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和P2P租车火爆:“分享经济”在中国是否可行?
2014-08-09 22:13 分享经济

i黑马注:近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来的现象——以拼车和P2P租车为代表的“分享经济”领域持续火爆。所谓分享经济,即出租私有物品,换取经济利益,这在曾经充满不信任的中国社会环境中很难实行,但互联网似乎冲开了一道口子,分享经济在中国的创业机会到

i黑马注:近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来的现象——以拼车和P2P租车为代表的“分享经济”领域持续火爆。所谓分享经济,即出租私有物品,换取经济利益,这在曾经充满不信任的中国社会环境中很难实行,但互联网似乎冲开了一道口子,分享经济在中国的创业机会到来了么?


——让我们来看黑马问答上的精彩回答。

 

王嘉明 - PP租车CMO 答:

事实上“分享”并不是最近才有的一个现象,早在airbnb出现的上百年前就有房东在报纸上刊登小广告将自己空置的房屋对外出租。然而这种现象在当时并不会像现在这样被热捧,甚至是创造出一系列的专有名词来描述它。追根溯源,限制或者说可以推动分享经济模式发展的因素有下面几个:

供给足够大

在早年,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足,社会上的资源普遍处于稀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有闲置资源来分享给其他人。而近年来由于整个社会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也相应提高,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很多闲置资源被浪费的情况。比如,PP租车正是抓住了社会上92%的汽车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这个社会痛点,匹配闲置汽车资源和需要用车的人,满足人们的用车需求。

交易成本非常低

如上文中提到的刊登小广告的方式虽然也可促成供求双方的交易,但是其过高的信息发布成本导致总体的交易成本过高。近年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这种共享经济模式提供新的机遇。在PP租车平台,车主可以完全无成本的将自己的爱车信息展示在网站上,而附件的租客可以方便的使用PP租车App搜索身边的闲置车辆,直接在App内完成搜索、预订、付款、取车等全部流程。类似于这种通过移动互联网来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共享经济的发展

信任机制门槛不能过高

由于很多情况下交易发生在彼此陌生的两个人之间,那么能否为双方提供一个增加彼此信任的平台和机制对于共享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例如在PP租车,平台首先确保交易的双方都是通过国家公安部信息平台的审核实名认证的用户;在此之上,PP租车建立了一套全方位的信用评价机制,鼓励用户为彼此打分评价。这些信息在帮助交易双方进行选择并做出决定时很有帮助。

人口密度大

这是在亚洲以及中国特有的一点。在北京上海这种人口密度极高的城市,闲置资源的分布也会相应的更加密集;比如,在PP租车上用户可以方便的在身边不超过1Km的范围内找到多辆可租的车。这种资源分布广所带来的便利性也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推波助澜。

以上四点正是共享经济在国内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另一方面,PP租车所属的共享经济模式在国内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大众消费观念的转变

国内大多数消费者对于分享总体上还是有所迟疑,特别是汽车这类较为贵重的消费品。为此PP租车一方面通过加强风险控制,包括和中国人保PICC合作提供高达百万保额的保险等措施打消车主疑虑;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教育不断的影响更多的车主并转化大众消费观念。

政府的态度

目前国内政府对于这种新兴的模式大多是鼓励以及观望态度,积极和政府沟通保持政策不会反弹也是PP租车运营中的重要一环。
 


唐若雨 答:

分享源于我们人类最古老的本能——合作、共享、慷慨、个人选择以及灵活多变。

具体的商业模式包括租赁、易物、交换什么的各种形式。很多最受欢迎的模式都是基于所谓的“双面市场”,该市场是由第三方研发、建立并维护的一个信息技术平台,其功能为共享各类经济活动信息。

拼车和租车,实际上异曲同工,一个租座位,一个租辆车。当然,不同分享模式面向不同的市场。

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改善,交换能够以更高效的方式完成。

至于分享经济在中国的机会,可以参考同类概念在美国的发展,比如Uber。当然,中国市场有自己的特点,拼车app就很有特色,迎合的是中国工薪阶层远距离通勤的费用和交通拥挤的问题。

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分享信息的精确匹配和用户信息的认证,分别解决是否足够实用和用户的安全问题。核心就是取得用户的信任。

机会显而易见:基于庞大人口基数的各种垂直领域的分享需求,真正切到用户痛点的产品一定会火。
 

更多精彩 问答,请登录i黑马问答社区ask.ihei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