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雾见明月!IP开发是真热度还是伪需求?
2015-11-02 19:00 IP 电影

IP改编与影视生产,就像一个天平的两边,总是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文/聚米金融(微信公众号jumifinance)

什么是IP?为什么大家都爱IP?

IP就是Intellectual property,即著作权和版权。简而言之,就是根据小说、话剧,或是某个人物形象,甚至只是一个名字、短语改编成的影像作品。

无论是《九层妖塔》,《盗墓笔记》,《翻滚吧肿瘤君》,还是电视剧领域的《伪装者》,《琅琊榜》,IP改编作品在大小屏幕上高歌猛进,如入无人之境。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家对IP改编的偏爱呢?

这还得从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历史说起。

改革开放之后到90年代中期,由于电视覆盖率低,制作单位高度集中,市场化程度不高,所以投放到市场上的电视剧并不多。那个年代,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CTPC)生产了绝大多数大量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从《西游记》到与台湾合作制作的《还珠格格》,从国际范的《北京人在纽约》到激发国人对美好生活渴望的《渴望》,那是一个包容并蓄,精品辈出的年代。

真正开始改变中国电视剧产业格局的,是1999年的一纸“上星令”——1999年,所有的省级电视台都实现了上星播出,覆盖格局已全部打开。而上星所带来的昂贵费用迫使各大卫视加紧投入资源开始对收视率争夺,而收视率争夺的关键,则落在了电视剧头上。

今天我们所关注的私营电视剧制作公司,大都诞生于那个年代。

也就是那时起,中国电视剧行业摆脱了少量精品的模式,最终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商业市场。

时间继续推进到2010年代,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碎片时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也因此进一步加速了影视行业的数量和内容需求。

但是,作为圈外进入的陌生资本,对于影视项目不具备筛选能力,又需要对投资人有数据支持,那么挑选一个本身自带数据的IP作品就顺理成章了。

于是,游族成功运作了《三体》,阿里选择了《港囧》,金主与项目方各取所得,皆大欢喜。

IP是行业发展量化的必然阶段。

1以前只有国营有制作能力的时候部部都是经典。但是数量供给严重不足。

2市场变化太快,尚不具备好莱坞工业模式的影视制作公司们一下子进入了网络时代,就更只能求助于IP这一捷径了。

例:演艺圈是一个封闭的圈子,从IP第一次给尝试进入的外界资本一个考量的标准说起。《闯关东》没有依靠IP制作,照样一代经典。

IP给影视行业带来的利和弊

其一,当然大大便利了IP项目的融资。

其二,加速了改编热和项目流转。此前,这一直是中国影视行业的软肋。而在世界范围内,不论是美国的漫威,日本的动漫改编,IP改编一直占据商业电影的主流位置。

如果说资金面是恒定的,那么IP的火热必然会虹吸资本,从而导致非IP运作的项目融资困难。

微博上曾经有一个段子这样写道:“笔者的朋友是一个编剧,曾经他只要写出牛逼的剧本便不愁买家。但现在,他写出了牛逼的剧本却卖不出去了——因为他没办法正面自己的剧本牛逼。”而市场上充斥着的都是可以量化的IP,写的烂却动辄能拿出百万千万的粉丝数据。

IP可以作为影像市场项目来源的一个补充,但一旦成为主力,就会被大众审美不断拉低,从而失去文化行业独有的引领性。

IP运作占的比例,IP热是真热还是伪需求

以2015年上半年的中国电影票房为例,改编自IP的电影占据票房榜前十的有四个,分别是狼图腾,左耳,奔跑吧兄弟和何以笙箫默。

这对于一个理性的电影市场来说是偏高的。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以大IP运作的片子的大都投资高昂,明星阵容强大,也舍得在宣发领域花钱,这是很多电影项目运作所不具的。这又给我们的进一步筛选工作增加了难度——到底是IP运作带来了高票房,还是高密集大明星的阵容成就了IP本身呢?

老陈说

IP的持续火爆加速了资本向IP流转领域的流动,使得普通影视领域的制作被迫水涨船高,呈现出一个有趣的逆淘汰过程。

对于非IP运作的项目,想要在正面与IP项目进行匹敌,无疑需要在阵容,剧情等领域加强自身功夫。而一些本来就弱的项目,就别怪融资困难了。

IP改编与影视生产,就像一个天平的两边,总是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而现在,天平微微倒向了IP一边,唯有影视生产的制作能力加速,生产出更好的作品,天平才能慢慢回来。而那时,站在天平另一端的革新者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