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良智:让创新创业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动力
2015-09-12 16:47 成都 市长 创新 唐良智

当今中国,整个经济结构、经济速度、经济动力和发展模式都面临根本性的改变,技术、技能和创意三大驱动轮正在萌芽。针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话题,科技部和国家行政学院从去年开始对九个省区进行了充分地调研,并于日前在由中央组织部、科技部和国家行政学院共同举办的“省部级干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题研讨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圆桌论坛上,邀请成都和深圳两位市长,现场分享两地推进“双创”工作的做法和特点,共同探讨如何让“双创”成为新引擎。以下为成都市市长唐良智在圆桌论坛上的发言。

一、关于成都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本情况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李克强总理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径,要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汇聚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

我们理解,经济新常态下,新旧增长动力“青黄不接”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中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让创新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动力,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一是有利于激活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创业要素;

二是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创造新的投资空间;

三是有利于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有利于拓展就业空间、扩大就业容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有利于倒逼制度创新和政府管理服务模式创新,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和创新活力。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去年经济总量已经突破万亿元大关,但也面临投资效益下降、发展空间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从投资效益看,成都投资效果系数从2011年的28.0%,降低到2014年的 14.3%,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创新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高投资质量,提升投资效益。从发展空间看,截止2014年底,成都实际认可的工业园区规划范围约350平方公里,已开发300平方公里,剩余用地约50平方公里,年度工业用地指标满足率不到20%,迫切要求我们以创新推动经济集约化发展。从劳动力成本看,2014年成都职工月均劳动报酬为3869.3元,约为菲律宾的2倍,越南、印尼的4倍,成都劳动力成本优势已逐步消失。

成都的情况完全符合中央的判断。按照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部署,成都于今年元月,启动实施了创业天府行动计划

现在半年多过去了,成都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一是创新创业企业增长迅猛。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1万户,同比增长34.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3个百分点;新增注册资本3500多亿元,同比增长14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3.6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新登记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类市场主体近6000户,同比增长48.6%。预计今年将突破一万户。

二是创投机构投资热情高涨。仅成都高新区,今年上半年新增股权投资机构150余家,目前已累计超过500家,注册资金超过500个亿,管理资金规模超过800个亿。

三是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明显。上半年,全市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就业人数达259.7万人,较2014年底增长10.9%。

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增注册资本超过1000亿元,较去年同期猛增28.25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3700亿元,同比增长14%,高出同期规上工业主营收入14个百分点。

五是专利申请及授权量大幅增长。上半年,全市专利申请量2.7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1万件,同比分别增长31.2%、45.6%。

成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同和肯定。根据中国科协最近发布的评估报告,成都创新创业工作名列全国前茅。今年8月,《财富》杂志将成都列入“2015年中国十大创业城市”。今年7月,阿里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报告,提出“中国硅谷”将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和成都六大创新创业城市。今年5月,清科集团发布报告,称国内创新创业已形成北京、上海、深圳加武汉、成都“3+2”格局。

二、关于成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特点

成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总体思路,就是确定一个目标,扭住三大抓手,打造一个环境

“一个目标”

就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8月28日,中办、国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明确四川依托成德绵地区开展全面创新改革先行先试。《方案》强调,要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加快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方案》同时提出了“四个探索”的主要任务,一是探索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的有效机制;二是探索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三是探索激发创新者动力和活力的有效举措;四是探索深化开放创新的有效模式。这既是对四川,包括成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肯定,又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期望。我们力争通过10年努力,把成都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落实好中央赋予成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任务。

“三大主要抓手”

第一个抓手,就是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用好先行先试政策,努力打造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的试验田,成为成都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今年6月,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成都高新区获批为全国第8个、西部第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9月6日上午,四川召开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步伐,为西部地区发展提供更多成功范例和鲜活经验,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第二个抓手,就是规划建设成都科学城,着力打造创新创业要素集聚区。过去,成都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创新创业要素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创新创业集聚效应。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国家级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规划了占地73平方公里的成都科学城,坚持“创新为魂、科技立城”,加快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区。目前,25平方公里起步区已开始建设,已签约引进12个重大项目,其中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第三个抓手,就是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加快打造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真正让成都从“人间天府”成为“创业天堂”,让成都的创业者和年轻人敢于有梦、不负青春,勇于追梦、持之以恒,善于圆梦、脚踏实地。我们坚持将“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寻求城市发展新动力的重大行动。制定出台了十年规划,明确了汇集创业力量、建设创业载体、强化科技金融、聚集创新要素、塑造创业品牌等五个方面任务。包括我们的“菁蓉汇”“科创通”以及各项支持政策,都是在行动计划的“旗帜”下展开的。随着实践的深入,这一行动的内涵还在不断丰富完善。

