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总编们辞职都去哪啦?
2014-10-23 18:58 媒体 总编

媒体总编们离开服务多年的媒体平台,会选择走一条什么样道路呢?i黑马总结发现,一般而言,三条路径是这些媒体总编们选择的:创业、换个地方做高管、继续做内容。

i黑马:10月 22日,资深媒体人、新浪总编辑陈彤的离职消息发布后,引起了媒体和商界的热议。在众人一边感慨“陈彤的出走代表着门户时代的终结”,一边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他将走向何方?”时,i黑马在【黑问】里发出了一个问题:假如陈彤要创业,他会做什么?

同时,老问题来了,媒体总编们离开服务多年的媒体平台,会选择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i黑马总结发现,一般而言,这些媒体总编们有三条可选路径:创业、换个地方做高管、继续做内容。
 

创业:从旁观者变成操盘手

在传统的印象中,媒体人应该是一群苦逼又屌丝的人。i黑马盘点发现,媒体总编们自主创业后,反而诞生了一个“高富帅”群体,而他们也为那些从事媒体行业却有心创业的人群树立了样板。

比起一般的职业群体,有过媒体经历的创业者有天然的优势,他们有宽广的视野、不断扩大的圈子人脉。此外,媒体人一般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对趋势的判断力。

话说回来,媒体总编们从财经商业界的“旁观者”变成操盘者,也存在明显的软肋。创业成功的前网易总编辑、YY语音创始人李学凌就告诫过正在创业路上的媒体人:“媒体人创业需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从需求出发,不能从概念出发;二是要从产品运营的细节里看问题,要做到脚踏实地,这点对小公司尤其重要。”那么,这些离职创业的前媒体人已有所成就的有哪些呢?
 

方三文

前媒体人身份:网易副总编辑

创业领域:财经网络社区——雪球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方三文曾是《南方周末》编委,而后到网易担任副总编辑。2010年方三文离职创业,创办了i美股和雪球,雪球目前已经是国内知名的社交投资网络。

方三文在网络媒体的经历,使得他了解到了评论以及UGC(用户产生内容)的强大价值。他曾经撰文表示:“在创办雪球之前,我曾经从事过8年的媒体工作,这个工作主要是靠特定的人(记者)、特定的工作(采访)去接近真相,从事这个工作越久,我对自己离真相的距离越来越没有信心。同时,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用户的参与起到的校正、补充作用却令我惊讶以至惊喜。所以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 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断开与发布者的链接,而最有价值的内容,往往是用户产生的,这就是所谓UGC。”

目前,雪球财经已经是对股市最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之一,新一轮融资估值约5亿美金。

牛文文

前媒体人身份:《中国企业家》总编辑

创业领域:创业服务平台——创业家传媒
 

创业家传媒创始人牛文文也是一位老媒体人,1991年加入经济日报社,2000年任《中国企业家》杂志总编辑。牛文文2008年离开中企,自主创业,创办《创业家》杂志。经过6年的发展,牛文文以《创业家》杂志为基础,逐步建立了一系列创业服务产品,如黑马大赛、黑马营、黑马基金、“代言”、在线路演等,成为中国第一创业服务平台。
 

李学凌

前媒体人身份:网易总编辑

创业领域:语音IM工具——YY
 

李学凌曾经是网易总编辑,并且在十年前就被誉为“京城IT名记”,在当时采访了张朝阳、雷军等尚处在发展阶段的大佬们。2005年6月,时任网易总编辑的李学凌辞职,拿着雷军的天使投资创办了多玩。2008年7月,他正式推出YY语音。因为媒体人的出身,使得李学凌对大众的需求有着特殊的嗅觉,他并不盲目跟随“山寨美国互联网”的风潮,而是从中国草根用户的真正需求去制作自己的产品,最终YY做到了“得屌丝者得天下”,2012年11月21日,YY语音的母公司欢聚时代登陆纳斯达克,打破2012年下半年中概股公司赴美上市坚冰。

李学凌的成功再次印证了媒体工作是能锻造一个人的人性洞察力的,他从IT名记到成功创业者的华丽转身,正激励着许多正在创业或想创业的媒体人。
 

把对媒体的爱进行到底

何力

媒体人身份:《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

创业领域:媒体——界面
 

何力由《中华工商时报》起步,先后效力于《经济观察报》、阳光传媒、《第一财经周刊》、《财经》和《全球商业经典》。

何力的新事业是转战互联网,“未来将创办一家全天候报道中国公司的原创财经网站和投资者社区”。这个项目就是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新媒体项目——“界面”。经过7个月的紧张筹备,“界面”于2014年10月上线。

“界面”是上海报业集团媒体融合和新媒体转型实践的一个新实验。除了作为控股股东的上海报业集团外,“界面”的战略投资股东包括两家金融股东——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一家PE股东——联想弘毅,两家互联网股东——小米科技、奇虎360,以及卓尔传媒。

作为上海报业集团财经新媒体项目筹备负责人,何力仍然留在媒体岗位上继续做内容生产,只不过从原来的纸媒转向了新媒体。界面一上线就获得了大量关注。
 

刘洲伟

媒体人身份:《21世纪经济报道》总编辑

创业领域:新媒体
 

刘洲伟2000年10月与同仁一道创办《21世纪经济报道》,任常务副主编;2003年1月出任《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2013年7月8日,他在微博宣布辞去21世纪传媒执行总裁及其他相关职务,并在新媒体方向再次创业。2013年11月19日,刘洲伟的新媒体项目比特金融发起了大规模招聘。但是,刘洲伟对自己创业项目所谈甚少,多感叹“创业是一件苦差事”。

2014年7月,橙子财经最先发布爆料称,知名媒体人刘洲伟将出任前海传媒CEO。随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进一步确认这条消息,并称“刘洲伟确认去前海传媒 ,比澎湃更具关注力”。


做高富帅的公司高管

有的媒体大佬从媒体行业离职之后,选择转到其他行业做高管,但新工作也往往和媒体圈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一般是负责市场、媒体或政府关系的副总裁。这些离职的媒体大佬们正好可以利用在媒体圈积累的经验和资源为新的职业生涯提供助力,而且往往可以从新的职位上获得不错的个人收益。以此看来,总编们辞职到其他公司任高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下就是一些从媒体圈离职而跻身大公司高管职位的典型例子。
 

朱德付

媒体人身份:《京华时报》总编辑

任职大公司:阿里巴巴
 

2008年10月,朱德付因为个人原因辞去《京华时报》总编辑之职。2009年5月5日,朱德付创办《中国周刊》。

2010年3月1日,阿里巴巴宣布,资深媒体人朱德付正式加盟阿里巴巴并出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同时担任阿里巴巴集团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朱德付同时会出任阿里巴巴集团与浙江报业集团共同打造的全新媒体《淘宝天下》的董事总经理,和即将与浙江出版集团共同发行的《天下网商》杂志董事总经理兼总编辑。另外,朱德付还会兼任中国雅虎总编辑。马云对朱德付寄予厚望,希望其可以发展阿里的多媒体业务。

2012年3月,朱德付被调离杭州总部,不再负责阿里巴巴的媒体业务,转向北京负责阿里集团的公益慈善事业。
 

陈彤

媒体人身份:新浪网总编辑
 

日前宣布从新浪离职的陈彤(老沉)独家回复i黑马:“离职后不会创业,会继续做高管”。有传言称,陈彤将加入小米任市场副总裁,年薪500万,不算期权股票等收入。随着小米对市场公关需求的加大,需要老沉这样有资源和人脉的人来维护。但这一消息目前并未得到证实,而陈彤下一步会选择哪家大公司做高管仍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