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交产品:三大技术趋势下的思考
为了回答我同事的一个问题,我想分享一些我对未来社交创新产品的思考。具体来说,我认为有三个技术趋势将改变我们与其他人的交流方式。我对
为了回答我同事的一个问题,我想分享一些我对未来社交创新产品的思考。具体来说,我认为有三个技术趋势将改变我们与其他人的交流方式。
我对今天已经很流行的产品更加感兴趣, 因为对于我来说,那些未来可能受欢迎的产品太难以接近,比如说drones和Oculus。但是我也觉得改变人们生活的社交产品来自于新技术融入主流社会。例如,Twitter利用了SMS和手机的出现,Instagram抓住了联网照相机高速增长的机遇,等等。所以多关注未来趋势也是很重要的。
新的新闻订阅方式
不久之前,我和一个排名前五的社交网站的CEO聊天,我们谈到了智能手机对消费类产品的影响,包括联网的移动照相机带来了Instragram,获取联系人功能带来了WhatsApp和Snapchat。我们不约而同的注意到了一点,但是还没有被各大社交产品用到的功能,那就是:
锁屏可以成为新的新闻订阅方式!
运用这个新方式,你可以在单个app的层级之上推送新闻内容。不论你开手机时首先点的是哪个图标,也不论你每天要查二十次之上的服务是什么,你用智能手机时第一个看到的就是锁屏上推送的内容,而不是Twitter、Facebook或者Instragram。
我有一个强烈的预感,我们将要有一个改变内容推送方式且影响巨大的社交服务产生,它既改变发送的内容、时间,也将改变内容发送者和接受者。内容推送有很高的转化率,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设置,可以选择用户喜欢的内容推送,也可以实时更新最热门的内容。
你的位置
尽管我们都揣着有定位功能的电脑,但现在还没有主流的社交服务能全面解决你的定位问题。Foursquare快要做到了,但是还没吸引到一些关键用户群,而且它更多关注在发现不同的地方而不是在社交上。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以地理位置为主的平台在吸引郊区高中生上还有巨大的机会。
详细来说,大多数定位社交平台把物理位置或地点摆在中心位置。
他们的“定位”更多指的是“地方“而不是”人“,即使后者才是我们真正关心的。
比如说你可能想知道你的好朋友是不是在几个街区之外的一条街上,即使这不是个很重要的地方。
技术上的限制是以前为什么主要关注“地方”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但是蓝牙LE的引入可能会改变整个游戏规则。我最近去Facebook总部参观,在这方面我感受到两点:
- 我可以用蓝牙LE功能、通过手机上的app能听到你租的车的音响声音。“嘿,附近有个这样的东西,你想连一下吗?”“是的”想象一下那是个人而不是辆车!
- Chris Cox 告诉我埃及年轻人是怎么用蓝牙获得事件信息的,比如派对或者刚刚走过去的陌生人发布的消息,以及伊朗人怎么用技术组织抗议示威活动。
蓝牙 LE能提供极其精确的位置数据,而且让这些为用户所用。它把重心从“谁在这个地理位置”转到了“谁在我周边” – 这是个微小却又很重要的转变。不可避免地,我们将看到一个运用蓝牙LE技术把你周边的人和物连接起来的社交平台。
你的第一条推特
还记得你的第一条推特吗?那条推特应该是特别简单而且小心翼翼的吧。你在Instagram上的第一张照片应该也不是你最好的那张。随着你使用它们的时间越来越长,你可能已经很擅长发推特和grams了。我们期望更多原创的内容,也会在内容上更精耕细作。那么再提升一个层次,到我们手机上各种各样的app上来:
早期在iOS和安卓上支持简明媒体内容的app发展很快, 比如Twitter, Vine, Instagram, Snapchat。在那个时候是可行的,因为我们只短暂的用手机。但现在我们一整天都在用手机(即使是我们呆在床上的时候,我们也是用手机而不是手提电脑)。而且我们已经习惯在小屏幕上打字和创造内容。我的预感是将来会有更多生产长媒体内容的工具出现 – 尽管这与我们一直以来的潮流相反。
这更多是社会而不是技术的发展。我相信在手机上会更多地生产长篇内容。
几个数据:
- 在照片存储领域, Instagram的主要创新在于创造及筛选内容,这也被认为是它成功的主要原因。之后的app,比如 VSCO Cam,也开始流行起来。
- 在写作领域,在网页上写作的创新工具正在流行,包括Medium, Svbtle, Vox, BuzzFeed, 但是还没有人在手机写作上做出创新。
- 至于视频,大家都知道视频将在手机上大放光彩,特别是网络连接速度大大提升之后。YouTube 主要关注移动消费, Vine 六秒钟视频既是创新但也限制了以后的发展。
随着我们在智能手机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们对高质量的内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相应的,我们需要更多能在手机上写文章,制作照片和视频的工具。
内容推送、蓝牙LE以及内容生产工具 – 这就是我预测的社交产品的未来发展方向。你觉得呢?
翻译:文宇妮
翻译自:Medium
[本文作者Josh Miller,i黑马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hm@chuangyejia.com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