“一个环境”

就是从激活创新创业资源、集聚创新创业要素和强化创新创业保障三方面着力,努力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把更多俗称创新创业“新四军”的青年大学生、科技人员、海归人才、企业连续创业者,加快转变成创业者,转变成企业家,转变成城市发展的新型商业力量,以此提高城市竞争力,让城市有更好的未来。

成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四个主要特点:

(一)坚持“市场+市长”双驱动。这里讲的“市长”还包括区长、校长等。“市场+市长”,核心是“政府推动、市场行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创业,政府先期必须发挥好主导作用,尤其要在规划、政策、资金保障、配套服务,包括知识产权交易和保护等方面发挥好作用。为此,我们制定了《创新型城市建设2025规划》和《“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15—2025)》,实施了企业能力提升工程、产业升级牵引工程、区域创新示范工程、校院地协同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发展工程、创新环境优化工程等“六大科技创新工程”,出台了覆盖创新创业全链条的7大类46条政策,同时大力实施商事制度改革。

但最终还是要发挥好市场的主体作用。由市场力量来主导,创新创业的推动才会更加持久,创新创业的空间和舞台才会更加宽广。我们主要有三点做法:一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扶持政策;二是发挥市场对技术创新的导向作用,针对产业化方向明确的科技项目,采用“企业出题、先行投入、协同攻关、市场验收、政府补助”的组织实施机制;三是提高创新创业活动的市场化水平,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投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创新创业中介服务、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市场力量参与到成都创新创业活动中来。

(二)坚持“创新+创业”双发展。我们认为,创新创业是一个有机整体,创新的目标是促进创业,创业的结果是推动创新。只讲创新不讲创业,是一个没有结果的“开环”。创新创业形成相互促进的“闭环”才是良性循环。就成都实际情况看,科教资源丰富,全市拥有53所高等院校,30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7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9个,拥有7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平均每年有28万高校毕业生。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这些“富矿”挖掘出来,形成创新创业的闭环,实现城市、高校和科研人员的“多赢”。

这方面,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三点:

一是通过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三权改革,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换通道,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创业积极性,让更多科技人员直接转化为企业家。为此,我们制定出台了《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蓉十条”);与四川大学达成意向,探索“企业提需求、高校出编制、政府给资助”的模式,协同引进海内外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与电子科大共同推动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建设,共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与西南交大开展合作,建设交大智慧产业城,推动区域由“知识载体聚集”向“知识经济聚集”跃升。同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分别签署协议,共建产业研究院、科技园。今年上半年,共有774项成果在成都转化,100余位高校副教授以上教师带成果、带技术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

二是通过鼓励在蓉大学建设“创业型大学”,支持大学生边学边创业。我们觉得,大学不仅要给学生教授知识、发放文凭,还要开设创业课程,设置创业学分,鼓励学生通过创新创业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现在,成都正努力推动在蓉高校加快建设创业型大学,努力为成都源源不断输送创新创业人才。

三是大力提升校企协同创新水平。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高校老师兼职为企业服务。截至目前,促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120个,在重点产业领域组建由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1个。

(三)坚持“平台+服务”双支撑。推动创新创业需要一个平台。2013年我在武汉工作期间,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召开了一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座谈会,一名大学生建议政府为他们提供与成功企业家共进午餐的机会,就像“巴菲特盛宴”一样。我们认为建议非常好,不仅是企业家,还应邀请创投机构、孵化载体、高校院所代表参加,为创新创业者打造出一个免费的创新创业盛宴。这便有了武汉的“青桐汇”。

