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关键词探究国产好剧是怎样炼成的?
2014-11-05 11:42 国产剧 好剧

2014年秋,《北平无战事》来了。这部中正严谨的历史剧,一开始就把目标受众定位于对严肃历史感兴趣的高教育背景群体,未曾想到播出后却吸引了各界的关注目光。历史控考据控热火朝天地讨论,甚至将分集笔记、科普帖、解密帖等以往独属于美剧的专利献给了它

2014年秋,《北平无战事》来了。这部中正严谨的历史剧,一开始就把目标受众定位于对严肃历史感兴趣的高教育背景群体,未曾想到播出后却吸引了各界的关注目光。历史控考据控热火朝天地讨论,甚至将分集笔记、科普帖、解密帖等以往独属于美剧的专利献给了《北平无战事》。一大波年轻观众也沸腾了,刘烨与祖峰之间若有似无的革命基友情,女观众喜闻乐见的“暖男”和“小鲜肉”,“报告建丰同志”、“混账王八蛋”等剧中角色的口头禅都纷纷登上微博话题热度榜。

《北平无战事》由编剧刘和平(代表作《雍正王朝》)历时六年创作,选取1948年国民党推行货币改革作为历史结点,共产党、国民党、铁血救国会等多方势力,或潜伏、或正面交锋,在短短几个月的时空里,通过对多股势力、多个人物殊死较量的深刻描写,将叙事的张力推向极致。

一部原本并不被业内看好的“反市场”严肃剧,不仅收视和口碑一路飙升,还聚拢了大批对国产剧并不感冒的观众,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无独有偶,同期另外两部抗日谍战题材的高分国产剧也分别在各自战场上杀出重围,吸引了普通观众与评论者的纷纷点赞。《红色》聚焦1937年淞沪之战后,以上海沦陷为背景,以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市井传奇勾勒出大时代的轮廓;《战长沙》则首次选取了“长沙会战”这一中国抗战史上的重要节点战役,一段沉重却不常被提起的历史,裹挟在家族抗战题材之下,骨子里流淌的却是青春偶像剧的血液。

不靠绯闻,不靠炒作,不刷下线,却在微博、朋友圈引发“全民安利”的盛景,这三部国产剧被网友赋予一个共同的名字:国产良心剧。

制造一部国产良心剧必不可少的六大关键词

炼成一部众口皆碑的国产良心剧有多难?求新求变的创作热情、认真敬业的拍摄精神、酣畅淋漓的表演状态……制片、编剧、导演、演员甚至是观众,都在一部好剧的诞生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1:智商——不侮辱观众智商

在各种狗血剧情狂轰滥炸的国产剧荧屏下,很多观众都已经被逼得不得不通过美剧来证明自己的智商了——特别是国产抗战剧,种种逆天到近似科幻的桥段,更屡屡受到观众诟病。如今,对于鉴别国产好剧的标准也在无形间“低到了尘埃里”,只要基本无雷,就算对得起观众,但凡再尊重点观众的智商,叙事合乎逻辑,就可以拿到及格分了。

《北平无战事》《红色》《战长沙》三部剧分别截取了不同时段的中国近代史,而它们最为突出的共性就是不雷人,剧情没什么Bug,谍战桥段即便达不到烧脑的程度,也得故事逻辑性强经得起推敲。其中尤以七年磨一剑的《北平无战事》剧本尤甚,打造过“王朝”系列的金牌编剧刘和平在创作时翻阅了多少历史资料,甚至是许多无法公开的秘史,作为观众,看这部剧的时候起码要抱着读一本书的心态,了解下什么是七五学潮,什么是铁血救国会,什么是孔雀东南飞,才有机会加入到探讨剧情的队伍中来——诸如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一个人赤手空拳撂倒敌军一个连这样的情节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推理谍战剧《红色》没有此前同类题材电视剧常见的俗套情节,而是巧妙利用化学、医学、物理等学科知识严密布局,通过环环相扣的悬念来推动故事发展。例如《红色》第四集中,女主角田丹制造了一起“意外爆炸案”:用方糖卡住弹簧门底部,把输液架摆在适当位置,拿走医生的近视眼镜,让他错把乙醚当成蒸馏水加入消毒锅,在离门不远的地板上放倒蒸馏水瓶,几分钟后,方糖被流出的水融化,弹簧门撞倒输液架,倒下的架子撞歪消毒锅,锅里的乙醚突然发生爆炸……这一段被很多观众纷纷点赞,称有看英美剧的“烧脑”感。这个情节虽然看起来夸张了点儿,但至少一看就是创作者动脑子想出来的,比起其他同题材作品中常见的“美人计”高明多了。

在整部《红色》中,类似这样的高智商案件有十几个之多,该剧编剧及投资人徐兵阅读兴趣很杂,除了热衷悬疑推理小说,也积累了不少理工科方面的知识,用他的话说,剧中的这些案件,都是“用脑编出来的”。

