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rathon孕育的车库里的流水线
2015-01-18 13:36 车库 makerathon

车库文化可以说是创客文化的起源。不仅如此,硅谷的许多商业巨头也都是从车库起家,如苹果。然而,从车库里小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到大型工厂的批量化生产,这个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个尴尬的过渡阶段:小批量生产。问题是,初创团队如何敏捷应对小批量生产呢?

i黑马:车库文化可以说是创客文化的起源。不仅如此,硅谷的许多商业巨头也都是从车库起家,如苹果。然而,从车库里小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到大型工厂的批量化生产,这个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个尴尬的过渡阶段:小批量生产。问题是,初创团队如何敏捷应对小批量生产呢?
 


这篇文章在草稿箱里积灰有几个月了,一直都是一些零散的想法和素材,但总是没法把所有的片段组织起来,犹如缺失了拼图中最重要的那一片。直到昨夜看到了朋友圈里的一个视频——Makeblock第八届创客马拉松(Makeblock 8th Makerathon)。说来惭愧,关注国内的创客运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居然到现在才看到这个两个月前发布的视频:

 


回到标题——车库里的流水线,想必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美国的车库文化。车库文化可以说是创客文化的起源。许多美国人都拥有自己的车库,为了维护车子,车库里经常有一些工具、零件和设备。随着车辆的使用,许多新零件和设备慢慢被放进车库,久而久之,车库就慢慢开始扮演“家庭实验室”的角色。在美国商业大片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车库。

不仅如此,硅谷的许多商业巨头也都是从车库起家,如苹果、谷歌、惠普、亚马逊……多不胜数。据传苹果公司创立不久的时候,乔布斯发动全家在车库里完成了 Apple I 的生产和组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也提到作者本人从车库里开始制作 3D Robotics 的第一批产品。

然而,从车库里小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到大型工厂的批量化生产,这个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个尴尬的过渡阶段:小批量生产。通常是数百或是上千的数量,工厂一般不接受这样的小订单,而对于初创团队来说,工作量又太大。在中国,或者更精确地说是珠三角——其中又以深圳为典型——可以找到许多的小型加工厂来完成 PCB 和普通零件的小批量。但是测试、装配、打包等环节却是避不开的。

那么问题来了,初创团队如何敏捷应对小批量生产?答案显然不是蓝翔,笔者为了寻求这个答案也曾踏破铁鞋。

既然没有答案,那只能是尝试着分析情况和寻找线索了。我们常说这是个“从比特到原子”的时代,对于硬件行业中的许多现象,都能从软件行业中找到其“共轭”现象。当然,软件中不存在批量制造一说,但是我们发现软件测试与硬件制造有许多相似之处。软件行业对批量化软件测试的解决方案是:自动化测试。由高级测试人员编写测试脚本,然后由计算机完成大量重复而枯燥的测试操作。

等等!这在传统制造业中早已成为共识了,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的阈值后,使用机器来代替人类完成重复劳动可以降低成本。然而硬件机器比起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来说,成本要高出几个数量级,这也正是导致我们所遇到的问题的根本原因。看起来此路不通,但是不要气馁,我们先做几道数学题来放松一下大脑。我们把使用自动化设备涉及到的总成本称为“自动化成本”,那么有:

自动化成本 = 设备成本 + 运行成本

运行成本 = 运行时间 * (维护/能源费用)

设备成本 = 设计成本 + 物料成本

设计成本 = 设计时间 * 工程师时薪

于是:

自动化成本 = (设计时间 * 工程师时薪) + 物料成本 + [运行时间 * (维护/能源费用)]

看起来其中的每个变量都是难以减小的,特别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设计时间,设计出一台成熟的自动化设备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但是——谁能想到,我们可以在一天之内设计并组装好一台能用于生产的自动化设备?谁又能想到,我们可以用三天的时间在车库里打造完全属于自己的自动化流水线?

《创客》一书中曾多次提及“个人制造”的概念。创客运动赋予个人的能力不仅仅是制造,还可以是制造拥有制造能力的工具,或者套用时兴的一个 造词法——“元(Meta-)制造”。其实笔者更倾向于“轻量制造”这个词,一来“元制造”有些过于装腔,二来这个模式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产量不能和严肃的工业制造匹敌。元制造也好,轻量制造也罢,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不同于 3D 打印和桌面级加工机床,因为 3D 打印始终是使用工具而非创造工具。

回到首段中提及的视频,视频里的几个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制造模式和一个零件平台,而且这样的平台绝对不仅是这一个。我们可以想像未来的车库创业是怎样的,小团队迅速响应变化的需求并设计出产品,用短短几天时间就能为产品量身打造一套自动化流水线,快速完成小批量生产和测试等工作。相信这种模式也将成为长尾效应的一种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