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创业者的机会何在
2015-06-05 16:36 新药 创业者 机会

从事新药开发是一件艰难的事,尤其对创业者而言。即使有着多年研发经验,对产品有着深入了解和清晰开发思路的创业者,也会面临两座难以攀越的高山:一座是“资源”,一座是“时间”。

从事新药开发是一件艰难的事,尤其对创业者而言。即使有着多年研发经验,对产品有着深入了解和清晰开发思路的创业者,也会面临两座难以攀越的高山:一座是“资源”,一座是“时间”。

有最新研究指出,目前国际大公司开发一种新药的费用约为30-50 亿美元,和十年前相比至少翻了一番。而创业公司可以说是“一穷二白”,除了有理想和激情,往往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和其他工业产品相比,药物开发的过程很长,平均时间为8-10 年。面临资源和时间这两座大山,不但投资人会对新药开发望而却步,很多创业者也往往难以起步。 

因此,很多人会认为,新药开发只是大公司的“专利”,在这个领域,创业公司成功的机会很小。但是如果我们从美国新药开发的生态环境来看,这种说法却很值得怀疑。一份对美国自1998-2007 年的新药审批统计报告表明,尽管“财大气粗”的跨国制药公司贡献了近60% 的新药,但众多小型生物科技公司也贡献了近20% 的新药,加上大学和研究所的贡献,创业者和创新者贡献了约40% 的新药。而如果我们把新药的“创新性”考虑进去,大公司对新药的贡献则要进一步降低到50% 以下。以上数据清楚表明,创业公司有着很大的成功可能性。

那么,这些现代“愚公”如何能搬走两座大山?

首先,创业公司之所以能够在过去二三十年内做得如此出色,得益于许多重要研发资源的普及化和通用化,这使得“资源”这座高山正逐渐降低为矮小的丘陵。信息电子化和高速网络使得任何一个小公司都有可能第一时间获得很多过去只有大公司新药创业者的机会何在才能拥有的最新和核心的信息,这大大提高了小型生物科技开发产品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也随之提高了研发工作的成功率。在没有信息高速公路之前,这样的情况是很难想象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这二十年来中国制药公司的发展——信息的不对称曾经使绝大多数中国制药公司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方面举步维艰。尽管今天中国公司在生物医药创新领域依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对世界最新研发进展的了解程度,却已经和国际大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另一方面,自上世纪90 年代后开始蓬勃发展的生物医药CRO(合同研究组织),使得原来只有大型医药公司方可具备的高端研发资源逐步成为“共享资源”。现在这样的资源不仅在为大公司服务,也在更多地为小型创业公司所用。因此,虽然创业公司并不具备大公司令人羡慕的大量高新科技设备,但是通过CRO 公司,他们对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利用度,未必落后于大公司。

生物制药研发是一个多领域合作的过程,从基础理论研究到药物模型的建立,从早期筛选到结构优化,从动物试验到临床,其中所涉及的专业分工很多,这也是综合性制药公司在新药开发上具有巨大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也不等于说小公司就无能为力。小型创业公司除了利用CRO 外,相互之间的合作也是一种“移山”的办法。这种多公司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创业公司的选择,可以更灵活地运用各自的资源。这种合作不但使各个公司之间互为“客户”,在一定的合作共享方式下,一个公司还可以通过另一个公司的成功获益,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造就小型创业公司“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

尽管如此,大家经常提到小型制药公司的一个致命“死穴”,就是人才和资金的缺乏。其实这并不是生物科技公司独有的问题,而是很多公司发展初期常见的现象。

对于人才来说,小公司不能提供像大公司那样优越的研发条件和待遇,但可以为人才提供一片充分发挥才能的“处女地”。在我个人的经历中,大公司让我能专心地搞好项目开发,而小公司则对我各方面的才能进行挑战,这样的挑战往往能够开发出一个人未知的潜能。更重要的是,小公司给人才的股份所有权将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这和为大公司服务时的“雇佣感”是完全不同的。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不断地进行整顿和裁员,迫使很多高层人士进入创业领域,这无论对个人来说,还是对于小公司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小公司缺钱有时是出于希望快速发展壮大的原因。应该看到在中国,小公司筹集资金的渠道要比欧美国家少得多、窄得多。在欧美具有强力创新意识和完善工业结构的国家里,初创公司大多通过天使投资、公益基金、孵化器和政府支持得到第一笔资金。而相对成熟的公司则通过风投和上市,获得进一步发展资金。但是在中国,天使、公益以至科技板上市都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支持则往往是很多小公司的第一推手。政府的支持中包括对公司、人才的资金支持,也包括其他实物的支持,例如实验室等。尽管这些支持在一线城市里已经逐步减少,但是在很多二三线城市里依然非常强大,这应该是创业公司在初创阶段需要注意的一点。

但总体来说,小公司的新药开发费用要大大低于大公司。比如在美国FDA 批准的新药中,小公司新药开发费用平均为大公司的1/3。这其中原因很多:资源利用相对集中、人工成本较低、公司结构简单等因素,都降低了小公司的运营成本。

那么,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有利因素外,创业型生物医药公司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以小博大?

首先,小公司可以理智地选择并非“主流”的新药领域,避免和大公司“撞车”。而这种所谓“非主流”的领域往往正是新药发展的前沿阵地。我们可以从生物科技过去发展的三十年里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美国基因泰克的第一个抗体药Avastin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半衰期和耐药性的问题,被认为不具有临床使用的可能性。抗新生血管生成的激酶抑制剂也曾被很多人质疑。即便现在被认为最具有发展前途的“免疫治疗”技术,长期以来也不被西方医学界看好。从另一个视角来看,生物科技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未能得到主流医药工业认可的领域。在很长时间内“Pharmaceutical”(医药)和“Biotechnology”(生物技术)一直是两个“泾渭分明”的词,这一分界在生物科技领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为“BioPharmaceutical”(生物制药)这个词所代替。而这种“不认可”,恰恰给了生物科技公司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当然,小公司在寻求自身发展空间时,也不需要刻意避开大公司。相反,小公司可以把自己的研发平台建立在前人(主要是大公司)的丰富研发经验上。

公司的发展机会还在于市场的划分。大公司高昂的研发费用使得他们常常不愿意进入很多小市场,而这些小市场则正是小公司施展拳脚的地方。

“个体化治疗”的趋势也使得小公司有更多机会。癌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癌症基因的深入研究,让我们了解到很多过去被归为同一类疾病的癌症,其实有着非常不同的基因突变。癌的这种多变性使得过去被认为是“大病种”的癌症,越来越成为N 多种“小病症”,这给癌症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但同时也给开发抗癌药的公司——尤其是小公司,带来创新的机会。

应当指出的是,我在这里强调小公司发展的独特性,并没有排除与大公司合作的需要。很多国际大制药公司近年来不但增强了他们在中国的研发力度,也通过不同机制,如合作、投资等,加强了对小型科技公司的支持。

尽管如此,新公司的发展道路依然充满荆棘和障碍。

对于仍然在创业路上奋斗的小公司或初创公司,机会永远存在。新的需求、新的思维,永远在召唤新一代的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