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变身产品经理:学会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
2014-06-04 11:51

[i=s] 本帖最后由 多知网 于 2014-6-4 11:53 编辑 [/i]
2014年06月03日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王可心

编者按:当教育遇上互联网,不仅带来了资本市场的狂热,还有人们内心的躁动和渴望——一大批传统教育人,争相投身互联网。无论面授还是在线,人都是教育开展最基本的单位,在教育方法论和互联网思维激烈碰撞、磨合,直至走出一条可行之路前。这些勇敢的探路者的内心世界,尤其值得我们关注,所以,我们筹备了【当教育遇上互联网】系列报道,用人文的视角,阐述互联网教育大潮下人们微妙的心理状态。

梯子网、猿题库、一起作业、快乐学、100教育……这些明星在线教育产品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曾经是培训机构的老师,这一波在线教育刚萌芽的时候,他们放弃老师的工作,加入在线教育创业公司,完成角色的转变——从一名授课老师,转身变为一名互联网教研团队的产品经理。

转型的背后,是传统教育方法论与互联网思维的碰撞、磨合。小样(化名)就是这波浪潮中的一员。

半年的磨合期

2013年之前,小样是一家传统培训机构的老师,线下授课已经有7年。去年,受一位转型互联网的同行的鼓励,她加入了一家在线教育公司。

每家在线教育公司中,有教育背景的员工比例都不低。因为与其他互联网产品不同的是,在线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做教育产品运营,如果不懂内容,不懂考卷,不懂当前知识点,产品就无法对接用户的需求。

小样所在的产品团队,有老师背景的员工有10余人,兼职老师50余人。一部分老师负责内容,另一部分负责产品模型设计、课程设计、收集用户反馈、跟踪老师授课、培训兼职老师。

转型容易,顺手不易。公司创始人是互联网出身,熟悉互联网套路;而内容、产品运营团队是传统机构出身,谙熟线下方式。一开始,双方就产生了战略性的分歧——产品思路不同。

地面的做法是,尽量个性化的满足用户需求,提供的服务越多越好;互联网的做法是,越标准、越单一、越简洁越好。

起初,小样和同事推出了多种类型的课程产品,价格从1元、9元、19元、29元、399元、699元,到1680元、2680元……最多的时候达到30余种,甚至一门课程也针对不同客户存在不同价格。

这是典型的线下做法。线下这笔账是这样算的:人工、场地成本是固定的,哪里有需求,就会去满足,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都是到手的钱,现在不赚以后也赚不到到了,能收点就收点。”例如,一场培训活动赚100万,另一场培训活动赚80万,加起来就是180万。

这一套能搬到互联网上吗?“开始的时候,双方争执不下,最后互相妥协。创始人给了我们试错的空间,没有强制,但几乎每天都跟我们讲述‘互联网的做法是只作一个产品,并做到极致,超出用户预期’的道理。慢慢的渗透他的观点,帮我们纠偏。”小样说。

经过近半年试错后,小样和她的同事发现,线下的逻辑并不适用于互联网。如果推两个互联网产品,第一个得100分,第二个得80分,那么你的得分是80分,反而砸了牌子。一旦产品做得不好,传播的速度是极其快速的,对品牌的伤害很大。地面培训传播是有限的,即使一个班全部退班了,影响也不会太大。

此外,传统机构线下授课具有地域性,线上产品却面向所有用户,如果产品太多,反而让用户产生混乱,不知道如何选择。

“最终我们达成一致,只做一种产品,并做到最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小样说。

战略方向确定后,战术性的碰撞依然存在。小样团队曾试想在暑期开一个线下培训班,充分利用之前在线下的经验与资源。但这一想法被创始人否了——线下培训太低效,不做。

学会与用户打交道

与当老师的日子相比,现在的工作多了更多的压力。

过去,小样只负责讲课,讲完课“拎包就走”了。现在,她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是看课程销量怎么样,后台又新增了多少用户量;每个班都有一个QQ群,看看群里有什么反馈。

转型产品运营经理才刚刚开始。小样和她的同事还在探索细节,例如,如何打造一个老师评价体系。

他们也在摸索和用户打交道的方式。缺少了面对面互动,要靠文字和声音打动用户,要用合适的频率与用户沟通。过去他们曾每天Push一条课程广告,之后意识到会对用户造成骚扰,现在每周只Push一条,并排除了硬广告,只推送软件更新或公开课信息。

与传统机构相比,小样对互联网公司的办事风格更为认可。“过去内部沟通很费力,推进业务需要跟总部7、8个人对接,进展非常缓慢。互联网公司更多是靠智慧解决问题,效率惊人。”

虽然转型之路比较辛苦,但她和她的同事们坚信自己的选择。“在线教育是大趋势,虽然大家还都在摸索,但现在进入不会是坏事。”(多知网 王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