而对于导演杨磊来说,要想把这些高智商案件呈现出来,也颇费了番功夫。据他介绍,为了保证剧情的严谨和真实,《红色》剧组中有一个专门的视觉导演组,每天像搞科研一样,琢磨各种物理和化学反应,剧中呈现的所有案件,都在拍摄前经过了模拟实验。

关键词2:角度——找准切入点

在国产电视剧的长河当中,抗战剧占据半壁江山,近年更是泛滥成荧屏的一大灾难。由于缺少新颖的剧本和题材,一部部跟风之作纷纷上马,不仅视角单一,思维僵硬,而且程式化日益严重。试想倘若每部抗战剧都在讲高大全的英雄奇侠一边杀敌一边浪漫,那未免也太过无趣。究竟如何拍,用什么角度拍,才能够脱颖而出,是创作者面临的大难题,近期这三部国产口碑剧无疑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战长沙》把严肃的抗战历史剧和浪漫的偶像爱情剧这两个相去甚远的元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北平无战事》最特别之处在于从经济角度切入,讲金融贪腐,谈币制改革,直面历史,突破禁忌,节奏从容,小火慢炖,涉及到的反腐更是让这部剧的“现实”意义更加凸显;《红色》作为一部披着抗日外衣的“神剧”,侧重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既是勾心斗角步步为营的谍战片,也是老上海弄堂鸡毛蒜皮柴米油盐的生活片,同时还是风花雪月浪漫委婉的爱情片;《战长沙》不像以往抗战剧那样热血激荡,而是着眼于个人情怀的细腻笔触,表面包裹在家族抗战题材之下,骨子里流淌的其实是青春偶像剧的血液。

关键词3:画面——精良的电影即视感

从耗资1.3亿的《大秦帝国之纵横》,到投资2.4亿元的《楚汉传奇》,不知不觉间,电视圈也一脚迈入了“亿元时代”。《北平无战事》投资高达1.5亿,在国产电视剧中已属豪华大剧。最重要的是,由于演员们纷纷自降片酬出演,真金白银全落实在制作上。四台最高规格的艾丽莎高清摄像机投入拍摄,比例高达2.25:1的变形“宽荧幕”规格,服装、道具、化妆和布景都完全按照剧本一一还原,剧组不仅盖房子、搭兵营,在铁轨上建火车站,甚至还自己种了片玉米地,最终“砸”出了置身影院大银幕前的即视感。

《红色》虽不及《北平》这般“财大气粗”,但在还原老上海风土人情方面亦是尽心尽力。高速摄影与慢镜头的合理运用大大提升了观赏度,尤其是对男女主角感情戏的处理,温一得十分赏心悦目。同样,《战长沙》战争场面虽少,但大都制作精良,最为人称道的是该剧对于意象细节的讲究非常用心,从湘潭老家祠堂的蜡烛到全家人饭桌的变化,无一不是为剧情服务。各种景别与配乐之间的呼应,就是作为电影镜头也丝毫不觉违和。

关键词4:表演——强强碰撞的演技博弈

近期越来越多的明星大咖选择了回归小荧屏,而坚守在电视剧领域的国宝级演员也一直在奉献着令人血脉偾张的表演。《北平无战事》是一部男人戏,着力点在于塑造人物群像,演员阵容中囊括了两次金鹰奖三届飞天奖视帝陈宝国、百花奖影帝王庆祥、飞天奖视帝焦晃和程煜、柏林影帝廖凡、金马金鸡双料影帝刘烨,集齐了六大影帝视帝。就连年轻一辈的祖峰也是曾经担任过北电表演系老师的演技派,个个念起台词来都是表演教科书级别的,看他们之间飙戏能不过瘾么?

值得一提的是,老戏骨之间的飙戏先声夺人,将整部剧的表演水平线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同时还给更多新鲜面孔留下了空间,来展现意料之外的惊喜。比如现今已晋升为“北平双帅”的王凯和孙之鸿,前者从《丑女无敌》中的娘娘腔成功转型为制服美男,后者原本连自己的百度百科介绍文字都没有,如今却以“冷面秘书”的形象杀出一条血路。

出演《红色》男主角徐天让活跃在话剧舞台上的张鲁一被更多观众“发现”,网友昵称他“天哥”

同样一夕爆红的还有《红色》男主角张鲁一,他在剧中饰演的徐天被广大群众成为“抗战版福尔摩斯”,作为国产电视剧少见的病弱闷骚装怂宅男型抗战剧男主角,看似文弱,实则身怀绝技——战斗力爆表,智商爆表,情商爆表,专心程度爆表。一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的他,对于很多观众还算是新面孔,剧集刚播时,大家都在吐槽“男主脸好长”,可是播到最后,众妹子都纷纷高喊着“天哥娶我!”男二号周一围作为“抗战版华生”同样人气不俗,热血又卖萌的小眼神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哈士奇”。

《战长沙》的男女主角分别是多年来出演仙侠剧的偶像男星霍建华和凭借《家有儿女》为人所知的90后童星杨紫,看似与抗战剧不太沾边的两人凭借此剧双双升级为“演技派”。霍建华在剧中满眼都是戏,《南方都市报》甚至点评“这真的是霍建华拍的最对得起他长相的一部好剧”。而杨紫对角色前后的成长拿捏也是自然精准,令人刮目相看。

