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集体跳水,各大影视公司还有下一个春天吗?
2020-11-16 10:45 影视公司

2业绩集体跳水,各大影视公司还有下一个春天吗?

来源丨毒眸(ID:DomoreDumou) 作者丨路遥 张友发

对电影行业来说,2020年的痛苦是相似的。而从上市影视公司的财报来看,业绩下滑的头部公司则各有各的痛点。

在陆续发布的Q3财报里,毒眸发现,前三季度,华谊兄弟、北京文化、万达电影和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影)均处于亏损状态。光线传媒实现了6400万的净利润,但比去年仍下滑了94%。

由于上半年的影院停摆,影院业务占比较高的万达电影和中国电影产生了大幅度的亏损,万达前三季度亏损高达20.15亿,中影前三季度亏损为5.59亿。但在疫情造成的影院洗牌中,万达已经通过特许经营和定增进行扩张。

除了影院和电影收入,中影更直接地受到海外疫情的影响,作为公司重要业务的进口片发行影片数量仅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在海外电影复工艰难,众多大片档期未定的情况下,中影能做的唯有等待。

商业大片驱动的北京文化前三季度均无主投主控的电影上映,华谊兄弟、中影和光线传媒虽然有大片上映,但票房成绩依然无力扭转年初至今的营收下滑。

无电影上映就面临亏损,有爆款大片就能扭亏为盈,这反映出这种依赖某部或某系列作品表现的商业模式的脆弱。

面对不稳定的市场,几家公司都储备了大量的电影作品。其中北京文化的《封神》三部曲将会验证工业化模式的可行性,光线传媒则加速了对于动画产业链的布局,这都是提高电影商业模式抗周期能力的尝试。

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疫情带来的冲击也是重建根基的机会。在这几家公司的财报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制定更长远规则的尝试。

华谊兄弟:《八佰》难破局

华谊兄弟的困局还没有因为《八佰》彻底逆转。

公司的亏损在今年有所收窄。前三季度华谊亏损3.26亿,与去年同期6.52亿的亏损相比,净利润同比增长50.03%。《八佰》是亏损收窄的核心因素,超30亿的票房让华谊的第三季度收入跃升到7.83亿,同比增长45.02%。

由于处置海外公司Brothers International LLC股权造成一定投资损失,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0.95亿元,而剔除这一损失后的扣非净利润达到6402万元,同比增长148.12%。

亏损持续的情况下,债务问题高悬华谊头顶。今年4月28日,华谊兄弟实现近23亿的定增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但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仍然高达57.29%,账面显示有62.45亿元的负债。

之前还有判断表示,华谊此前已经连续两年亏损,如果今年不能扭亏为盈,则面临退市的风险。而今年6月份,深交所发布了新的《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将财务类退市指标修改为: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利润为负且收入低于一亿元。华谊在前三季度已经取得11.1亿的收入,暂时不会有退市的风险。不过,今年恐怕仍不能避免亏损的发生。

目前公司参投的战争大片《金刚川》上映至今已取得9.37亿票房,但并未到达市场一度超过20亿的预期,接下来确定年内上映的只有常远导演的《温暖的抱抱》。如果这部电影表现平平,公司第四季度的营收状况将不容乐观。

但这份财报也显示出华谊兄弟的一些未来方向。公司今年网生内容有了较大增长,上半年出品的网剧和网络电影为公司贡献了2.75亿的收入。

其中分账剧是一大亮点。公司共同出品的《人间烟火花小厨》是全网首个分账票房破亿的网剧。分账剧市场还在发展期,作品大多圈层化,入局者主要为小型影视公司,这意味着华谊的机会。

但公司对影视娱乐业务的依赖仍然没有较大改观。由于疫情影响,公司曾大力发展的实景娱乐业务在上半年处于停滞状态。公司影视娱乐板块前三季度9.95亿的收入仍然占到总收入的89.88%。

华谊早在2013年就提出“去电影单一化”策略,不过直到如今电影业务仍占公司收入的主导地位,依赖大片和爆款的商业模式将难以保证持续、稳定的盈利。好消息是,互联网娱乐板块的收入同比增涨101.51%,在总营收中占比由1.64%上升到了10.96%。

不过从未来计划看,商业大片仍然决定华谊成败。公司参与出品的、由手游阴阳师改编的电影《侍神令》定档2021年大年初一。陆川导演的《749 局》、周星驰的《美人鱼 2》等多部影片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而公司深度参与的好莱坞科幻灾难大片《月球陨落(Moonfall)》(暂定名)已于 2020 年开机,并在近期获得复星1500万美元投资。虽然此前已经出品《英伦对决》等作品,但《月球陨落(Moonfall)》显然承载着公司更大的国际野心和变现可能。

