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也说说白菜价——难道中国农业也出现生产过剩?
2014-06-08 14:31

山东大白菜跌成“白菜价”了,土豆滞销了,今年过年后我地里的大白菜、包菜也当绿肥了。难道是中国的蔬菜生产过剩?!想必N多城里人现在还在说:我都买不起青菜吃了,怎么菜会没人要。政府也在相应的时间,也了对应的“政策”,只是肥了谁呢?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央的初衷是好的。
虽说蔬菜生产有季节之分,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资源差异显著,加之还有蔬菜大棚,可以说我国常年可供应的蔬菜品种是非常丰富的,保证居民的蔬菜价格平稳是有可能实现的。但为什么还是会出现如此大的波动呢?个人愚见有以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并非单一解决一因素就能奏效:
一、农业生产处于转型期
我国现在有农业返回集约化的趋势,因为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及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以前分田到户,自给自足的阶段,已逐渐显现出弊端,小农户无法机械化,生产效率低。所以现在又转回大户生产,但是整个环节的链条还完全不成熟
二、相关专业的服务性机构缺乏
虽现已出现多个生产大户,但是我们这些大户却难于捕捉市场信息,无法把握市场规律。比如是不是可以建立个数据库,分析一下全国各个时期的各地可能适合生产的状况分布呢?或者有相关部分协助指导订立生产合同呢?先保证几个平民百姓常食用的蔬菜品种的生产,其他所谓的大棚生产,有的是特菜类的,只是满足小部人的需求而已。如同大米有相应的生产补贴,有指导性收购价,是否普通的“大菜”也可研究出类似的政策呢。如我和县城的糟菜厂订立了合同,虽然生产盖菜的利润很低,但是还是有利润的,如果市场好时,利润就自然升高了,至少不会出现亏本状况。要是大白菜、包菜、玉米及土豆之类的大综农产品能有个相关的种植保障,我想农户也较易理性种植,市场或许也能有序。不会出现关乎民生的农产品也大起大落
三、土地利用的不合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用地也日益减少,好的平坦的地块才适合机械化生产,但是往往这又是商业的好地,好的地本来就不多,工厂的进驻除争夺了土地资源外,也一起争夺人工,并且还可以污染水资源,使生产变困难。
四、大户发展瓶颈
现在真正的种植户,往往会有资金瓶颈,但是却无法得到相应的扶持。因他们:没有固定资产,没有公司名字,也难有担保人员,所以也难于得到相应的优惠贷款,也就难于真正的机械化等一次性投入大,但是可以减少成本的生产方式的使用。同时相应的好政策,这些大户也就难以得到享受。可是近年来,有些农业设施盲目建设,也出现了类似的“建设重复,资源浪费”的现象,并且有些“生产大户”并没有真正用好政策在于生产上。现阶段,农业生产公司的扶持是必要的,但是真正的生产大户及小农民也不容忽视,这些是真正的生产主动力。怎么解决生产瓶颈也是该探讨的课题
五、物流成本上升
入城的蔬菜一般得经过多个周转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口中。这中间的多次搬运,既增加了运输成本,同时又造成了更大的蔬菜损耗。最终出现了菜地批发价很低,但是餐桌上高价的现象。虽国家后来也出台了部分农产品不收过路费的好政策,不过如今蔬菜基地自行组织销售至客户的还是极少数,因而这一好政策对稳定菜价的好处还没能较好得到体现
国家近些来年,也相应出台了众多惠农,支农政策,但由于影响农产品的价格因素众多,单一的政策也难于起效。希望能逐渐完善,使这些好的政策能与我国的生产状况较好地结合,也能稳好8亿多的农民。农民进城是一条路,要是农民可在农业上自己耕耘出一片天地,是否这是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案呢?


此文为2011年写于我个人的QQ空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