在平台搭建和服务保障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搭建菁蓉汇创新创业主体平台。我到成都工作后发现,虽然成都创新创业基础很好,但同样缺乏一个汇聚各类创新创业要素资源的平台,于是我们就考虑在成都搭建一个类似“青桐汇”的创新创业平台。今年1月13日,我们向全社会发出了平台名称的“征集令”,在短短10天内便收到来自20余个省市1500多名热心人士共计2300余个命名方案。经专家评审,平台名称最终定为“菁蓉汇”。

“菁蓉汇”的“菁”,是精华、纯粹之意,是事物最纯粹、最美好的部分;“蓉”是成都简称,同时取“荣”谐音,有欣欣向荣之意;“汇”,指创业项目、创业资金、创业信息、创业人才、创业导师“五位一体”的汇聚。打造“菁蓉汇”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把“有钱人的口袋和有智慧人的脑袋”结合在一起,帮助青年创业者激发创业灵感、获得创业资金、解答创业疑惑、交流创业经验,成为升级版“巴菲特盛宴”。现在,每场“菁蓉汇”都座无虚席,甚至站无可站。成都的局长、区长、校长,包括我在内,每次也会到“菁蓉汇”现场为创业者“站台”。参加“菁蓉汇”已成为大家周末生活的一种新方式。我们希望通过“菁蓉汇”,搭追梦圆梦之台、造创新创业之势。

截至目前,“菁蓉汇”已举办主体活动9场,系列活动近50场,近300家创投机构、超6000家创业企业及团队、逾万名青年大学生及创业者参与互动。软银中国、红杉资本、联想系资本、IDG、赛伯乐、洪泰基金、深创投等全国知名创投机构大多与成都达成投资意向。俞敏洪、陈欧、牛文文等创新创业知名人士纷纷登上“菁蓉汇”舞台分享创新创业经验。“菁蓉汇”已成为成都响应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

成都市市长唐良智

二是搭建菁蓉创享会创新创业平台。积极邀请知名投资人、企业家、青年创业成功人士走进高校、走进区(市)县,面向青年大学生,进行创业主题分享,讲述创业故事,解决创业问题,推广创业经验,点燃大学生创业激情。邀请市级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面向高校院所、孵化载体、区(市)县的科技创业者、创业团队、科技企业宣传创新创业政策并进行互动答疑活动。截至目前,我们已举办“菁蓉创享会”38场,先后有3500余名创业者及青年大学生到会参与分享。

三是搭建菁蓉训练营创新创业平台。采取线上和线下报名的方式,面向全社会征集创业者(团队)创业项目,初步筛选后邀请专业化、市场化的创业导师和培训机构举办创业训练营,同时,整合各区(市)县举办的创业训练营,通过开展创业公开赛、微路演等形式,为创业训练营遴选的优秀项目搭建展示平台,对接天使投资,提高创业效率,特别优秀的项目将进入“菁蓉汇”主体平台进行展示。截至目前,“菁蓉训练营”已举办10期,237个创业团队约800人先后在训练营接受创业培训。

四是打造科创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重点面向科技型企业,提供涵盖投融资服务、技术交易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财税法律咨询等在内的服务产品;面向科技服务机构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及精准的商业机会;面向创新孵化载体,提供公共科技服务支撑,为创新孵化载体内的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产品。截至8月,“科创通”平台汇聚了近1万家科技企业,400多家科技服务机构,1600余个服务产品,涵盖政策攻略、检验检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财税法律咨询、技术交易服务、投融资服务、科技咨询等七大类服务。

五是搞好创新创业后勤保障。更好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住房、社保、医疗、子女就学、家属安置等全方位的服务,全力当好他们的“后勤部长”。比如,在住房保障方面,专门出台“创业天府”人才住房保障计划,对入驻市级以上创新创业载体,且企业注册地在成都中心区及高新区范围内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员工,采取锁定对象、单独保障、优先配租的方式,给予3年(同一员工最高不超过6年)的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或者按照20元/平方米,人均租赁面积最高20平方米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同时打造“蓉漂之家”,40平米的房间可以住4个人,每月只需付600元租金。在配套服务方面,我们在创新创业人员聚集区,规划开通公交专线,并配备满足创新创业者需求的餐饮、休闲、娱乐设施。

