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海外巨头竞争,社交平台Mico怎样在1年内获得3000万用户?
2016-07-08 10:15 Mico 社交应用 出海 Facebook

在海外,这款社交应用产品在很多国家的APP Store排名进入前五。工具之后,是内容出海的时代。

在国内,你或许并没有听说过Mico。但在海外,这款社交应用产品发布一年,就圈到了3000万用户,在很多地区的APP Store排名在前五名之内,在有的国家甚至一度压过了Facebook。这在很多同类产品里,也是很亮眼的成绩。在去年年底,Mico获得了A轮3000万美元的融资。

作为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移动社交平台,Mico主打“基于兴趣的智能社交推荐系统”,有近 20 种不同的语言版本,用户可通过文字、贴纸、语音、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交友和即时聊天。

但作为这款社交产品的掌门人,Mico创始人张庆来(Tom)给人的感觉,却是低调而接地气。尽管只有32岁,他却已经是在海外市场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老兵。谈到这次融资时,他也是低调着:“我们没有什么高调的资本。”但实际上,尽管国内工具类应用出海已经是常事,但对于社交产品来说,要在海外发展,则是一件难度巨大的事情。海外用户的社交需求千差万别,本地化也相对更加困难,更不要说还有Facebook这样的巨头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巨大的用户基础。

那么,诞生只有一年的Mico是怎样走出自己的海外之路的,又为什么会选择了社交这个方向?

Facebook之下,海外社交还有机会?

Tom最初的工作,是在智明星通,负责开心农场的海外发行。“等于我一毕业就在做出海这件事了。”Tom说。

在那个时候,还是2009年左右,“出海”这个词儿还没有流行,游戏是开拓海外市场的主力。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开始以游戏和搜索引擎业务,在海外开始自己的初步试水。也就是在那段时间,Tom和腾讯以及百度的部分技术团队,加强了联系和了解。

Tom离开原来的公司后,开始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他做过手游等项目,但最终还是决定,去做社交类产品,并且目标还是海外市场。毕竟,他所有的经验和朋友,都在海外这片领域。“最初我做的开心农场就是社交类游戏,我们在推广时,那时Facebook也在全球逐步扩张,我们和它也有过合作。那时我们就感觉,Facebook提供平台,我们提供内容,但是平台的话语权更强。”而当后来,他在做手游时,发现在平台这端,仍然需要借助的是Facebook。他开始意识到了社交平台的力量,并且,和团队沟通后,他们碰撞出了同样打造一款海外社交平台的想法。

而“海外+社交”,却是Mico创业团队的基因所在。Tom一起创业的小伙伴,多数来自他当年合作过的公司,或者工作过的同事,是和他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他的技术搭档,就来自腾讯的QQ团队。一直面向海外市场,加上社交、通讯的经验,让他们都认可了这个方向。

事情总要尝试才知道结果。他借助之前的海外经验,调研、走访,和同样耕耘海外的朋友们探讨,最终认为,尽管Facebook在海外拥有大批用户,但是,对于一家社交平台而言,机会并不是不存在的。“就像微信不可能满足所有人所有的社交需求一样,Facebook也同样有很多的社交死角。并且,在不同的国家,针对不同的人群,还有很多独特的需求没有去满足。”和以前的尝试相比,Tom这次来真的了。而在他心目中,Mico才是自己最正式的一次创业。

不过,Tom和他的团队仍然没有对此太过紧张。从产品开始设计到第一版正式版推出,Tom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而实际上,一开始,他也是抱着一种试验的心理,将产品发布出去,供用户提建议,不断地根据用户的反馈和评价更新、调整,随时修改,修改了之后再发布。等产品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后,他发现,就在这几个月内,产品已经积累起了100多万的用户。这让Tom觉得,不能辜负这些粉丝,于是,Mico就这样继续做了下去。

这给Tom留下了深刻的感受,那就是,快速实现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大于美观。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不用追求美观和用户体验,但首要的问题,还是你得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到现在,Mico保持着两周一个版本的更新速度。

新兴市场的社交机会

在Facebook挤压下,仍然有大量的社交需求没能被满足。而这种社交需求表现最强烈的区域,是新兴市场。“从整体而言,我们在新兴市场的表现会更抢眼一些。”Tom说,“其实仔细观察这些区域,你会发现它们都有个非常典型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语言,它们有非常强烈的自我认同的东西。”而在当地,是非常缺失这类适合当地人需求的社交平台的。

“它们当地的互联网资源和开发环境都非常欠缺。”Tom说,“而且,当地大多人力资源都很缺乏,高等人才和高校学生都很少加入互联网产品研发中来。”即使是IT业已经比较受到重视的印度,在互联网的使用习惯上,也和其他国家有着很大的区别。“举个小例子,以前我们上网就是喜欢聊天、玩游戏、搜索内容,但印度人以前上网基本是为了发邮件。”Tom说。“即使是印度这样的国家,它也有很多的自己的需求没有完善,很多状态还没有挖掘出来。”他认为,Facebook的社交平台,带着很强的美国公司的文化烙印,它既自信又强势,它的模式在全球都是相似的。但是Mico,能够做到因地制宜。

这为Mico快速获取用户带来了契机。在海外,像Mico这样,能够通过智能社交推荐系统,进行交友和聊天的平台,目前还基本没有竞品。

“当年在做开心农场时,我们在和欧洲的一些平台合作的时候,Facebook席卷欧洲的势头已经让很多人担心竞争不过。但事实证明,后来我们和当地的平台合作,它们能够获得收入,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Tom说。

但这也同时给Mico的本地化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比起工具类APP来,社交产品本来就在本地化方面加大了难度,而在文化和民俗等色彩更浓厚的这些地区,落地的挑战就更大了。

Tom的公司现在大约有80多人,其中有30人是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负责产品在本地的推广。Tom一直以来积累的人脉关系,都在海外,这也给产品的海外本地化和推广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海外的很多员工,都是他在海外的朋友帮忙招聘的。

“对于目标区域人群的判断和认知,这是非常重要的。”Tom说。“正因为进入的门槛比较高,这块市场才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而随着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公司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海外,“出海”也俨然站上了风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转身投向海外市场打拼,产品的类型从最初的游戏、工具类,也逐渐扩展到了内容运营类。资本的关注度,也在随之上升。2015年底,Mico获得了A轮融资。“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在关注这个领域了。”Tom说。

在海外这片市场打拼了许久,现在,Tom最希望的,就是在海外的中国公司们,能够协同起来,产生合力。“外国人经常讲一个例子,比如一个人开了个加油站,其他人就在附近开餐馆、洗车店,形成一个生态,这就是一种协同。当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出海的队伍中之后,我们能不能真正抱团起来?在发现新机会的时候,能不能形成一种帮扶的状态?”Tom说。

而对于海外这片广阔的市场,用户比较分散,流量红利还存在,海外竞争环境又较为宽松,Tom所希冀的这种状态,也许并不只是个梦想。而对于日益增加的出海互联网公司来说,或许一个新的对外价值输出的大环境,正在形成的过程中。

【“出海记”系列报道】

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殖民战争”

APUS李涛:创业要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

触宝:8年坐拥7亿用户,一家创业公司的得失与纠结

曾推出权限管理的LBE,用平行空间在海外3个月圈到3000万粉丝