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200亿砸O2O!BAT齐发力,小公司还能活吗?
2015-06-30 21:14 百度 O2O 发力 能活吗

百度宣布三年砸200亿做O2O,这堪称国内O2O市场的标志性事件。至此,BAT三巨头的O2O布局均已明朗,O2O竞争将日渐惨烈与残酷。众多虽有先发优势,但模式雷同,又没有后续资源的创业项目,恐将面临夭折的命运。

今天,O2O市场传出重磅消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宣布:将三年投入200亿,完善建设百度糯米。同时,百度糯米总经理曾良表示,百度糯米争取明年向领头羊地位发起冲击。
 
据透露,百度现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连接人与服务,而百度糯米是其中重要的一块业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百度糯米还发布了“会员+”战略,其体现在产品端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通过百度大流量精准连接商家和用户,利用会员储值卡和会员卡提高消费黏性;第二,基于“会员+”系统,打通百度糯米会员体系与商户CRM管理系统,利用用户行为数据为商家提供精准决策依据,不断提高客户留存率和消费频次。
 
据悉,百度糯米今年已经在餐饮和电影两个重点品类,逐步试水“会员+”战略,推出储值卡和优质院线联名会员卡。
 
目前,百度的O2O入口有百度搜索、百度地图和百度糯米,比不了阿里的多,也比不了腾讯的热。在服务内容上仅仅依赖于糯米,而糯米在团购市场地位暂时又比不了美团和大众点评。在移动支付市场,阿里的支付宝钱包占据了大半市场份额,而腾讯也在借势微信热度尽全力推广微信支付。比较来看,百度钱包则显相对落寞了些,一来缺少支付宝的用户基数,二来也没有微信的热度可借势推广。
 
按现在百度三年投资200亿来建设百度糯米的情况来看,百度将在O2O上直面其两大竞争对手阿里和腾讯。现在的百度糯米已深入到三四线市场,这是其在人人网时代不曾想象的发展程度。不过,当前团购所覆盖的生活消费仅仅是O2O服务中的很小一部分,这或许会影响未来百度O2O的可用性。
 
在O2O市场,百度选择求稳不求全,明面上是以搜索+地图为入口,全力做好百度糯米的服务建设。而在暗地里,百度更为在意“移动搜索连接人和服务”的战略推进。成为移动搜索王者并成功连接人和服务,O2O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事实上,百度在两年前就开始布局O2O市场。2013年8月,百度向糯米网战略投资1.6亿美元,获得59%股份,成糯米第一大股东。2014年1月,百度又全资收购了人人网所持的全部糯米网股份,成为糯米网的单一全资大股东;自2014年3月6日起,糯米网更名为百度糯米,定位于本地生活精品指南。
 
从2014年开始,O2O产业链的雏形日趋完整,“入口+服务+支付”成为O2O的主要框架。如今,BAT等巨头们正在围绕这一框架来加快O2O的产业链布局,O2O行业正在演变为巨头之间的角力场。
 
这几年,围绕BAT O2O布局的分析从未断过,现如今三巨头中的百度O2O布局也已浮出水面。百度糯米将依托百度系资源、流量入口和全方位服务,欲成为连接生活服务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重点打造餐饮、电影的生活服务等细分领域。腾讯系则有大众点评和微信平台;阿里也投入60亿来做O2O,还推出了自家的O2O平台淘点点;美团似乎和这几家都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拼命提升市场份额,现在达到月销售额80多亿,数字还是很惊人的。
 
当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将O2O作为“标配”添加到自己的业务中。同时,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在O2O领域频繁出手。原先大量的O2O创业项目却面临着严重同质化、线下资源不足,以及资金匮乏的问题。
 
例如餐饮和旅游类的O2O平台,必须不断地烧钱、补贴、导入流量、争夺用户。市场本身有空间,但运作不易。因此,细分领域的用户量和需求频次决定了项目质量。在巨头的夹击和资本的冲击下,一批成立时间在三年之内的新兴小企业,恐怕将面临“阵亡”的厄运。
 
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汪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到,“2015 年将出现越来越垂直领域的 O2O 创业公司,但是随着时间往后,‘坑’ 会越来越小,所谓的坑是指一个萝卜一个坑,多大的坑放多大萝卜。比如像餐饮和打车属于最大的领域,机会已经不多了,而住、游、车和医等领域还有很多机会,但足够大的机会比较有限。”
 
汪华表示,对 O2O 服务来讲,重要的有三点:一是消费频次不能太低,频次低的虽然将来也会发展起来,但最初起来的必然是频次高的,非上门的消费频次也需要有足够保障;二是 O2O 存在的原因无外乎是去中介化、共享经济新资源的导入,三是消费升级。
 
梅花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吴世春也持有类似观点。吴世春日前在一次分享会上提出了他所看好的O2O三大发展机会: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的机会,移动互联网改造的机会,中国产品和模式全优化的机会。
 
O2O本身就不是个新鲜事物,其核心在于商务电子化和运营数据化。对于服务业O2O项目来说,线上的入口乃兵家必争之地,如何迅速地聚合目标受众人群,形成入口优势和品牌势能,积攒做大的资本,是创业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让你的项目出现在未来的死亡名单上。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杨博丞、田牧,编辑王冀,文章为原创,i黑马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zzyyanan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