(四)坚持“物质+精神”双激励。我们相信,“林好鸟自来”。很多人愿意到硅谷当“硅漂”,到北京当“北漂”,是因为这些城市资源多、机会多,创业环境好,成功概率大。为此,我们致力于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环境,努力让更多的创业者愿意到成都当“蓉漂”。我们对“蓉漂”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创业者“宁愿流落街头也不愿离开这座城市;即便身无分文,也要坚守在这里,挖掘和寻找创业机会”。

为了更好地推进创业、帮助创业、保护创业,我们初步构建起覆盖创新创业全链条的政策体系。比如,对新认定的国家、省、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给予10-30万元的奖励;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最高10万元的创业补贴;向符合条件的创业青年大学生提供额度最高为50万元的创业信用贷款,并给予贷款利息50%的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在我市新领办企业的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一次性给予100万元资助等。

同时,我们在成都当地媒体开办“蓉漂”专栏,定期宣传“蓉漂”典型案例,讲“蓉漂故事”,大张旗鼓地宣传成都创新创业先锋,发挥榜样力量。我们正在筹备“蓉漂茶叙”活动,拟定期邀请“蓉漂”创业者茶叙,就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我们努力让“蓉漂”不仅在经济上有回报,还要在社会上有地位、法律上受保护、文化上受推崇、生活上受关怀、服务上受优待,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精神温暖。正因如此,有不少人评价,成都的创业者是“安逸的蓉漂”。

正如国家行政学院许正中教授所说,成都创新创业工作已经创造了一个“蓉漂”阶层,形成了“蓉漂”一族,满城皆是创客。同时,成都创意、创造、创新、创业、创富“五创”联动,基地、基业、基金“三基”结合,催生了一批既有创新能力、又有创新动力的企业,提升了成都的创新力和创业力,增强了成都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现在,大部分“蓉漂”都在成都扎下了根。比如,有个叫袁旭的年轻人,今年才30岁,大学一年级时休学创业,其创办的迅游网络科技公司今年5月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营网游加速器,在行业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他的目标是要把公司做成千亿产业。我们相信他能成功,因为年轻人创造奇迹的能力远超我们的想象。像袁旭这样的“蓉漂”创业者,一旦创业成功,就是真正落地生根的“有根企业”,对城市来说是“永久牌”而不是“飞鸽牌”企业。这一点相信许勤市长比我感受深刻。我们一直都非常羡慕深圳,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本土成长起来的“有根企业”。

三、关于创业融资的问题

对创业者而言,最担心的就是“囊中羞涩”。再聪明的大脑,再好的点子,没有资金的支持,都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最近,中科协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青年创业者依靠自筹资金创业。但自筹资金往往有限,很难支撑起创业的全过程,也会让少数人因为资金问题不敢创业。

我们认为,自筹的资金,包括政府、甚至银行的资金,都不应成为解决创业资金问题的主要力量。因为政府用于支持创业的资金毕竟有限,而银行资金是保险的资金,不是风险的资金,资金性质来源于老百姓存款,不可能承担创业风险。创业融资必须把目光投向市场,投向创投机构、天使基金。这部分资本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而且都清楚自己的风险和盈利点,有良好创业辅导和创业投资经验,为了高收益也愿意承担高风险,应该成为支持创业的绝对主力。

当然,政府财政资金要发挥好引导和撬动作用。为此,我们改财政资金传统“拨”的方式为“投、贷、贴”方式,初步构建起“创业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的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今年上半年,市级财政出资3.8个亿,通过“投贷贴”方式引导企业投入80亿元,开展了800余项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在创业融资方面,我们主要聚焦三方面问题:

(一)关于创业“首投”问题。“首投”是创业者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为解决“首投”问题,我们市级财政设立了资金规模为2亿元的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引导资金,以引导性参股和跟进投资的方式,联合创投机构等组建天使投资基金。为体现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性参股方式的股权退出价格在4年内按原始投资额保本退出,4—6年按本金加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之和退出,超过6年与其他出资人同股同权退出。今年以来,我们已组建盈创兴科创业基金、电子科大创业天使投资基金、信息工程大学创业天使投资基金、成都医疗健康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岚裕凤凰新媒体投资基金、成都合之力创业投资基金、阶梯资本创业投资基金、盈创泰富创业投资基金等天使投资基金8只,引导资金出资1亿元,设立基金总规模达7.3亿元。

