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或将成为OTT付费元年
2017-02-14 15:41 OTT 海信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内容都不会成为OTT发展的瓶颈,并且将是最主要的驱动力。

OTT(Over-The-Top)是互联网里的一个常用名词,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内容及数据服务的业务。像亚马逊、Netflix、Youtube等我们熟知的平台,都有不同形式的OTT内容。

从几年前的爆炸式发展到16年遇到瓶颈,2017年1月23日,蓝色光标携手7大电视厂商开始发力OTT。2017将成为OTT营销引爆年。

从用户角度出发,“看视频”是其在电视上娱乐的重要方式, 而春节,是个更为特殊、集中化的场景,消费升级时代,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OTT“付费行为”也因此在春节尤为显著。

付费已然成为一种趋势

小张是个重度追剧者,平时看剧充各种会员,利用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看剧。在春节这个相对长的时间,“无聊”变得更加敏感。为避开长时间用眼,她选择用海信旗下的“聚好看”平台,在线点播电视剧。观看场景从手机、平板转移到了电视上。

小李是个北漂,平时喜欢“付费”用电视看看球赛、刚上映的大片,每年春节回到东北农村老家过年。在中国还有成千上万像小李这样的“春节返乡大军”。据调查,有趣的是:电视的收视空间分布曲线与春运基本重合。用户粘性高的一二线城市白领们返乡过年,收视人群随之迁移到三四线城市。

小王属于春晚吐槽大军的一员,每年必看央视春晚。三十当天,电视的观看率暴涨。互联网电视普及率极高的当下,网络带宽不够大、画面出现卡顿情况,这怎么能忍?作为海信的互联网电视用户,小王选择在电视开机后使用“聚好看”平台“付费”观看春节档。

而且,以上场景并不是个例,已然是一种趋势。OTT所创造的客厅娱乐新场景并非凭空出世,而是建立在取代旧场景的基础上的。这意味着消费者必然会将原先分配在其它平台的时间转移到OTT端。由此也会造成OTT与其它平台在营销回报上的此消彼长。

起先看电视,在国内向来被理所当然的当成是一件“免费”的事情,但是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电视的普及,“免费”看电视这样的认知正在逐渐改变。海信作为蝉联用户体量第一宝座的互联网电视,更是在这次春节期间大大尝到了“付费”的甜头。

付费井喷背后的原因

据数据显示,从1月20日到2月3日,海信互联网电视的用户支付数增加了232.9%,付费总额增加了353.1%,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同比提升36%,有力的拉升了“客厅经济”。

其中,旗下OTT平台“聚好看”收入同比增长4.6倍,人均点播时长增长率37.1%。

1月27日除夕当晚,26.2%的聚好看用户选择通过“看春晚直播”APP守夜,与去年的17.1%相比,呈倍速增长。1月28日大年初一,收视井喷现象出现,近60%的海信互联网电视用户选择在开机后使用聚好看平台观看春节档,付费转化率最高峰也在当天产生。

海信“聚好看”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付费井喷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高端消费者在付费意愿上紧追美国。

到底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付费”?这主要归功于各OTT对自身平台的深度维护,极大提升了平台的内容价值和客户体验感。

随着市场发展,内容运营趋向于成熟、品牌化,最终以更大的利益回馈给用户。2016年,OTT上视频APP内容战那是相当精彩:达到8000+部电视剧、19000+部电影、8000+部电影、5000+部动漫的量级。各平台通过自制和采购等不同手段,打造独特的内容价值,在这方面,海信更是不遗余力。客户体验感方面,海信还有自己专属的“产品体验师”。

2017年或将成为OTT付费元年

据白皮书预测,海信互联网电视2017年的用户总量将达到3300万,覆盖近一亿观众。在内容的精细化运营之下,“聚好看”已经成为一家内容服务与品牌建设双驱动的OTT媒体运营公司。

OTT大屏内容资源规模能够覆盖85%以上的互联网内容资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内容都不会成为OTT发展的瓶颈,并且将是最主要的驱动力。

海量内容资源加之优质感官体验,大屏电视的使用率飙升。2017年或将成为OTT付费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