关键词5:角色——大时代里的小人物

近年影视剧愈发注重小人物做主角的“接地气”之感,即便到了高大上的抗战剧中,一味的英雄主义也不受普通观众待见。相对于热血理想的方孟敖(刘烨饰),《北平无战事》中命运飘摇个性突出的小人物往往更让人揪心——譬如剧集前半段隐忍克制的崔中石(祖峰饰)的命运最令观众牵挂,后来粗俗却不失江湖仗义的马汉山(程煜饰)更是抢戏十足。

在表现“烟火气”方面,《红色》可以说是个中翘楚,该剧的政治意味极淡,立足点也从来就不是任何高大上与伟光正的情怀和主义,而是放下姿态,低到市井里,低到里弄中,低到平淡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来。男主角徐天尽管拥有非凡观察力和推理能力,但却是个一心只相当菜场会计的“晕血”男主角,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做人没意思啊!”“完事了吗我想回家!”“你们别扯我进去好吗?”“我还要给我娘做饭呢!”丝毫不见以往抗战片男主的高大上姿态,平凡的就像邻家小哥。

抗战剧往往注重宏观大场面,《战长沙》截取的时代背景非常大,但着力点却非常小,以独特的微观视角将时代大背景浓缩到小家庭中,通过以小见大的质感再现战争下的世间百态,从而让这段历史有了更加贴近观众的一种生活化的真实感。

关键词6:留下弦外之音

“浮云散,明月照人来”到底是几个意思?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必然是掷地有声、余音绕梁的,除了观看过程中的酣畅淋漓,也得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思考和解读空间。《红色》剧名直白,丝毫不加矫饰,却远比最初拟定的另一个名字《血色孤岛》意味深长。对于男主角徐天来说这抹“红色”究竟意味着什么?创作者给出了太多可供琢磨与猜度的细节,连同着剧中出现的名曲《断翅的蝴蝶》唱的“桃花落呀,杏花开呀,好好地待他,好好地过呀”,都成为观众热议的对象。

《北平无战事》编剧刘和平曾说,他希望观众每看一遍都能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剧中很多桥段设置,都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比如崔中石和方孟敖常听的那首“浮云散,明月照人来”,比如梁经纶(廖凡饰)口中常说的那句“古老的夜晚和远方的音乐是永恒的,但那不属于我”,究竟表达了角色和创作者怎样的愿景与暗示?恰如“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阐释。

除了掉书袋背诗,全民普及文艺历史,《北平无战事》之所以成为热门话题,更在于它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那就是中国现在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力度反腐之下,而国民党政府退败前因腐败导致最终倒台的那段历史,很容易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以史为镜”留给观众的触目惊心之感,对于该剧成为一部现象级剧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国产良心剧的前景展望:全民来安利不怕巷子深

很多人都有根深蒂固的概念,觉得国内主力电视观众很“低端”,甚至不少创作者都这样想,因此导致雷剧大行其道。但《北平》一开始就把目标受众定位于对严肃历史感兴趣的高教育背景群体,相信抓住了他们也是很大的基数。《北平》开播之前着实让很多人为其捏了把汗,特别是在该剧历经七轮撤资,首轮卖片也不顺利的状况下,甚至有不少悲观的业内人士预言这部曲高和寡的高冷之作,很可能会遭遇同许鞍华执导的国庆档传记片《黄金时代》一样的凄凉结局。

幸运而意外的是,《北平》火了。收视和口碑一路飙升,很多对国产剧并不感冒的观众,开始热火朝天地讨论这部剧,甚至分集笔记、科普帖、解密帖等以往独属于美剧的专利,这次也被网友们献给了《北平》。

虽有大批观众自发在网络上为这些好剧卖起了“安利”,但作为近期的现象级剧王,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不少“苛刻”而负责的网友诟病《北平》节奏过于拖沓,编剧在感情戏的处理上也很令人出戏,刘烨、沈佳妮等年轻演员的表演遭受质疑,还有人吐槽该剧“倘若砍掉一半的长度就真正属于精品之作”了。《红色》中的男性角色普遍很招人爱,但观众对剧中女性角色的各种挑刺也十分犀利。至于颇有些偶像剧范儿的《战长沙》,更被质疑“打着抗战的幌子玩言情”,距真正的经典之作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

叫好与挑刺并存,意味着关注,也意味着更多高水平观众向国产剧的回流。在营销手段唯恐不够“过火”的今天,其实早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北平》《红色》《战长沙》这样深藏不露的口碑剧得以默默发酵,为国产剧挣回了颜面,也挣回了热度,无疑更为这些国产良心剧本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应。随着后续反响逐渐挖掘,经济价值也将逐渐升温,二轮、三轮播出时的市场潜力也必将显现出来——这些都让我们相信,真正的品质之作是不会为这个看似浮躁的市场所排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