(二)关于创业可持续融资问题。创业启动后,获得可持续的融资也很重要。科技型中小企业很多都是轻资产企业,依靠传统模式融资较为困难。为解决创业可持续融资的问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市级财政拿出2亿元资金,设立市级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联合区(市)县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建立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通过政府资金帮助企业增信。

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信贷规模超过20亿的“科创贷”和1亿元的青年大学生“创业贷”,初创企业无需实物抵押,利用企业信用、股权、知识产权就可获得每年最高达1000万元的债权融资;青年大学生创业团队利用自身信用,可获得最高50万元的信用贷款。截至目前,已有232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申请“科创贷”,其中有115家企业获得“科创贷”支持,贷款总额2.89亿元。

三是打破传统信用评价体系对创新创业企业信用评价的局限,建立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标准,鼓励金融机构采信科技企业信用评级报告,同时与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共建“创业天府”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与人民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充分对接。

(三)关于创投资本退出通道问题。我们搭建了创投资本多层次退出通道,大力推动创业企业在深交所、新三板交易所、川(藏)股权交易所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融资,让创投资本“进得来,出得去”。截止目前,已有37家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但退出通道问题,仍希望国家从更高层面进行制度设计,从而更好地解决投资与效益对称性问题。

当然,只解决创业资金问题还不够。创业者要想创业成功,平台的支撑、载体的孵化、政策的支持,包括创业者的创意、技能和努力都很重要。创业者要实现目标,还需要具备企业家精神,既要有技术的逻辑,又要有商业的逻辑,还要有市场的逻辑。只有这样,创业成功率才会提高。

四、关于创新创业孵化载体问题

孵化器是孕育创新创业企业的“母体”。孵化器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创业者是否能成功创业。在建设创新创业载体上,我们的认识是:

(一)打造“众创空间”不能只局限于提供办公场所,也要建设“生产车间”,让创业者能在车间里将“想法”生产出来。我们认为,在实验室走完生产周期的创新价值不大。不少创业者在创意上往往是精明的,但在工艺路线上可能不懂怎么把创意变成产品。所以,美国在创业载体建设中,更加注重实验室和公共加工车间的结合,以此保证创业者的想法能够实现,更大程度提升创新价值。

今天的嘉宾潘昊先生创建的“柴火创客空间”,为创新制作者提供自由开放的协作环境,鼓励跨界交流,促进创意实现以至产品化。我们非常认同这种模式。包括我们西南交大的创客空间,就是与英特尔等企业和资本合作,通过向学生开放重点实验室,为创客提供基本的工具与设备。此外,航天科工集团也准备在成都高新区建一个创业辅导中心,只要创业者有想法和创意,就可以画成图纸交给他们,由他们负责变成产品,然后再考虑下一步融资。我们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客空间”。

(二)载体不一定要政府新建,闲置楼宇和厂房也可以改造为众创空间。在这一方面,成都郫县“菁蓉创客小镇”作了初步探索。我们利用富士康项目存量房源,规划打造了120万平方米的“菁蓉创客小镇”。目前,已与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华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等10所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园区协议,引进了光谷咖啡、西华大学创新创业科技园、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创空间、中国乳酸菌产业科技孵化器等12个孵化器,签约入驻了238个创业项目,聚集创业创新人才4500余名。

(三)载体建设可以将“旧城改造”与“创客空间”打造结合起来,把城市特色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既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又实现历史脉络与时代特色有机融合。我们现在的“明堂青年文化创意中心”就是在这种思路下打造的。其前身是几乎已经废弃的两幢80年代旧楼,但位于成都宽窄巷子附近,承载着成都特殊的文化气息。我们引进民营的文化投资公司对其进行重新改造,成为了文创产业的运营平台,已聚集300余支各类文创团队。这里,我还想特别介绍一下成都的“蓉创茶馆”。成都人一直以来就有在茶馆进行商务谈判的传统。2015年,我们在天府新谷打造出约800平方米的“蓉创茶馆”作为创新创业孵化场所,吸引了很多创新创业者在这里边喝茶交流、边创新创业,成为了成都新旧城市特质有机融合的典范。今年上半年,“蓉创茶馆”组织各类活动共91场,其中创业沙龙、分享会、路演48场,创业项目发布会、投融资见面会26场,创新项目发布会11场,国际项目交流分享会6场。

创新创业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