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小麦铺:没有追过风口,我们还在起跑
2017-11-17 17:16 新零售 便利店 融资 小麦铺

再获两轮上亿元融资,小麦铺在后端控制和店铺规划发力,拓展更加细分的场景,争夺最后一百米的顾客。

2017年伊始,智能便利店便搭上了新零售的快车道,斩获大量融资,同时也吸引诸多巨头和新秀入场。

最先是亚马逊2016年12月推出无人便利店Amazon Go;随后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重资投入便利蜂,挑战传统便利店模式;而在2017年六七月,F5、缤果盒子等无人零售模式开始受到资本认可,接连获得融资;对于巨头来说,先有京东宣称5年要开百万家便利店,此后阿里更是直接试水无人零售,在杭州落地淘咖啡。

小麦铺于今年4月面市,迎着线下零售升级的势头,于7月和9月先后获得两轮上亿元融资,在新型便利店中异军突起。

为什么几年前境遇惨淡的线下零售,今年摇身一变成为资本的宠儿,尤其是新兴便利店领域备受关注?野草新消费认为主要有几点原因:一是重构人货场,消费场景更即时;二是技术和模式创新,带来了场地和人工成本优势;三是数据驱动,掌握大量纯线上时期无法获取的行为化数据,为零售业重新赋能;四是线上线下融合,场景全覆盖,流量共享,互为入口,为商业变现提供更多的可能。

但这些获得资本青睐的新兴便利店企业近况如何?业态优势是否得到延展?战略方向是否发生转变,指向哪里?带着种种新的疑惑,野草新消费近日对小麦铺副总裁全斌进行了专访,探究一下,资本火热之后,智能便利店新的布局与判断。

传统便利店痛点,新型便利店无法回避

“其实我们不太和其他竞品对比,小麦铺没有追过风口,是一步步基于痛点做出的改进。”全斌告诉野草新消费。

传统便利店主要存在几大痛点:旺铺难找,租金高,人工贵,模式重,效率低。过去一年,为了解决痛点,小麦铺分别采用了集装箱、单人值守、人脸识别、扫码直购等模式或者技术,将重资产低利润的传统便利店进行转化,升级为轻资产高利润的智能便利店。

“便利店行业很古老,一些便利店品牌进入中国几十年,却难以大规模扩张,根本原因是受限于资本和模式。”

在全斌看来,小麦铺要实现和传统便利店的差异化,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通过优化成本结构,解决传统便利店高地租、高人工问题,提供更便宜的商品定价。二是接入新技术,通过动态购物行为数据分析,实现更准确的选品和精准订货,延展便利店的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麦初期试水便利店时,仅以分租模式摊薄租金、扩大客流一项,就使单店一年达到上千万元流水。无疑,便利店长久存在的痛点依然制约着无人便利店的发展。

虽然有些便利店在产品和装修风格上都比较创新,但由于选址要求高,延续了传统便利店扩张难的问题,目前店面仍然很少。就便利店长久面对的痛点来说,不管是无人便利还是智能零售,这些问题都无法回避。

至于如何解决这些痛点以及扩展新的消费体验?小麦铺主要在后端系统和门店布局上做出了新的尝试。

后端控制,轻重模式如何取舍?

目前无人零售店在技术选择、规模化程度、结算方式、供应链搭建等方面均有差异。

例如进门方式大就有三种:1.预识别身份模式,需识别身份方可进入店内;2.识别身份模式,无需身份识别,但设有门禁系统,顾客完成购物并支付成功后,方可重新开启;3.全开放模式,顾客可以自由出入,自由选择商品,并自行扫码支付。

前端千差万别,谈及小麦的核心竞争力时,全斌强调更多还是在后端。

全斌介绍,目前小麦铺后端控制的着力点主要在两个方面:自营鲜食工厂,自建底层系统。

在便利店行业,鲜食商品的高利润属性颇受创业者和投资人青睐。Eat Box怡食盒子CEO安利英接受报道时曾提到,无人便利店的竞争核心是要抓住投放地点的聚类客户。2015年就投资缤果盒子的投资人林劲峰也认为,无人店竞争的关键,就在于规模化复制速度和非标准品的引入。

对于鲜食,在引入非标品层面,小麦铺目前已经控股投资了一家鲜食工厂。换句话说,小麦铺已经成为少数具备大量供应鲜食能力的便利店品牌,根据计划,未来小麦铺的鲜食SKU将占50%以上。

在自建底层系统层面,门店配备的技术和搭建后台系统会带来较高的成本,但相应的,后期维护升级的迭代成本也相应降低。例如传统便利店7-11、全家都是与第三方合作,开发库存、订货、收银系统。如果模块变更需求,因为底层数据不在自己手里,很难及时变换或者所需成本非常之高。

全斌介绍,小麦铺原有品牌做末端物流起家,2015年就开发了物流、仓配系统。在旧有系统基础上升级改造,几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底层系统的研发。但在实际运营中,小麦铺还是选择心怡科技作为合作伙伴,通过OMS、WMS、TMS、CMS等各模块的综合运用,配合心怡科技的“千城万仓”,以此来实现后端供应链的规模化效应。

规模扩张,夫妻老婆店会加盟吗?

除了产品本身的塑造与更新,加盟扩展也是小麦铺在融资后的重要一环。

全斌告诉野草新消费,小麦铺将借助加盟商、商业地产和区域渗透合力扩展渠道,以300个家庭拥有一家小麦铺的密度做透单点区域和城市,然后从北京辐射周边。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加盟初期的店面搭建成本之外,加盟商在经营过程中所赚取的利润,小麦铺将不会参与提成。“我们希望加盟商把小麦铺当成自己的生意,百分百投入进去。预计到2020年,小麦铺将服务上万个社区,累积铺设几万家店。”

除了打磨产品和扩展店铺,如何延伸潜在的价值,是便利店未来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连锁品牌化便利店门店数接近10万家,2016年便利店行业增速达13%,市场规模超过1300亿元,不论是何种零售模式都可能占据一席之地。

在价值延伸上,目前一家小麦铺门店日商千元以上。传统零售店日商在万元级别,不可能靠一个小店吃掉线下零售份额,小麦铺的策略是应用到更加细分的场景,争夺最后一百米的顾客。对于未来的行业竞争,全斌表示,赛道刚刚搭建,处于起跑阶段,还远远看不到终局。

* 欢迎关注野草新消费,加入消费升级vip群,和新零售行业大佬进行深度话题沟通。进群添加野草君微信(djsl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