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2.0时代,从孵化项目到孵化人
2014-11-10 19:39 创业

i黑马:在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之下,“创业”不再只是一个名词,是真正转化为了动词,而资本的助推也造就了新一轮创业的热潮。高频率的融资项目宣布轮番而至,每个细分领域都能找到市值几亿美元的公司。起初,优质的项目优质的人是那么的寥寥,有着庞大资金的

i黑马:在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之下,“创业”不再只是一个名词,是真正转化为了动词,而资本的助推也造就了新一轮创业的热潮。高频率的融资项目宣布轮番而至,每个细分领域都能找到市值几亿美元的公司。起初,优质的项目优质的人是那么的寥寥,有着庞大资金的VC机构,在为数不多的项目计划书中更是难以找到,让人更眼前一亮的可持续发展项目,于是BAT帝国的崛起顺理成章变为唯一趋势,投资机构也只能跟投,做一些助力和锦上添花的事情。

 

”创业”的地标性城市——硅谷是一个充满各种可能、诞生过无数奇迹的地方。从旧金山湾区沿加州101号高速公路至圣何塞,在著名的“硅谷大道”两侧,驻扎着数千家科技公司、投资机构和孵化器。作为全球创业和高科技引擎,有人把硅谷的成功,部分归于“制度性框架”,可以这么理解,这个制度性框架的精髓,就是孵化器模式,产出了众多的新概念、新公司和创业者。于是硅谷式创新精神+中国大市场=奇迹。把孵化器模式导入中国,鼓励创业者坚持自己的理念,发展自己的项目,于是一大批孵化器项目的开展激发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创业高涨情绪,中国迎来了创新精神高峰期,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主动通过技术或平台搭建,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模式,让社会变得更智慧更智能,这是一个全民创业的时期,中国正式步入创业1.0!

创业如何回归本质

1987年中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成立到现在,中国各种孵化器的数量有1500个之多,国家级孵化器,微软创投加速器、创新工场、联想之星、3W咖啡等新型创业孵化器。它们提供几个月不等的免费办公场所,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和辅导,融资洽谈等。很大程度上,它们加速了初创企业的成长和成功率。中国的制度性框架,正越来越成熟,但和硅谷仍有巨大差距。20年前的俞敏洪创办新东方时,创业被看成不务正业,被人鄙视;15年前马云做阿里巴巴,被当成骗子和疯子。中国的前几代创业者,他们成功,更多是靠天时、地利、人和、胆识。而今天,创业者在各种孵化器、投资机构的推动下,成为更幸运的一代。但是,随着中国大量的孵化器项目启动,随之增涨的也是各种各样的创业项目,很多人说现在不再是创业者跟着投资机构屁股后面找钱,而是投资机构拿着钱追创业项目的时代了!并且罗列了很多案例,但是笔者思考的是,这真的是好的趋势么?笔者姑且把“增涨”看为是“膨胀”,虽然众多优秀的年轻创业项目层出不穷,但真的达到可以全民创业,加速构建孵化器基地的程度了么?很多创业项目轮番死掉,有限的基金,有限的投资机构,最重要的是,有限的市场,有限的用户,却有大量的创业项目!笔者认为,某种程度上,我们是不是纵容了失败呢!浪费了孵化器提供的物资,还耽误了大量等待进驻的创业项目!创业1.0时代——创业项目拥挤,但资金有限,出路在哪儿呢?

过去几年,国家陆续出台文件,仅2012年就连续出台两个文件,要把创业教育纳入传统大学的课程体系,从源头的学生扶持创业。特别是,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式很严峻,以前很抢手的MBA都会面临就业压力,所以,创业将是一个承载年轻人梦想的出口。而创业项目的核心是创始人,如何做到抓住创业核心,顾名思义就是抓住有有能力的核心创始人!大家都在本着鼓励创业的心态在传播正能量, IDG资本合伙人李丰就表示过,知道年轻人创业会失败,但是我们感动的在这样的年纪能做这样的事情!

创业孵化的核心是人

尽管创业者大潮汹涌澎湃,但成功者仍然是少数派,这是不得不正视的现实。初创公司的自然状态,就是走向死亡,大多数初创公司在早期阶段,需要好多奇迹才能逃离这种命运。对创业这件事儿来说,资本、孵化器等外在因素,属于锦上添花,创业的核心,还是创业者本身,人要比他们的idea和商业模式构思更重要,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创业者,具备了与成功密不可分的特质,不管他的想法多么简单,甚至不太靠谱,搭上一个不错的团队,他都可能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甚至惊人的成就。尤其是对于那些年轻创业者,当他们在经验、资源、战略眼光等诸多不足的创业初期,什么对他们才更重要?

一个具备创业潜质的人是最值得孵化的,他们将是未来经济型社会的中坚力量,新一轮的商业帝国将属于那些有独立思考能力、对行业有前瞻性和深度探究,具备自信、自我驱动力和主动学习的创业者。笔者认为,真正的创业2.0时代来临了!

本文为于千智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