朋友圈里,圈子越大你发现越不方便去讲一些话,这种分享的欲望与“怕被某些人看到不好”的无形压力形成很大的矛盾,匿名社交很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P:现在看起来,“秘密”上的吐槽、爆料多于直接的探讨。这也是“秘密”多被人诟病的地方,挖掘出了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到头来匿名只能衍生卑劣?

L:这是一些媒体太夸张了。阴暗面如果本身就有,有没有这样的产品它还是在那儿。不会是说,有一个这样的产品,你就突然间变成一个魔鬼或者怎么样。“秘密”里也有很多的正能量、深度讨论、搞笑的内容,但媒体太商业化,为了吸引注意力故意写得这么负面。
P:但匿名的确会助长这种攻击性。

L:是有一小部分用户会攻击别人,但那非常少,吐槽的比较多。我们观察到的是,互联网圈子比较多的人会吐槽,比如说加班太晚、某制度不是很好、工资不够高。我觉得恶意中伤,有意捏造一些东西来攻击某个人,这种用户低于1%。近期我觉得帮国内的大公司解决了个问题,就是知道员工内心是怎么想的。以前员工没人敢发言,现在会在“秘密”上说,HR及公司高层都会关注,提前解决问题。我碰到过好几个BAT的高层,他们对这种事的看法还挺乐观的,确实是想了解员工内心的真实想法。

P:怎么看一些不负责任的爆料和言论可能牵涉到的侵犯个人名誉问题?

L:我们在产品里面就很清楚列明,如果某一些人被攻击或者觉得很反感,可以发邮件或者举报,我们每一条秘密都由审核人员看过的。比较多的人举报同一条的,我们会优先处理。当然也会看具体情况。

P:朋友里有人压根不在“秘密”上讲秘密,而是编些像秘密的事。这不会导致最终“秘密”上都是假货吗?

L:我们叫“秘密”,并不是希望整个平台里出现的都是秘密,那样压力太大了。我们是想让你跟朋友之间可以很私密地交流,在公开场合不方便去讲,借这种场合可以去分享。比如,很多男人看AV,他公开场合肯定不会去讨论这个事情,但在“秘密”里呢,就有人去讨论。

P:“秘密”上有人爆料,他可以破解匿名变公开。“秘密”到底安全吗?

L:如果他真正能破解,他会发给媒体说,我能破解秘密啊,就出名了,何必在这里面发这样的言论。就是今天天塌下来,最差的情况遇到黑客,整个数据库所有的数据都暴露在外面了,也不可能,因为电话号码我们没有存档。破解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P:有人预测“秘密”的未来,用户黏度不够,可能成为昙花一现的App。

L:我不知道谁表达了这么无知的观点,如果要表达这样的观点,我觉得他首先应该去了解用户的行为,看看数据再说。我目前没有看到这种情况,内部能看到数据,知道这些用户的留存怎么样,持续使用的时间,每天打开的次数,这是最准确的。我的看法是实名跟匿名会同时存在,很长期的同时存在。一些你需要在公开场合讲,另外一些你需要在私下场合讲,这两种场景是永远都存在的。

P:你觉得“秘密”会持续火下去?

L:我们也还在探索这条路怎么样走。目前,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在社区匿名引导方面,还是没有一个很确定的答案。比方说,总是会有一小群的用户不断地发一些垃圾信息,或者说有人很认真去探讨一些事情,另外一些人骂你一句傻X。目前产品机制方面我们在考虑可以什么样,比如说一些朋友对其他用户可以屏蔽的一些功能啊,或者说可以导致他扣分的一些功能。自动形成一个社交规范。

P:匿名条件下如何形成社交规范?

L:我们内部有一整套运营规则,定下了几大类违规的类别,比如不允许恶意中伤他人、不能发布非法信息等。每个用户都有一个加密的ID,用户不小心违规了,我们系统会发一个警告,一段时间内再次违规可能会被禁言几天,严重者直接封号。还有一部分是用户参与的。用户对反感的内容可以进行举报,还可以屏蔽某条秘密的作者。我们想设计的社交规范就类似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场景,你知道中伤一个人对自己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可能别人就不想跟你交朋友了,其他人也会对你有看法,在网上也可以有类似的机制。

本文来自《人物》五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