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一个人英明神武的时代慢慢过去,80 后创业者更有分享精神
2014-08-02 19:29 创业者 企业家 80后 分享

80后成为创业新生力量,正在改写中国的商业格局。i黑马分享的这篇文章,本文作者李志刚在跟近十位80后创业者交流后发现,80后创业者更具分享精神,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80后成为创业新生力量,正在改写中国的商业格局。i黑马分享的这篇文章,本文作者李志刚在跟近十位80后创业者交流后发现,80后创业者更具分享精神,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014 年以来,我见过数十位 80 后创业者,和其中的近十位深入交流过,有朋友问我,你觉得 80 后创业者有哪些特质?这些年我采访的企业家,明显可以分为两个时代的人,一拨是 50 后、60 后,一拨是 70 后、80 后。

现今,80 后已经是创业的新生力量了,朝气蓬勃,正在努力改写中国的商业格局。他们是颠覆者,不过,50 后、60 后的企业家们,当年创业的时候何尝不是颠覆者?虽然这两代人做的事不相同,但都是代表着那一代人最具活力、勇气的商业精英。

要说 80 后和他们的前辈之间的差异,我觉得在气质上明显表现出来的是,他们更具有分享精神。是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基本过去了,现在是依靠团队开拓事业的创业时代。

自然,他们的前辈也有团队,哪一代的企业家都是需要团队来执行战略、扎扎实实地建立起自己的商业世界。我采访过的老一辈企业家也会强调团队,但始终是和 80 后的创业团队是有差异。前者是自上而下的,企业家是这个公司唯一的权威,比如我曾经采访过的柳传志、张近东、黄怒波等企业家,中国社会数千年父权文化在他们身上有明显的体现。他是这个团队的大家长,他几乎没有可与他平等对话的合伙人——即使是他的兄弟在公司中,也明显地与他有着因权力带来的等级差异。

我在采访的时候明显在一些细节上感受到。2013 年我在南京待了 20 多天,对苏宁的高管层进行过全方位的采访,他们对张近东永远是非常的尊敬,张近东每天晚上 1 点才睡觉,第二天 6 点就起床开始工作了,他的高管们也始终和他保持步调一致,一年 360 天基本无休息。我四年前采访黄怒波的时候,采访公司的高管,一开始那位副总总是说一些套话,顾左右而言他,翻来覆去就是黄总多么好,我急了,一拍桌子就对他说:某总,黄总告诉我,让你讲真实的故事。这下他才放松下来,挤了一些故事出来。

在 50 后、60 后的企业家那里,你明显感觉得到,企业家比起他的高管、他的员工更敢讲,更真实、更鲜明。你也会发现,讲到公司的发展,总是归功于企业家一个人的英明神武。

但是,在 80 后那里,稍微深入了解一下公司,你就会发现,公司能够取得一点成就,与身为 CEO 的创始人本人能力紧密关联,同时他的创业伙伴、这家公司的合伙人扮演的角色恰好弥补了 CEO 本人的短板。

因为这些地位更为平等的创业伙伴们,也会更为坦率地分享公司发展的故事,包括内部发生的冲突、矛盾。CEO 也不会讳言自己犯的错误,也会坦率谈起其他合伙人对这家公司的贡献。

我在《豌豆荚的秘密》一文里,谈到了豌豆荚三位合伙人之间出现过的矛盾,为着估值 10 亿美元的豌豆荚卖还是不卖,1985 年出生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王俊煜在没有沟通的前提下公布了不卖。这让负责技术的联合创始人冯锋生气,他觉得不沟通是不对的。王俊煜后来郑重向冯锋道歉,深入交流之后,豌豆荚的三位合伙人再次达成了一致,做一家独立的公司。我怎么知道这个故事的?另一个联合创始人崔瑾给我讲的。