光线传媒:动漫全产业链渐成 

虽然疫情导致了业绩下滑,但光线在动漫产业链的布局继续在向前推进。

受疫情影响,前三季度光线总收入4.8亿、同步下滑80.46%;净利润6400万,同比下滑94.26%。其中第三季度收入2.22亿,同比下滑82.82%。主要原因则是去年同期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绩过于亮眼。

利润下滑主要由于电影改档。原定今年春节档的影片《姜子牙》改档,电影相关收入主要来自《误杀》《两只老虎》《南方车站的聚会》三部2019年的影片部分票房在Q1的确认。

今年上映的电影,《荞麦疯长》收获5219万的票房。《我的女友是机器人》和《妙先生》也在三季度上映并迅速登录网络平台。作为《八佰》的参投方,公司也确认了相应收入。

而光线于国庆档上映的动画电影《姜子牙》已累计取得15.94亿票房,据信达证券估计,该片有望在四季度为光线带来超4亿元的收入。但作为被业界视为光线扭转颓势的关键作品,《姜子牙》并没有满足资本市场的高期待。

光线正在加紧内容储备。计划或制作中的电影项目已达到40部左右。并且发布了《山河枕》、《春日宴》等14部剧集的片单。其中公司主投、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坚如磐石》已经完成制作。

动漫仍是光线着力打造的版块。制作成本高达2亿,由《大圣归来》导演执导的动画电影《深海》有望在明年上映。《大鱼海棠2》《凤凰》《杨戬》等片也都在制作中。

光线正在逐渐打造从IP源头、动画制作再到周边衍生品的动漫全产业链。反映到财报上,今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1.16%,主要来自动画制作的研发支出。

公司从2015年成立了彩条屋影业,截止2019年末已经累计投资了20家动漫公司。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曾表示:“光线是在高端动画内容方面投资最多的(中国)公司,市场上最好的动画电影公司,几乎都被我们投资了。”

为了控制IP源头,光线今年年初上线一本漫画APP,王长田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五年公司将启动10亿元做10部漫画影视化启动。目前一本漫画已经上线14部原创漫画,引入60多部漫画。

在IP授权端,在财报中,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衍生品开发也贡献了部分收入。《姜子牙》去年年末就与某积木品牌达成授权的合作。

但IP市场的不成熟制约着业务的发展。由于盗版泛滥,去年公开的哪吒衍生品销售额只有1800万。而与电影票房接近的《忍者神龟》有着高达10.6亿美元的衍生品销售额。

北京文化:期待《封神》

北京文化和华谊兄弟境遇相似,但《封神》能否成为北京文化的《八佰》还未可知。

由于无电影项目上映,公司前三季度收入1308万元,同比下滑98.15%,亏损1.17亿,净利润同比下滑近2倍。其中,第三季度收入仅为743万元,同比下滑98.84%,亏损5260万,同比下滑130.49%。

北京文化主控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在国庆档上映,至今已取得27.67亿票房,其参与投资发行的《沐浴之王》也将在四季度跟观众见面。

不过和华谊兄弟一样,北京文化的业绩始终随主控商业大片的票房而波动,营收并不可控。

公司还有十几部储备中的项目,包括2021年建党100周年献礼片《东极岛》定档2021年春节档的《你好,李焕英》》。剧集方面,公司参与的《大宋宫词》、《我们的西南联大》等作品也已在等待发行阶段。

但北京文化接下来最大的期待就是《封神三部曲》。作为内地首个三部连拍的神话系列,总投资达30亿元。《封神》系列首部曾于去年定档2020暑期档,后因疫情等原因未能如期上映,目前是选择2021年的春节档还是暑期档尚无定数。

《封神三部曲》也是北京文化对影视制作标准化、工业化的尝试。该系列还邀请了《指环王》三部曲的制片人巴里·M·奥斯本担任制作顾问。如果工业化的尝试得到市场验证,将会增加市场对北京文化接下来影视项目的稳定性预期。

《封神三部曲》剧照

万达电影:影院洗牌的扩张机遇

相比以出品为主要业务形态的影视公司,万达电影的核心是院线&影院相关业务。而正是这一业务的疲软,让2020年前三季度万达电影的收入总额为32.14亿,同比下滑72.28%。

