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超O2O便利店想到O2O社交
2015-08-29 12:15 o2o 电商 平台 模式

无论是哪个平台、什么模式都是想用最低的成本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新用户。

    最近股市不景气,从五千多点跌破三千点,整个资本市场在发生变化。大家都知道创业公司变现的方式无非就是上市和收购,那么现在资本市场在变化,创业公司的融资一定会出现问题,投资人会变得更加保守和谨慎。所以补贴和烧钱会慢慢停下来的,一旦停下来,商超O2O平台能够留下多少用户,业界人士估计只能留下30%-50%的用户。那这些创业公司该何去何从,是死撑等融资还是转型找盈利方式?
 
    首先巨头都在做O2O,阿里牵手苏宁、京东入股永辉、腾讯与恒大打造社区服务商以及百度的几个事业部。

    无数的创业公司也在做,”爱鲜蜂“”有米有“"闪电购"等等。

    我了解到许多行业相关人士都认为巨头公司做不成商超O2O平台,但巨头公司(BAT)还是都在做,这是为什么?第一为什么做不成?他们认为一心不能二用,(BAT)分别垄断了搜索引擎、电商、即时通讯三个领域也就不可能在其它领域有大作为了。难道你见过有运动员同时拿到长跑和游泳的金牌吗?第二为什么要去做?因为他们怕失去用户。互联网行业最重要的是用户,近几年创业公司数不胜数,未来几年内一定会有O2O中的黑马公司。如果巨头公司现在不去做,那么他们的用户就会被分散、被转移,然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无论是哪个平台、什么模式都是想用最低的成本来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用户。让我们回归本质,商超O2O平台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让用户打开手机能够买到商品,同时也让商家卖更多的商品,按理来说这是一个十分美好的事情。另一方面消费者也都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了,他们更喜欢下单(送货上门)的方式购买商品,那这些平台的出发点是没有错的。并且我们调研发现商超便利店的流水几乎超过一半是老用户通过电话的方式产生的,那么这个方向更没有问题啊!
 
    我认为是方向没有问题,问题出在通往这个方向的道路上。第一所有的平台都是通过绑定商家入驻平台的方式去操作,这样其实是建立一个商超大联盟(大的连锁超市)。全北京有六万多家商超便利店,其中连锁(加盟)只有三千多家,即使连锁有很多的好处,可人们还是要自己做,因为人们都不想被约束,这就是问题所在。第二消费者通过平台购买超市的东西,消费者是属于平台的还是属于超市的?我认为是属于平台的,钱要通过平台支付。假如消费者都成为了平台的,那么该平台就可以甩开超市,建立一个仓库送货过去就行了,成本还比商超低很多呢。这又涉及到重模式与轻模式的问题了,可投资人都热衷轻模式,那种几十个人就可以运营几千家商超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这只是大体上的两个问题。
 
    另外逐个分析下目前市场上能够体验到的几个平台:

    京东到家被刘强东称为第二次创业,成立了独立全资子公司,由京东集团副总裁出任公司总裁,向京东集团CEO刘强东直接汇报。我简单分析下利与弊。利:京东的用户可以直接引流到京东到家,京东自身的用户量也是蛮大的。京东的物流也是强项,有不错的口碑。京东有钱,烧钱补贴不用担心。弊:京东打出“两小时送到家”的口号,实际来体验看这与一天没有什么差别,两小时的时间足够自己跑去超市买了。不过在京东上买有补贴嘛,不少人还是乐意的,呵呵。去掉补贴的话,不用想都知道用户直线下降,还有就是这种消费习惯是很难养成的。

    百度体系:百度外卖、百度直达号、百度糯米、百度钱包O2O权益联盟。百度推出的各个事业部我也是看不懂了,它们之间都有藕断丝连的感觉,但为什么要推出这么多?难道不怕变成一盘散沙吗?总之百度顶住美国投资方的压力毅然拿出200亿对O2O布局的做法还是有些魄力。百度做为巨头之一,手里的用户是优势,可以直接引流。也不差钱,可以吸引用户,培养消费习惯。但其打法还不明确,让人摸不着头脑,直达号还与有米有合作,利用有米有合作的商家出单。百度的布局还是很大的,未来做成什么样还待观望。

    爱鲜蜂作为一家创业公司2015年年初估值已达3亿美金。其做法有些媒体称让便利店老板成为其跑腿的,没错,它给便利店铺货,其做法我认为旨在升级消费,给密度足够大的小便利店提供一些毛利较大的生鲜产品,满足消费者的一个商品升级吧!因为随着人们的收入提高,人们更希望购买到一些品质较好、营养价值高的商品(进口水果、有机牛奶等等)。在爱鲜蜂的平台上下单,就近的便利店会送上门的。

    有米有目前专做平台,不会给商家铺货。它相当于给每一家商超便利店开一家网店并且商品的拍照上传也都包了,商家只须核对价格就可以在有米有的平台上线销售商品了,用户打开有米有的软件可以选择在便利店购买商品,商品由商家自己派送。商家会有一个商家版的软件,可以查看所有的订单和营业额,提现,便于商家操作。但这样做对商家的可控性非常低,商家的服务意识不够强,导致用户体验不够好,用户的二次转化率低。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能够做成功的。
 
    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社交的角度去思考。在移动社交里融入一些商业元素,具体操作的话其实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包括便利店老用户的电话订单也是社交的一个方面。这是一个“人与服务”的连接,一种新型的社交的方式,而不是单单”人与人“或者”服务与服务“的连接。可以这样说,这种模式实施的好的话,完全可以打败微信和QQ两个社交老大,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前几天看到的ERA社交就是一种非常符合未来的社交方式,他们这个团队称要打败陌陌,我非常认同并看好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