就像王俊煜后来在发给我的微信里所说:我觉得我们可以讲一个更真实的故事,对自己的回忆也更珍贵一些。

豌豆荚不是个例。滴滴打车的创始人兼 CEO、1983 年出生的程维,直率地承认他创业的时候对技术一窍不通,也没有任何熟知的工程师。滴滴打车的软件一开始是外包给别人做的,据说是一家中专教软件的老师带着学生做的。这个技术短板直到他后来找到张博——滴滴打车联合创始人兼技术负责人,才解决掉。张博也为这个外包而来的软件擦了很久的屁股。张博也详细谈到当初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甚至你会在中层、基层员工那里听到真实的故事和看法。他们没有那么强烈的“为尊者讳”意识,而这种意识在 50 后、60 后的公司里是常见的。

管中窥豹。这种明朗、自信、认为很多事情可以摊在阳光下谈的气质,从根子来说,是因为公司不是 CEO 一个人的公司,公司是你的、我的、他的公司。只有一个真正相信团队精神、相信分享、相信共赢的创业团队,才能造就这样坦率、明朗的公司。

为何 80 后更相信分享?相信共赢?从外部原因来说,中国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很多年,股权激励经过这些年的资本市场教育,至少在关心创业的人这里都普及得差不多了。当下的创业者想吸引人才放弃在大公司的优渥待遇,冒着风险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必须在长期激励上给予足够的吸引力。不同于过去创造财富的模式来自于占有多少资源(例如矿产、地皮或者政府关系),当下创业者创造财富的源头来自于知识型人才,优秀人才是稀缺资源,来自创业公司的机会那么多,你不乐意分享自有别人乐意。

而这些创业者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豌豆荚创业不过 4 年,滴滴打车也不过 2 年,估值都是 10 亿美元上下。像他们一样年轻的公司,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会达到前辈们可能花费 10 年才能达到的高度。变化剧烈的市场,机会稍纵即逝。简单算算,从 2005 年之后,有多少波创业浪潮?视频、微博、社交网站、LBS、团购、O2O、在线教育、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有的创业公司默默无闻地消失了,有的创业公司爆红也暴跌。市场并未给与这些创业者足够的缓冲空间去学习成长,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抓住机会、站稳脚跟,他们必须有得力的伙伴快速捏合成精干的团队,弥补他们的短板。

不过,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我觉得,80 后创业者更具有分享精神,因为这是他们的本心,他们相信这个世界是能够共赢的世界,而非零和游戏。

毕竟,这些年轻创业者生长在最安稳的时代,物质丰裕,也没有经过残酷的政治斗争,他们内心安全感更足,对人性持有更积极的看法。他们也是看着安徒生童话、看着日本热血漫画、看着好莱坞电影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与世界的普遍价值观更融合。而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也是去阶级斗争、去政治化的,主张科学、主张理性,他们更相信世界有其通行的规律。如果说 60 后的企业家的公司治理带有权谋学的气息,在 80 后企业家这一带,他们更相信管理是一门科学,而非是帝王心术,而非是权谋。

这样成长起来的 80 后创业者,他们没有前辈们那么强烈的政治抱负、家国情怀,他们的驱动力更多来自于,践行自己对这个世界本质的认知,实现自我价值。

我和王俊煜有一场对话,他说: 和上一代企业家相比,他们做事的专注和面临竞争时的快速反应值得我学习,但是,可能我们这一代人相对更单纯一点,负担也会少一点,比如说我们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真的去打赢某场仗,也不是为了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霸主,我们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产品、服务比别人要好,这样才是我们给这个社会,给这个世界创造的新的价值。

我们也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年轻的创业团队,多为同事、同学结合起来的,因为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够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中深入了解、结成信任关系,那基本就是同事、同学。有的创业者甚至通过互联网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而成为创业伙伴。过去基于血缘、姻亲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渐渐被基于共同价值观和理念而取代。

(本文首发《绿公司》,作者李志刚,微信公众号:企业家观察(qiyejia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