受疫情影响,公司下属的国内影城1月23日开始停业,海外的影城也在3月底暂停营业。由于影院停业期间,仍有折旧、租金、员工薪酬等支出项,万达前三季度亏损高达20.15亿,净利润同比下滑超3倍。

而在电影方面,万达对于高成本电影的一贯谨慎阻碍了票房的收入。公司参与投资制作的《我和我的家乡》以及参与出品的《金刚川》都已上映。不过,作为《金刚川》的联合出品方,万达能分到的利益非常有限。 

为数不多由公司主控的《唐人街探案3》从2020年春节档撤档后,已改档至2021年大年初一。

其他业务上,公司前三季度完成了《斗破苍穹》、《滚蛋吧肿瘤君》的翻拍或网络电影的授权,《误杀》等电影的海外发行增加了收入。公司主投、参投的多部剧集已经播出,并完成了5款互动游戏的发布。

但公司的重心仍然在影院,而疫情也为万达的影院扩张计划提供了新的机会。

万达电影早年对院线业务的构想,是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40%以上。从市占率上看,万达已经是当之无愧的院线一哥,但市占率仍然没有超过20%,和当时的目标相去甚远。

疫情加速了部分经营不善的影院退出行业,有分析称,2021 年开始每年会有大量影院租约到期,部分影院会因为难以承受新的租金条款而退出。而由于头部公司资金更加充足,院线市场的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万达也是这个进程的受益者。据灯塔数据,万达今年九月、十月的票房市占率分别为15.95%、14.78%,高于去年10月的13.16%。

为了抓住机会,万达今年6月份对外开放了特许经营加盟权,将通过轻资产的方式输出品牌和管理。其于近期公布的近30亿元的定增募资,则是A股影视行业史上规模最大的定增,其中有20.27亿元将用于新建影院项目。

看起来,万达已经准备在这一轮洗牌中做好进攻了。

中国电影:国产大制作逐渐回归,进口片恢复仍需时间

中影的财报更多显出今年进口片市场的颓势。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10.54亿总收入,同比下滑84.33%,亏损5.59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达到163.99%。

整个三季度,公司只在9月份有三部影片《夺冠》、《急先锋》、《蓝色防线》上映,截止9月30日,这三部影片共实现票房3.45亿。电影投资业务的业绩将主要靠四季度的《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等作品。

中影也会是影院洗牌的重要参与者。整个1-9月,公司关停了3家控股影院,新开了2家控股影院。截止9月末,公司拥有营业控股影院共 140 家,旗下的 4 条控股院线、3 条参股院线共有加盟影院 2999 家,银幕市占率为28.22%。

发行业务上,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主导或参与发行国产影片130部,累计票房15.72亿元,占到国产片票房总额的27.49%。

其中进口片发行业务的下滑最为明显。在去年同期,公司发行进口影片110部,累计票房104.6亿元。而在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发行进口影片41部,累计票房10.57亿元,无论是数量和票房都遭遇了断崖式下滑。

进口片发行需要大片支撑。去年公司联合发行的《复仇者联盟 4:终局之战》位居全年票房第三,而今年的进口片冠军《信条》只排在全国票房第7位,并且有可能在贺岁档后跌出前十。

海外疫情还未到转折点,中影进口片发行在可见的未来仍将受阻。

2020年,整个电影行业从上游的投资制作到下游的发行放映,都受到了重挫,各家公司都元气大伤,但最早开始恢复的中国电影仍然是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电影市场。

7月20日复工至今,内地的电影票房达到150亿,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累计票房最高的单一市场。其中《八佰》在上座率的限制取得超过30亿票房;《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等影片在十一期间收获近40亿票房,成就了内地影史“第二强”的国庆档。

多部因疫情而延缓上映的作品开始择期上映。《拆弹专家2》、《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晴雅集》已定档2021年的贺岁档,《唐人街探案3》《紧急救援》《熊出没:狂野大陆》等多部电影则官宣了2021年的春节档。

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这些影片的表现也有望支撑起各家公司的全年业绩。

根据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1905电影网及M大数据发布的《2021年院线电影前瞻报告》,2021年约有262部待映电影,超过180部影片杀青或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加上各家影视公司披露的片单,我们可以对明年的电影市场抱有一定的信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020的疫情让全行业措手不及,也暴露出了各大影视公司普遍脆弱的抗风险能力。优化升级商业模式的问题,以危机形式进入上市公司的牌桌,这并不完全是一桩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